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2021-11-23于杨乔南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9期
关键词:支模土建偏差

于杨 乔南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在建筑模板施工时,仍然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影响因素,直接会导致模板发生坍塌现象,从而造成人们带来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严重的伤害,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模板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1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意义概述

在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对建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建筑功能、建筑美观性等。在此背景下,房建土建工程项目正式开展建设活动时,应对涉及的各项技术进行优化处理,以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进而有利于现代建筑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关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意义,总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钢筋等支撑结构支持下,可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强化建筑物的抗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2)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可对建筑物外观进行精准控制,进而能够满足当前人们对结构的多样化需求。

(3)在当代社会环境中,人们因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而转向追求高品质的享受生活。而自然环境对其生活享受体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针对当前环境质量问题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条件,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因此,建筑行业开始注重绿色环保无污染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此大幅度提升建材利用率,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完全彰显了上述理念,可有效控制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消耗。但是在工程建设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增加工程危险系数,这要求在工程建设初期,相关工作人员规范开展各项作业,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建设优质房建土建工程提供技术保障[1]。

2 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

设计者在进行高支模设计之前,必须根据施工情况科学地完成高支模施工方案,以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在设计建筑平面图时,要设计建筑结构材料的规格和性能,以及具有高模具的各种结构的设计标准,以确保建筑的标准化和合理性。此外,还要根据相关的数学模型准确计算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参数和数据,以及模板预算的承载能力,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2]。

3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3.1 调整土建施工沉降允许偏差

对土建施工沉降允许偏差进行虚拟展示,以偏差可视化的手段预测土建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判断出土建施工中的要点。根据高支模架体的钢管原材料与土建施工工序之间的交叉情况,对土建施工建设中的重要指标的沉降允许偏差进行相应的调整。调整项目包括:垫层换填、地基表层的含水量、地基地强度、样桩厚度、中线高度、地基土压实厚度及相邻浇筑段高低差。运用Querty软件对土建施工沉降允许偏差数值进行调节,并对调整后的土建施工沉降允许偏差进行检验,得出更加紧密的沉降允许偏差值。土建施工沉降允许偏差调整。虽然调整前后的土建施工沉降允许偏差在数值上差别不大,但调整后的允许偏差经检验后紧密度更高,贴合性更好,能够提高土建施工质量。

3.2 安装高支模支架

在高支模工程安装施工过程中,首要工作是校准梁线位置,以确保后续水平控制线有一个理想的效果,进而有效提升高支模核心判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在高支模模板搭设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先钢管、后模板的顺序进行安装,待最后进行龙骨架的安装。在上层模板安装和支架架设时,需要参考荷载能力,以确保整体高支模架构的稳定性。同时,为确保模板安装质量,在模板安装过程中,相关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做好模板安装质量检查工作,及时发现缝隙过大等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升模板安装质量。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浇筑操作之前,为保证混凝土与模板的粘结效果,应对模板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清洁模板表面、对模板进行少量洒水处理等。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牵涉多个体系,为了保证安装工作顺利进行,需要考虑水电等之外的因素,以避免高支模施工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无法正常安装[3]。

3.3 进行立杆、水平杆的设置

为了保证高支撑的安全,必须在结构的相关受力位置设置竖向和水平钢筋,并在适当的区域设置必要的剪力支撑。为有效控制立杆误差,在正常情况下,各方面的误差应为:保证立杆误差小于2cm,间距误差小于5cm;对于同一水平面,水平杆误差应小于3cm;纵横杆连接时,应错开50cm;对于关节中心和主节点,1/3步距应小于5cm。对于立杆和横杆,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设置横杆之间的距离。为进一步提高工程安全性,在模板和立杆底部20cm处设置若干横竖扫杆。

3.4 排架及模板安装施工

(1)排架必须根据先立杆、后水平杆再倾斜条的顺序来设置基本架体单元,并且必须通过扩展基本架体单元来建立整个支撑架体系统。在型号框支撑框架的各个步骤之后,必须修正步骤距离、立杆之间的距离、水平杆的水平偏差以及立杆垂直度。在壁(柱)的连接部将框架架设为主节的情况下,与主结构的壁(柱)在时间上进行坚固地结合。在拆除模具支撑框架之前,先清洗支撑框架的材料、建筑机械和工具及其他多余的碎片。安全区域被标记在支撑架周围,设立警示标志,派专人看守,进入此范围的人员要确定其身份,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

(2)梁板模板安装:验收支架上按梁位置布置木支撑。当梁底板下的木支撑与梁平行时,一般为加工后的梁底板。支撑长度不够时,用同规格木撑杆绑扎,绑扎带长度不小于1m。梁底板下木撑与梁段平行时,沿梁敷设木撑小横脊,然后将梁底板铺在小横梁上,底板和木撑钉固定。由于主梁截面尺寸大,钢筋数量多,为了便于施工,主梁底板铺设后,绑扎梁钢筋,然后将侧模密封;二次梁底板铺设后,安装侧模,最后安装楼板模板已经铺设好了[4]。

3.5 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结构也是高支模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因为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高支模的稳定性和硬度。在建造混凝土建筑物的过程中,建筑商必须严格遵守混凝土建筑物的规格和要求,以确保满足高支模施工要求。混凝土的注入通常从中心开始,然后缓慢扩散。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两侧混凝土的均匀性,这对提高浇筑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3.6 模板拆除的安全控制措施

若建筑工程各层采用高模施工,拆除模板时必须加强上部支撑荷载的分析研究。拆模时,应尽量保证各层支撑架在同一垂直线上。通过这种方法,负载可以更稳定地向下传递。为有效提高高模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人员应加强对各施工工序的有效控制,加强各方面的安全检查。各模板有效搭接完成后,由施工方独立检查,确保质量合格,再委托监理人员进行更专业、更细致的检查,确保各项施工内容符合国家标准。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后续建设。同时,要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模板拆除过程中的监督[5]。

3.7 加强高模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高模施工前,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确认。一旦出现问题,建设部门要及时处理,通过对建筑材料进行监理,使建筑材料质量达到行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期间,应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并派专人负责监督。切实落实施工责任制,把每一个施工环节落实到个人,提高责任人的责任感,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和标准,认真检查工作,并积极邀请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工作。取得资格后才能签字备案,这样当出现问题时,才能明确具体责任人,防止推卸责任[6]。

4 高支模技术管理

4.1 技术准备阶段

在进行高支模工艺的施工前,工程组织人员要重点做好技术团队的构建,设计施工方案的筛选,施工人员资质的审核和施工材料的把关等几个环节工作。

对于技术团队的构建,因为高支模施工多为整体建筑的先期开展阶段,是为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框架的构建和保障的,其复杂和困难程度是整个工程之最,所以必须要有一只专业技能过硬,人员素质过硬的专业设计施工团队作为保障。对于施工方案,要优中选优,从优秀的作品中选出最优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整体工程的质量。而施工材料的优劣则是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由一支专业的材料质检队伍,负责对材料的各项性能和技术参数进行整体的监测,对材料能否胜任工作需要出具专业的质检报告,为公司高层提供专业的技术参考[7]。

4.2 健全责任制度,完善技术交底

在进行高支模施工前要做好交底工作,派遣有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参与到施工中,确保全体施工人员都参与到施工中,保障所有施工人员通过系统培训后上岗,为施工质量创设完善的前期保障,并且施工单位应该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在施工前做好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度并配搭标准的防护帽、安全服、禁止在大风和雷电类恶劣天气开展高空作业。另外,施工人员应指派专人对施工监督加以管理,预先对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重点技术进行监督管控,为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做好保证工作。

4.3 严控施工材料,规范施工人员行为

土建工程施工材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整体质量,因而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检查材料的质量。开工前,管理工作人员要把施工材料运送到对应的检验部门核实质量,工作人员应该记录每种施工材料质量检测结果,方便再次核查。其中,对施工材料质量加以严格控制能够防止偷工减料的出现,严格检查和管理施工材料,从而防止由于工作人员放置不当而导致施工材料受损。另外,对有关施工人员的操作步骤也应该加以规范,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高质量,规避安全隐患的出现[8]。

4.4 搭建、拆除高支模的安全防护措施

(1)严格控制工人的专业素质。高支模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属于高危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所以对施工人员的选用一定要严之又严,一定要选用具有高空作业资质同时还要有丰富高空作业经验的人员进行施工,同时必须要通过行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认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工程质量。

(2)为了更好地将不同的高支模进行有效的连接,在支撑体系搭建中,一定要选用同一规格型号的配件,切忌将不同型号的配件进行混搭。同时要严格按照工程整体设计规划进行施工,严格落实施工顺序和步骤,不能前后颠倒和左右混搭安装。

(3)对于施工现场的环境和硬件保障。一定要保证施工现场干净整齐,不得将各种施工材料随意丢弃和放置,各种电线、管路、架构一定要堆放地合乎工程整体要求,不得随意施工。全体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等防护工具,不得在施工现场和支模下方随意走动,保证施工现场充足的灯光照明等,一旦遇到险情,要第一时间有序撤离等。

5 结语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高模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功能。因此,要充分分析高模施工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水平和科学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各方面有效施工,从而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猜你喜欢

支模土建偏差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实施以及应用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50种认知性偏差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桩基的土建施工技术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解析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加固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