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建筑工程中结构加固改造措施分析

2021-11-23李凤雪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9期
关键词:碳纤维建筑行业房屋建筑

李凤雪

吉林铁达建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国家人口的不断增多,导致建筑工程行业飞速的发展,房屋建筑由以前的一层二层变为了现在的20-30层,但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多带来的是更多的安全隐患。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外部环境到内部装修,都受到人们越来越高的关注,但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还是房屋的安全性[1]。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恶劣天气时常出现,但是建筑质量却没有提高,导致房屋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加固房屋建筑的工作刻不容缓。只有安全的房屋建筑,才是为人们遮风挡雨的港湾,是人们可以依靠的避风港[2]。

1 房屋结构加固的重要性

房屋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房屋的安全性,对结构进行加固改造是提高房屋安全性的重要方式。结构是一个房屋建筑的骨架,牢固的骨架是提高房屋安全性的前提。

在现代社会中,房屋建筑面临着更多的社会元素和自然环境的冲击。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占有率也越来越高,车祸发生频率也增高,人为造成的伤害对房屋建筑的影响越来越大。另外近年来全球的气候环境越来越恶劣,极端天气时有发生,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固房屋建筑结构是势在必行的工作[3]。

另外对于一些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经过时间的风吹雨打,大多数都年久失修、摇摇欲坠,但是在进行修葺时因为要保存建筑的历史信息,所以不能因为追求牢固而将建筑进行全面翻修。这时加固建筑结构就成了唯一选择,只加固其结构,可以使建筑本身和其上的历史信息都得到更好的保存[4]。

2 房屋结构加固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管理落后

现如今,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施工管理落后是导致施工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建筑施工方面的政策和技术却没有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发展,许多建筑工地还使用着落后的管理方式,导致在管理上出现问题,降低了施工效率。

另外政策也影响到建筑行业的管理,一些相关的建筑管理部门对房屋建筑加固方面的管理政策不够重视,管理政策没有经过及时的更新,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工作自然得不到参与建筑建设人员的重视。甚至有一些建设人员在进行房屋建设时将房屋加固改造工作放到一边,导致房屋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无法达到人们对建筑的要求[5]。

2.2 施工技术落后

建筑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建筑材料和管理政策的影响,但施工技术是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建筑行业创新和发展的基石,是建筑行业不断进步的新生力量。但是从目前来看,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十分落后,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建筑安全问题时常出现,问题建筑的数量大大增多。房屋建筑结构技术的创新是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如果不对建筑结构加固技术进行及时的更新,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整体发展就会变慢,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行业的正常发展[6]。

3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原则

3.1 材料统一原则

在进行房屋结构加固建筑材料的选择时,要对原有建筑的材料进行调查检测,使用的加固材料要与原有建筑使用的材料一致,保证房屋承载力的平衡性和一致性,相同的建筑材料也为建筑结构后续的修补提供便利。如果选择的加固材料与房屋建筑原有的材料不一致,会导致房屋的承载能力下降,房屋的承载力不平衡,建筑结构出现薄弱点,最终导致房屋的安全性降低。所以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工作时,要在选择材料时给予格外重视,通过保证建筑材料一致性的方式,保障房屋建筑结构加工的施工效果[7]。

3.2 严格遵守先检测后加固的顺序

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工作时,要对加固方式和施工顺序做出严格的要求。为了建筑结构加固的最终效果,在进行加固之前,要对建筑进行全面的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原结构使用的材料、结构薄弱点,原结构的抗震性、原结构的可靠性等建筑的基本情况,再根据建筑本身的情况来进行房屋结构加固方案的确定,确保加固方案是科学有效的。另外,在进行结构加固施工时,由于一些严重缺陷部位可能会在施工时坍塌和倾斜,为了避免造成危险,要对缺陷部位采取加固措施,然后再进行结构加固的施工[8]。

3.3 保障经济可行性

结构加固施工要保证整体的经济可行性。建筑结构的经济可行性是指建筑在进行结构加固施工之后,可以保证建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结构方面的问题,不需要再进行另外的施工。要保障经济可行性,首先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筛选,施工材料不仅要保证与原建筑的材质一致,还要保证材料本身的经济效益,注重材料的性价比,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材料。另外还要保证结构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一个科学的方案是保证房屋结构质量的前提条件。

4 房屋建筑工程中结构加固的具体措施

4.1 增加主框架横截面面积

当前的房屋建筑结构加工工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增加主框架的横截面面积,这种加固方式是当前建筑加固行业中最为成熟的一项技术,也是成本最低的技术。这种加固技术适用于多种房屋构件,在加固房屋的承重墙、承重柱以及房屋建筑房梁上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

在进行加固工作时,按照先检测后加固的原则,要对需要加固的建筑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建筑中的薄弱点进行浇筑加固,增加墙体或柱体的横截面积,使其受力面积变大,从而实现增加建筑结构的抗压能力和抗变形能力。但是这种加固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增加墙体或柱体的横截面积会导致房屋内可用空间的下降,从而影响到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

4.2 外包加钢技术

外包加钢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房屋结构的主要受力部位上包裹上一层钢结构,帮助房屋本身的结构进行承重,达到加固结构的目的。外包加钢技术包括湿式外包技术和干式外包技术,这两种外包方式在施工方式和施工对象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湿式外包技术主要适用于小型建筑的房梁、承重墙或主承重柱上,使用乳胶、水泥等粘性物质将角钢粘贴在结构的角落部位,角钢对作用于结构上的压力有一个侧向的约束作用,能使结构的抗压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湿式外包技术并不适用于大型的建筑工程,且角钢存在应力后滞现象,使其承载能力大打折扣。干式外包技术相较于湿式外包技术,可以作用于大型的建筑结构,同时具有耐温性好、工艺简便、工期短的特点。

4.3 碳纤维加固技术

碳纤维加固技术是建筑行业加固中新兴的一项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纤维材料,碳纤维在建筑加固上的表现非常的优秀。它的优点在它的强度上、环保性上和经济效益上都有所体现。在强度上,碳纤维强度比铝合金更轻、比钢结构更强。在环保性上,碳纤维易降解,无污染。在经济效益上,碳纤维的可使用寿命较长、耐腐蚀的优点,不需要频繁的进行更换,降低了结构加固的后续成本。

但是碳纤维材料也有缺点,由于碳纤维属于复合型材料,在耐高温方面的表现不如传统的加固材料,会降低建筑的防火性能。

4.4 托换施工技术

托换施工技术又可称为基础托换,是利用托换结构将上部结构的重量传递给下部基础的结构加固方式。按照施工方法分类,托换施工技术可分为桩式托换法灌浆托换法和基础加固法三类。其中桩式托焕法适用于松散的沙土地、软弱的粘性土等柔性地面,设置各类桩来对结构进行基础的加固。灌浆托换法是通过提高地基承载力来进行建筑结构加固的方法,即适用于建筑物内部加固也适用于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基础加固法是通过对原有建筑的支撑力的加固,来加固建筑结构的加固方式,如果当前建筑出现机械损伤、产生大规模的裂缝等问题时,可以选择基础加固法对建筑进行加固处理。

4.5 控制荷载

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建筑本身的自重有关,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控制每个结构所要承受的重量,确保建筑结构受力平衡且其所要承受的重量在其承载范围内。在进行结构建设时可以选择新型的材料,如碳纤维材料等,减少结构本身的自重,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同时在施工时要注意施工器械的使用,重型机械的撞击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过量荷载,使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时出现机械性损伤,给后续的建筑建设工作带来不便。

4.6 控制温度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措施也包括保护建筑本身的结构不受到损害,但是,建筑使用的混凝土材料非常容易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变脆、产生裂缝,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下降。要保护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就要提高建筑结构本身的耐温性。在进行建筑结构材料的选择时,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选择耐高温或者耐低温的建筑材料。

在一些寒冷地区,由于室内与室外的温差原因,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会下降,对于这些类型的建筑,可以在墙体外面铺设一层保温层,降低外部环境对建筑内部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风雨潮湿对墙体的侵害,使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5 结语

房屋建筑的结构加固是保证房屋安全性的前提,结构加固技术在现今的房屋建筑行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工作时,要使用新型的加固技术,这些新型的加固技术使房屋建筑更加安全,施工价格也更加的经济划算,不仅能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提高房屋建筑的经济效益。加固方法的选择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同时结构加固的施工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性、大量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细节把控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员不断的进行探索。

猜你喜欢

碳纤维建筑行业房屋建筑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探讨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悉尼大学开发出可保护碳纤维性能的回收工艺
气凝胶节能材料在建筑行业应用研究及进展
预应力碳纤维材料加固研究概述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