APP下载

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院团组织实践育人的组织保障与工作路径

2021-11-24

活力 2021年16期
关键词:院系团支部共青团

王 玥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 210089)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明大德”就是要忠党爱国,“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大“疫”即是大考,考验着每一名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忠诚和热爱。2021年以来,随着疫情的反复,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场“战役”不会在短期内结束。世界上不少病毒专家都认为,新冠病毒很可能是一种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种病毒共存。因此,在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思想引领、舆论引导对防控态势的积极向好势必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共识凝聚、注意防控、献策献力等已经并将继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育人功能的根本价值是立德树人。如何提高中国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育人理念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一种新的育人模式。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下称《团章》)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领导的行动纲领。在2018年版《团章》(修订版)中,明确了团的建设必须贯彻的六项基本要求,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帮助青年确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从严治团”这“六个坚持”。因此,实践育人既是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基层团组织工作的重要法宝。

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即共青团在各类组织活动中突出活动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自主教育、自主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思想引领作用,坚定思想意识,实现全面发展。

高校院团组织既是学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坚实基层力量,也是团支部作为基本工作单元的上级组织者。院团组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团学活动为平台,以素质拓展为载体,以组织建设为保障,制定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共青团实现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

一、以思想引领为先导,正向培育青年三观,推进德育工作

第一,丰富思想引领形式。在重大节点组织各支部开展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精神”等专题教育活动。积极推进“青年大学习”与党史学习教育,在学院层面举办微党课大赛,选送优秀党员、团员学生参加学校及更高层级的比赛,开展建党100周年知识竞赛、红歌晚会等爱国爱校特色文化活动,以赛代教,强化青年学生的党史知识储备,推动学生学党章、忆党史、守党规、强党性。

第二,革新思想引领内容。结合时下热点,在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举办线上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开展青年团员对话武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通过活动弘扬抗“疫”精神。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活动,倡导节俭之风。积极报道青年团员在南京禄口机场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调动青年团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表彰先进典型,同时做好防护宣传,普及病毒预防知识。

第三,建设思想引领平台。2020年,我校重视对网络自媒体平台的监管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媒体平台在防控阶段的优势作用。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外国语学院团总支微信公众号共发稿88篇,能够切实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增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通过举办“蔚来”媒体精英训练营,分批次教授团员青年拍摄视频、制作海报等实用新媒体技能。

二、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不断优化内部体制,探索团建特色

第一,夯实基层组织。加强新时代共青团组织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推进班级活动和主题团日一体化,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涌现出一批模范典型。19级日语第二支部等7个团支部分获校“千优基层团支部”和“百强基层团支部”称号;18级英语第三支部荣获2020年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是全省独立学院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团支部。

第二,规范团学管理。根据独立学院现状和招生实际情况,完成团、学、青学生组织架构改革,新增干事等职务,构建新型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队伍规模小而精,活动质量只增不减。

第三,落实基层制度。积极落实共青团组织“三会两制一课”,提升团支部委员思想认识,促进团员思想交流,搞好支委会建设,落实团支部工作清单制度,积极开展团支部“对标定级”。

三、以实践育人为路径,广泛开展志愿活动,助力实习实训

第一,实践强基。重视实践育人的形式和成效。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我院共组织成立22支学生团队,覆盖近200名学生。两支实践团队获得优秀校级重点团队称号,占同类获奖团队数的25 %。

第二,志愿备德。加强志愿者服务组织工作的管理,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2020年我院组织校内外志愿活动17项,输送志愿者1 155人次,连续多年为朝天宫、四方当代美术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等提供志愿服务,并与南京当地语言康复中心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其间,有序组织63名青年团员参与战“疫”志愿工作,彰显青年担当。

第三,学创固本。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2020年度我院开展“云求职”系列线上讲座5场,举办第十届职业规划大赛及第十一届模拟面试大赛,提升学生自我探索、简历制作、面试等求职能力。举办实习专场招聘会,邀请单位30余家,提供实习岗位300余个;举办秋季招聘会,共邀请170余家单位进校,提供涉及翻译、教育、外贸等多个领域的工作岗位。

四、以提升服务为目标,持续聚焦青年诉求,提供精准帮扶

第一,构建双向沟通机制。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学院首创院系级品牌活动“院长有约”师生座谈会,至今已举办9期,累计收到意见与建议300余条,大部分得到妥善处理。此外,学院在院系办公区域设立实体学院意见箱,创建学院公邮,多渠道倾听青年心声。

第二,设立就业实习帮扶。拟定《学院2020届未就业毕业生工作计划》《学院2020届毕业生相关就业困难及解决方案》等文件,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制定学院毕业生帮扶工作台账,每月跟进其就业进展,制定相应措施,开展“一对一”线上答疑活动。

五、以创新工作为驱动,延伸拓展特色活动,强化专业认同

第一,建设基于专业学科优势的校园文化。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我院组织开展外语学术节和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协助举办拉丁美洲文化节,将语言特色与学生活动深度融合。举办青年标杆经验分享会、外院实践育人成果表彰大会等品牌活动,挖掘学生身边先进典型,分类别开展朋辈宣讲活动,树立模范标杆。

第二,提升基于专业学科特色的身份认同。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我院通过设立外语专业特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设计开发具有外语专业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造“外语人”特色品牌。2020年,首开外国语学院毕业典礼,进行线上直播,提升外国语学院学子身份认同感。

结 语

在高校实践育人活动中,可以发现,立德树人与实践育人密切相关,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必须要基于对受教育者的正确认知和实践引领中实现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力量,其教育活动的开展必然也应具备实践性,这是教育内在属性的必然要求。”实践育人能够强化育人成效。实践促进人类认知的完善和发展,是认识的归宿和检验标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开阔眼界,发展思维,完善并主动发展自我。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以实践为主要特征,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从而检验自我认识,提升认知水平,促进自我发展,强化育人成效。

同样,院团组织以培养时代新青年为己任,以“引导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为宗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发挥院团组织在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推动院系共青团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院系团支部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提高院系办公室管理绩效的对策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
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