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城市新型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2021-11-23陈勇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9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山地城市道路

陈勇

重庆西恒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0

在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景观规划、设计与普通地形设计工作相比难度较大。为切实保障山地城市新型道路设计水平,还需要结合地区实际生产建设要求,不断优化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为从根本上提升新型道路景观设计水平,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施工需求做好案例整体构建、详细设计等工作,积极引进更为先进的设计理念,指导山地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环节有序开展。

1 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目标

1.1 最大限度发挥出生态植物的作用

在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出生态植物的积极作用[1]。分析大众对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规划风格提出的要求,设置适宜的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目标。做好选择植物种类的工作,确保该生态植物能够有效吸收汽车尾气,降低环境污染及噪声。为使生态植物能够良好生长,还应尽量使用本土植物,搭配具备不同绿化功能的植物种类,增强山地城市道路景观工程的功能性。

1.2 满足道路行车要求

为使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工作能够在提升大众生活质量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还需确保景观设计方案能够最大限度满足道路行车要求,便于后续山地城市道路养护。

道路周边植物不可遮挡行车路线,不可影响驾驶员视线。注重对植物进行规律性配置,确保此配置方案能够对道路路线的变动情况进行预告。注重分析山地城市道路工程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求,确保植物风格能够与配套设施融合在一起,增强道路工程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协调性。

在开展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期间,也需使设计方案与城市长远化发展目标相符。选择的植物应当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环境,自身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耐高温及耐旱能力,延长道路生态景观全寿命周期,节约景观维护期间的各类成本。

2 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

山地地形复杂、道路形态曲折变化多端,可以与交叉路口、周边场地出入口处形成较多的节点陆地。路侧处可作为景观绿化区域的地形结构也包括山崖、陡岩等。

由于山地道路景观项目尺度增大,城市道路景观规划难度日渐提升。受设计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等因素影响,没有对节点绿地、带状绿地、边坡等结构进行充分整合与分析,导致山地城市道路景观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道路特色不同、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绿化系统松散等问题。

为使山地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与预期目标相符,还需要积极引进先进设计理念,突破局部视觉艺术效果,强调道路景观规划的宏观性[2]。从地区国土面积、城市大环境、周边用地性质等方面构建起更加合理的道路景观体系。

同时,在山地城市新型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期间,还存在景观整体性、连续性不强,忽视景观空间与氛围营造等问题。由于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依然停留在道路绿化、美化阶段,无法满足大众日渐增长的出行要求。现阶段道路景观规划手段较为单一,路侧使用矩形树池,导致道路景观观赏效果与其目标存在较大差异。

3 山地城市新型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方式

结合山地道路特征开展景观规划设计工作,需要着重关注边坡、带状绿地、水域等复杂多变的道路特征。本文以重庆地区为例,重庆市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分布复杂[2]。在某城市道路中,该道路与交叉口道路、周边场地出入口等形成重要的节点绿地,在山地两侧一定宽度范围内设置了带状绿地。配合使用先进的设计软件构建起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立体模型。

3.1 工程项目概况

从工程上位规划、道路技术参数、设计内容及设计范围角度分析,合理安排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内容及范围。明确道路工程建设背景,找寻到道路景观设置期间的实际设计重点及难点,为后续道路设计工作进行铺垫。

在上位规划过程中,需要注重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用地性质,明确施工方案应当考虑的方向。如本文工程案例中的道路周边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位临国家级风景区,需要在道路实际设计过程中加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期间的观赏性。

在道路技术参数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重点关注道路行车速度设计、横断面布置、车行道及人行道的位置与宽度、路灯的位置及差距、地下管线埋深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向设计单位索要原始道路横断面图,用对该断面结构进行加工处理,明确设计方案中的技术参数,从根本上提高设计工作的合理性。

合理设置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内容及规范。为切实保障道路景观设计水平,还需要明确实际设计内容与设计范围。道路绿地类型可分为带状绿地、边坡绿地、节点绿地三种类型。带状绿地是道路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从根本上提高景观设计整体的功能性意义重大;边坡绿地设计与节点绿地设计工作应当满足突出特色、提升道路整体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节点布置位置。要求边坡绿化结构需要做好水土保护、生态防护等工作,增强景观层次性,设计出特色立体绿化景观。

注重道路现状评估工作。对现有山地城市道路现状进行评估,注重分析道路植被生长现状、用地条件及建设用地情况。及时发现现存于景观道路规划设计期间的各类问题,并对绿化景观的用地条件进行切实优化,增强道路景观节点设计水平。

3.2 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整体构思

在现阶段山地城市景观设计期间,需要整合设计思路、设计主题、功能定位、设计原则等工作,确保后续设计意愿能够清晰表达出来[3]。具体来说,山地城市道路景观整体设计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营造微地形、微景观。针对道路两侧平地,做好道路微地形营造工作,丰富城市内部景观,从根本上提高景观整体的层次性与艺术性;

分析道路两侧地形条件。对地质结构土质不佳、高度低于三米的边坡及堆土结构进行挖方处理。在挖方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就近平衡原则,将挖出的土方应用在微地形营造以及土方填补过程中;

在道路两侧高度低于三米,填埋工程量相对较小的低洼地段,还需要配合使用挖方回填的方式,对道路周边地形结构进行重新塑造,为绿化景观提供充足的用地空间;

注重保留道路周边长势良好、生长状态稳定的植物群落。在高于三米、体量与处理工程量较大的高边坡、排泄洪结构时,还需要注重保留原有结构,并对高边坡进行立体绿化处理;

配合使用观色、观花等植物,提升各类景观节点观赏价值。采用多样化造景手段,增强道路景观节点的观赏层次性。

3.3 道路景观详细设计

在带状绿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路侧绿带主题区的划分,设置合理的景观节点转换风格。结合每个景观段的实际情况、功能定位、设计构思等细节,对道路景观节点进行统一规划,确保路侧景观能够给游客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感。

合理设置路侧绿带分类处理模式。由于山地城市道路周边的边坡数量较多、填方量大,需要着重关注上边坡、下边坡设计方式。依照全线边坡高度、坡度、地质结构等角度划分,也可以将边坡结构分为陡边坡、缓边坡、平缓坡等种类。结合上边坡类型及功能特征,需要选择适宜的绿化设计方式。采用放坡退台结构,对原有坡面进行分级放坡处理。设置多层边坡平台,减缓坡度、控制安全隐。在挂网式边坡设计过程中,需要在边坡上部铺设镀锌铁丝网,开展坡面加固防护,使绿化植物能够依照铁丝网络生长。在锚石边坡设计期间,主要被应用在坡脚较大、坡面平缓的区域,需要配合原有山石结构对坡面进行局部固定,防止出现水土流失以及滑坡等问题出现。

3.4 节点绿化设计

节点绿化设计工作应当着重关注道路周边重要场所、交叉口绿地交通设计环节。在节点绿化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形象展示、构建景观特色作用。确定节点数量、节点位置,不断优化节点设计现状以及节点设计构思,绘制平面图、效果图。

在新型道路节点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应当用花镜、草镜等单元尺度较小的植物配置方式,结合景观石、砾石、景观构筑物其他景观节点,共同设置成自然、生态、精致的景观节点,确保道路周边景观设计水平与设计目标相符,你从根本上提升道路节点规划设计水平。注重使用本土植物,保障植物存活率,避免植物生长不良或存活数量不多对工程整体施工期间的成本造成不利影响。

4 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点

4.1 增强绿化景观与道路工程级别、功能的适应性

当前山地城市道路工程呈现出复杂化、多层次特征。因山地城市道路等级不同,道路景观设计重点也存在较大差异[4]。在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期间,需着重增强绿化景观与道路工程级别、功能的适应性,确保景观设计与道路周边构筑物、道路线路特征相符。

4.2 选择适宜的山地城市道路景观植物

在选择山地城市道路景观植物过程中,需确保植物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要求植物能够吸收汽车尾气、降低空气中的尘埃,改善周边空气环境;第二,确保植物可有效调节周边温度、湿度,改善城市热岛化问题;第三,种植在道路周边的植物还应最大限度吸收二氧化碳,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第四,道路周边植物还应起到防风防火,改善车辆运行环境,增强城市整体观赏水平的功能。

4.3 遵守大众出行规律与视觉特征

山地城市道路空间与大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不同人群对道路空间功能性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设计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过程中,需要着重分析行人的出行规律。丰富步行道周边景观,营造出更加舒适的出行氛围。

细致分析机动车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原理,确保设计出的道路生态景观能够为驾驶者带来更加宽阔的视野与舒适的心情,缓解驾驶员视觉疲劳的效应,切实提升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4.4 协调道路配套设施及街景

山地城市道路、构筑物多为硬质景观,此些元素过于集中,会导致环境整体风格单调。而植物作为软性材料,通过将其种植在道路两侧,可以营造出更加舒适活泼的城市风格。重点关注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与周边街景、建筑物风格的协调性,确保此些生态景观能够在满足实际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将城市自然景色、历史人文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出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5]。

4.5 增强山地城市道路生态景观的观赏价值

适用于营造山地城市道路生态景观的植物类较多,不同植物的形状、色彩、季相存在较大差异,将其合理组合在一起,能够最大限度提升道路生态景观的观赏价值,满足大众对出行环境的各类要求。注重分析不同道路等级景观配置要求、当地生态环境特征等,合理控制绿化间隔,修剪出适宜的树冠形状。

为保障植物顺利成活,在山地城市道路景观植物选择期间,应尽量选择本地树种。进行多树种的有效搭配,避免在后期出现大规模病虫害问题,使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应有作用。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工作开展进程不断加快,大尺度道路景观设计项目增多,山地城市新型道路景观设计尤为重要。配合使用合理的设计方式可以切实提高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规划水平,增强工程建设期间的综合效益。注重山地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应用生态化理念、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各项目建设特征不断优化道路景观设计方案,增强山地城市道路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山地城市道路
技术创新永远在路上
——从我国第一代地铁车DK1到山地城市地铁车As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山地环境中景观营造策略探究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景观规划中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山地建筑竖向设计分析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