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应用型大学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23刘华伟刘琳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路径研究十四五

刘华伟 刘琳

摘  要:当前,应用型大学科学研究存在整体科研实力不强、应用型科研优势特色不突出、科研管理机制与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不匹配等问题。“十四五”时期,应用型大学的科技创新发展要坚持應用型科学研究的主体地位,着力构建以下科技创新发展路径:一是凝练学科方向,强化科研平台团队建设;二是聚焦区域发展,推进政产学研用长效合作;三是加强过程管理,促进科研项目良性循环;四是提升成果质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五是注重分类评价,构建高水平应用型科研评价体系;六是改革管理模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关键词:“十四五”时期  应用型大学  科技创新发展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7(a)-0174-05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LIU Huawei*  LIU Lin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overall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is not strong,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are not prominent,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mechanism does not match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should adhere to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trive to build the follow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s: first, refine the discipline direction and strengthen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Second, focus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long-term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hird, strengthen process management and promote a virtuous circl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Fourth,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Fifth, pay attention to classified evaluation and build a high-level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 Sixth, reform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research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加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1]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其中应用型大学是一类极具特色的高校,“十四五”时期,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对应用型大学科技创新发展的路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应用型大学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整体实力有待加强

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工作起步较晚,缺少科学研究的长期积累,加之拥有的科研资源有限,科研力量分散,高层次领军科研人才相对匮乏,导致应用型大学的整体科研实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级别科研平台欠缺,已有科研平台尚未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质量不高,项目立项率普遍低于国家平均立项率;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较少,科研成果获奖方面表现不足。

1.2 应用型科研优势特色不突出

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工作尚未建立以应用型科研为主要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在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方面,应用型大学的科研攻关能力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凸显,科技成果运用和转化能力不足,应用型的标志性成果还有待进一步积累和突破。

1.3 科研管理机制与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不匹配

应用型大学的科研管理工作大多数延续传统管理模式,科研管理思路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与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不匹配。现行科研政策和人事制度难以对应用型科研工作的發展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导致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的动力和积极性不高[2],当前亟需建立适应应用型创新体系的科研政策和评价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灵活、高效的科技管理保障。

2  “十四五”时期应用型大学科技创新发展路径

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应用型大学的优势是与行业、产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教育融入产业发展中[3]。在科技创新方面,“十四五”时期,应用型大学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坚持应用型科学研究的主体地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任务和创新应用为导向,以提升服务地方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发展路径。

2.1 凝练学科方向,强化科研平台团队建设

学科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单位,承担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两大任务,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科建设龙头作用,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方向引领、人员配置、资源优化和创新储备。“十四五”时期,应用型大学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以学科建设带动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

2.1.1 打破组织边界,鼓励多学科交叉融通研究

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工作以“单打独斗”的传统科研模式为主,科学研究的延续性和竞争力不强,导致难以承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和行业产业重大科研任务的研究。要敢于打破不同学院和部门之间的组织壁垒,以学科汇聚力量,整合科研团队[4],鼓励多学科交叉融通研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科研能力,从而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教授研究团队,形成若干个优势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

2.1.2 有序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工作

科研平台质量是反映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创新具有积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应用型大学拥有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数量有限,在高水平大项目申报、科研成果报奖等诸多方面往往受到很多制约。为有序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工作,一方面要优化整合科研资源配置,制订科研平台培育计划,积极申报或联合申报高水平科研平台,另一方面要凝练应用型科研优势特色,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强化应用型研究机构和新型智库建设。此外,规范平台运行与管理流程,挖掘现有科研机构的研究潜力,实行定期绩效考核和淘汰机制,进一步提升科研平台的支撑作用。

2.2 聚焦区域发展,推进政产学研用长效合作

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定位与研究型大学不同,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四大功能之一,应紧密围绕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做文章。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5],这对应用型大学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2.2.1 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供给能力

围绕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及技术问题,以服务地方发展的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瞻性科学研究,促进原始创新。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具有各自的特点,自然科学领域研究注重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和成果转化应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注重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和智库作用,从而有效提升科技服务的能力和协同创新水平,形成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应用社会、科研服务地方的良好局面。

2.2.2 拓展技术服务渠道,探索和深化新型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通过高校分类发展的政策引导和社会各界努力,我国应用型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已初具规模,但目前尚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及局限性。“十四五”时期,应用型大学应进一步突出应用型科研的主体地位,以科学任务和创新应用为牵引,主动适应产业创新和跨界融合,通过多种渠道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合作深度,拓宽合作广度,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参与的应用型科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具有实质性、高水平、可持续的科技合作[6]。

2.3 加强过程管理,促进科研项目良性循环

科研项目是科研工作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科研项目的健康、良性运转有利于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及转化应用。《纲要》指出,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健全奖补结合的资金支持机制。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管理制度改革将为应用型大学科技创新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

2.3.1 持续加大项目孵化培育力度,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完善项目申报动员、专题孵化培育、专家精细辅导等环节,为项目申报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障,提升项目申报文本质量和中标率。例如,以校级课题立项的方式,支持教师尤其是新入职的青年博士开展项目预研工作,对标不同层次的国家级基金项目要求,突出质量和目标导向,加强项目的绩效评价,通过“有压力、有动力、有约束、有激励”的管理机制,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为进一步冲击更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做好准备。

2.3.2 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保障科研项目健康运行

科研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过程管理的相关职能,建立项目执行情况台账,定期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及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重点关注项目执行期内有关技术路线更改、项目负责人工作调动、项目延期等重大变更事项,严格执行项目变更流程,实现项目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保障项目健康运行并结题。

2.3.3 强化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院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主体在学院,校院分级管理是确保管理制度有效实施、释放管理赋能活力的关键。强化学院科研管理的目标和责任,督促课题组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提高项目研究经费的利用效率,建立合理的结项预警机制,提升项目按期结项率及项目结项质量。严格项目实施周期的过程检查,对特殊或重大项目要建立应急预案,严控风险点,防止重大事故发生,保障科研项目良性循环。

2.4 提升成果质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科研成果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和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力推动着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十四五”期间,为促进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应用型大学要坚持布局优先、质量取胜,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培育和孵化,尤其是推进服务地方的特色科研成果产出,把应用型研究成果落实到产学研合作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质量。

2.4.1 鼓励多种形式的科研成果产出,加强科研成果奖孵化力度

成果产出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积累过程。科研成果形式多样,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经同行评议或政府采纳的研究报告、得到应用或推动技术进步的研究成果等,都能够体现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在科研成果培育方面,要重视优势特色学科的应用研究创新,加强校地合作与产业合作,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高价值科研成果,形成竞争优势;在科研成果获奖方面,要提早谋划科研成果奖励申报方案,对重点科研团队加强跟踪与服务,积极宣传奖励政策,提高奖励申报质量。

2.4.2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能力是体现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部分,然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和质量并不均衡。目前,多数高校已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件,但应用型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仍暴露出诸多不足。为有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议应用型大学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落实国家及地方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保障并兑现教师在成果转化中的合法权益和收益;二是提高知识产权布局和运营能力,拓宽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对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科学研究与市场主体的深度合作[7],强化优秀成果的产业化推广与应用,积极申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

2.5 注重分类评价,构建高水平应用型科研评价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国家出台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要求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当前,应用型大学的科研评价与其他类型大学相比并无本质差异,“十四五”时期,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特点,构建符合应用型大学发展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2.5.1 以分类评价为重点,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

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关系到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和评奖评优等方面的切身利益,建议应用型大学组织科研、人事、教务、财务等部门,联合研究并制定有利于教师个人成长和学校长足发展的分类科研评价制度。在基础研究类活动评价方面,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推行代表作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类活动评价方面,淡化论文考核要求,重点在提供决策参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和科技进步等效果方面进行评价[8]。

2.5.2 丰富评价手段,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在突出贡献和鼓励创新的前提下,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将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结合,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提高校院两级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扩大科研成果考评范围,认可多种类型的科研产出和科研成果,促进科学研究内涵式发展。此外,营造激发活力、潜心研究、追求卓越的学术环境,正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激励教师主动投身科研事业,回归科研初心。

2.6 改革管理模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良好的体制机制是高校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已无法促进科技创新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应用型大学而言,面对目前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科研管理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将管理职能向创新服务转变,持续推进科研管理模式改革。

2.6.1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建立健全科研支撑政策保障体系

科研支撑政策保障是确保科研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引导,释放制度红利,激发教师科技创新活力,深入梳理与及时解决校内现行政策之间不协调、不衔接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提供务实高效的科技政策组合供给。另一方面要强化科研管理人员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推行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服务理念。例如,通过设置科研助理和科研财务助理等方式,协助教师处理繁琐的申报流程和财务报销等工作,或借助信息化方式,优化科研管理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2.6.2 弘扬科学道德,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专家学者在学术评价和决策中的作用,加强学术委员会在各项评定中的“话语权”,积极探索教授治校的有效途径,为科技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此外,开展有关科研诚信建设的宣传教育及其他学术活动,充分尊重科学研究规律,鼓励自由探索,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校园氛围。

3  结语

“十四五”时期,应用型大学的科技创新道路充满挑战,通过对其科学研究存在问题的分析,多角度提出科技创新发展的路径,将应用型大学科技工作进一步聚焦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重大需求上,创新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突出内涵建设和差异化发展,深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应用型大学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個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03-13(001).

[2] 陈巍,吴燕华,汪善峰,等.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9,17(15):77-78,80.

[3] 缐联平.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教育(高教),2020(10):24-26.

[4] 刘燕,吴玉剑.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20,36(11):122-126.

[5]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6):60-64.

[6] 何恩节,章毛连.科研视角下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30(5):114-118.

[7] 代青霞.应用型大学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现存的深层次问题与解决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9(18):52-53.

[8] 包永强,梁瑞宇,宋宇飞,等.应用型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现状与对策[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3):67-70.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路径研究十四五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