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原苹果绵蚜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2021-11-23杨文渊李艳锋谢红江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若虫药液蚜虫

杨文渊,陶 炼,李艳锋,谢红江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6;2.农业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6;3.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32 )

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 (Hausmann)]属同翅目,瘿绵蚜科,绵蚜亚科,绵蚜属,俗称苹果绵虫、血色蚜。苹果绵蚜是一种检疫性害虫[1],原产于美国,自 20 世纪 20 年代传入我国,属于我国重要入侵生物[2],目前在世界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有分布。自 1914 年首次在我国发现以来,该虫害已逐渐蔓延至全国多数省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3]。西藏最早于1960年6月在拉萨罗布林卡夏宫果园的海棠和苹果树上发现,一直被列入重点防治和检疫对象,之后在波密县、亚东县、拉萨市区等区域内普遍发生[4-5],随着西藏果树产业的发展,苹果棉蚜有扩大蔓延的趋势。

近几年,国内对于苹果棉蚜虫的相关研究逐步增加[6-10],但针对西藏高原苹果棉蚜的研究较少,仅张小鹏等[11]、郑成卓等[12]、相栋等[13]从风险性、种群动态与群落结构特征、药剂防治进行了研究。因苹果棉蚜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明显、发育周期短、危害部位可分泌大量白色毛状蜡质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较难防治,截止目前,仍然是西藏各地区苹果上最为严重的虫害。所以,揭示西藏高原苹果棉蚜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措施,对促进西藏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 苹果绵蚜的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田间调查发现:在西藏林芝地区苹果绵蚜1年可发生7~15代,平均11代,但个别年份略有增加。当气温回升到7.5~8℃时,苹果树液开始流动时,蚜虫活动加剧,新陈代谢速率加快。活动期一般3~11月上旬,长达8个月。5月份虫口基数可扩大2.6倍以上,繁殖迅速。11月份冬季来临,苹果树叶霜冻干枯,蚜虫被迫越冬。

根部越冬苹果绵蚜为无翅蚜的若虫、成虫,越冬期不休眠,在原害部继续危害。树干、枝条上的绵蚜在危害部褶皱和树皮缝隙等处越冬,冬季气温较高时尚可活动,以低龄若虫为主、兼有少量高龄若虫和成虫。有翅蚜一般发生在夏秋季8月中旬,气温达到16℃左右,种群数量大,害部拥挤,有翅雌蚜怀蚜量一般为4~13个,平均8个。

2 苹果绵蚜的生活习性和数量动态

苹果绵蚜的危害通常具有群集性,往往以一雌蚜或几个雌蚜及其后代集聚在一起危害。苹果的新梢和嫩枝等,最易受害,绵蚜的低龄若虫好动,转移迅速,一般到2龄后开始刺吸固定,无翅雌蚜也有转移产仔的习性,这与原群落的拥挤度有关。在林芝地区苹果绵蚜的种群增长无明显波状起伏,一般3月活动期开始,5月产大量幼蚜,数量增长极快,以后数量持续增长至10月上旬后较稳定,进入11月风季后数量锐减,害部虫口减退率80%~90%。根部蚜量变化不大,危害部的活动范围也较小,明显与土壤的限制有关。

3 苹果绵蚜传播与为害

苹果绵蚜的传播途径可分为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2种,主动传播是指蚜虫靠自行爬走、有翅蚜飞翔在近距离传播。有翅雌成蚜可飞往别外产仔,转移寄生,并在一定距离转园,蚜虫还可借风力等扩大传播距离。主要途径有:果园操作时附着在工具上;种苗接穗异地运输;风雨的携持。特别是疫区果品、工具、种苗接穗极易传到新区,扩大疫区面积。

绵蚜一龄和少数二龄若虫在腐烂病病疤、剪锯口、翘皮裂缝内群聚越冬。第二年苹果发芽前后开始取食活动,主要在越冬场所和苹果新梢、腋芽、短果枝、果梗以及根部危害。5月上旬胎生幼蚜开始扩大种群,5月下旬至7月上旬繁殖最旺盛,往往绵状物累累全树,造成严重危害。

4 不同药剂对苹果绵蚜防效试验

4种农药对苹果绵蚜的防效试验表明:经田间药效对比试验,1.8%阿维菌素2000倍液、45%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吡虫啉乳油4种化学药剂对苹果绵蚜都有很好治疗效果,防治效果达95%以上,但用毒死蜱﹢1.8%阿维菌素防治效果最为理想,防治效果达99%(见表1)。 若棉蚜种群密度较大时,建议交替、轮换使用前述4种杀虫剂,但应严格控制毒死蜱的使用,建议每年最多喷施1次。

表1 不同药剂对苹果绵蚜防治效果

5 苹果绵蚜的综合防治

5.1 预测预报

田间系统调查:在苹果休眠期或早春,选水肥条件好,往年发病的果园2~3个进行调查,每个园子取样5株,查看树干、剪锯口、粗皮裂缝、疤痕等,统计有无棉蚜1~2龄若虫及数量,5d查1次。

5.2 采用“刮、灌、涂”三字要决防控苹果棉蚜

5.2.1 刮除粗翘皮 根据苹果绵蚜生活特点,主要集中于树干、枝的伤疤、缝隙、剪锯口和粗翘皮等处。特别是春秋两季结合果园管理及时刮除树干、枝上的苹果绵蚜。通过刮除可使树体变得光滑干净,破坏了苹果绵蚜隐居生存的条件,可使苹果绵蚜暴露,及时将皮屑和苹果绵蚜集中带出果园消毁,可达到将树干枝上约50%的苹果绵蚜刮除消灭。因此,刮除粗翘皮是防治消灭苹果绵蚜的基础。

5.2.2 灌(用药液灌根) 苹果绵蚜除危害地上部外,还为害根部。根部苹果绵蚜主要集中在根茎和大根上,深度一般在15cm以内,水平范围在50cm半径以内。灌根时拔开表土(防止药液外流),用喷雾同样药液每棵灌10kg左右。从根茎往下灌,使药液渗透深度达15cm以上。灌根能消灭地下部全部苹果绵蚜,是彻底消灭苹果绵蚜不可缺少的措施。

5.2.3 涂(用高倍内吸药液涂干) 在苹果树枝、叶、果繁茂时期,由于对树干、枝喷药不方便,这时可采用高效内吸剂涂干防治苹果绵蚜,方法是在主干基部距地面20cm左右处,刮1道20cm左右宽的环状老皮,使绿色韧皮部外露,用药液涂刷,并用旧塑料布或报纸包扎。此法简单易行,能保护天敌,省工省药,可作为防治苹果绵蚜的一种辅助手段。

猜你喜欢

若虫药液蚜虫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蚜虫婆婆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环斑猛猎蝽对烟蚜若虫的捕食作用
治斑秃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治慢性支气管炎
薇甘菊颈盲蝽基础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