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与养护

2021-11-23李浩平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9期
关键词:绿化带绿化道路

李浩平

广西崇左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 广西崇左 532200

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道路交通成为了当前城市建设的核心工程之一,而道路绿化作为交通设施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北京是我国一线城市中现有汽车数量最多的城市,其现有车辆达603万量,并且二线城市的汽车现有量基本也都在200万以上,庞大的汽车基数为城市的交通造成了难题,并且全国近两亿辆汽车的尾气排放也是对环境的重大污染。一系列的数据都在说明当前道路绿化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绿化规划能够极大缓解因汽车尾气排放造成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同时也能为广大汽车车主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和安全保障。

1 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分析

道路绿化是以乔木为主,灌木和地被植物为辅的城市绿化项目之一,其主要宗旨在于不让地表裸漏在外,防止因大风、大雨等自然因素造成的飞沙走石和水土流失。乔木和灌木各有其优点,乔木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能够抵抗干旱的同时忍耐汽车尾气的污染成长,并且其枝叶茂盛,能为行人遮阳。灌木除观赏作用外,其还具备吸收噪音的作用,虽然大部分城市严谨鸣笛,但车辆发动的声音也较为嘈杂,因此,灌木是最常使用的绿化植物之一[1]。我国的地被植物绿化以冷季性地被植物为主,在种植地被植物时要进行综合考虑,根据气温、土壤湿度等进行选择。选择绿化植物的原则在于美化环境、减少污染,其核心是为行人行车服务,所以科学合理的绿化植物选择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2 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

2.1 街道两侧

道路两侧的绿化主要是防止汽车尾气影响行人,因此,道路两侧的绿化应尽量选择能够吸收噪音和有害气体的植物,如珊瑚树、圆柏等,并且在树木之间种植小片的灌木丛以过渡,能够增加美观度和绿化效果。

2.2 重要地区美化环境

该部分主要考虑对公园一类休闲地区的绿化,对这类地区进行绿化规划时,应以观赏性植物为主,让周围居民茶余饭后在公园散步之时,能够在城市的喧嚣中体会到自然的美好。并且在其他城市的居民来游玩时,也能提升城市形象,但该部分的美化也不应全部以观赏植物为主,需要综合使用吸音降噪的植物和观赏植物等,充分掌握植物特性,为城市绿化提供有效助力[2]。

2.3 道路转折处

道路绿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在道路转折处为行车标注道路,道路转折处因为视线受阻等原因,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区。在进行道路转折处的绿化规划时应杜绝使用树冠或花冠较大的植物,会阻碍行车和行人的路线,同时,应及时对落叶进行清扫,保障路面的凭证,绿化植物和主干道之间要留出安全距离,确保行车不会受到影响。

2.4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的绿化较为考究,因为其速度限制较宽,发生安全事故时影响更为严重,因此,高速公路的绿化规划必须从行车安全出发。首先,告诉公路应尽量避免使用较大树冠的绿化植物,保证行车视野宽阔,同时,重复出现的绿植会严重误导驾驶人员,从而造成疲劳、视线模糊等问题,应严格控制绿植的重复频率和绿植种类,绿植种类在3-6种为最佳[3]。

2.5 配置方式

道路绿化的配置方式分为:一板二带、二板三带、三板四带及四板五带,板即为道路,带即为绿化带,一板二带即为一条道路的两侧各种植一条绿化带。当前我国使用最为普遍的为一板二带和二板三带两种配置模式,能够提高绿化植物的利用率,同时高标准完成绿化工作。四板五带的绿化配置方式大多应用在各城市的主要干道,道路宽阔,绿植使用得当,会让行车行人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2.6 人行道绿带

人行道的绿化带在设计以及具体设置时,不仅有利于促使各种不同类型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能够对空气当中的烟尘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其自身具有非常良好的净化效果。如果绿带相对比较宽,在整个设计环节,可以将其作为基础背景,在对色彩协调的花类灌木或者是草坪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和利用。在整个设计环节,可以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合理利用,以此来实现植物相互之间的有效搭配,以混合种植方式保证设置的合理性。通过该方法的合理利用,不仅其自身具有非常良好的外观效果,而且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实用性特征。对于部分土壤环境并不是很理想的地域而言,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普遍都会利用具有非常强生命力的植物。结合各地区的绿地植物现状,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在种植形式方面,要尽可能以乔木为主,实现乔木、灌木等相互之间的高效结合。对野生地被进行合理利用,以此来实现全方为有效的覆盖。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树种进行选择和利用时,要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结合,以此来实现良好的绿化处理效果。

3 道路绿化的植物养护

3.1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现存问题

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的不断加快,促使城市内部道路绿化施工逐渐朝着现代化趋势转变和发展,城市道路绿化带养护管理工作在具体展开中,养护管理的重要性相对比较明显。但是目前城市绿化带养护管理工作在具体展开中,并没有真正有效的落实到实处,存在的诸多问题普遍比较多。部分地区绿化带养护管理工作人员无法实现合理分配,在整个道路绿化带中,经常会出现常人无法养护的情况,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绿化带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养护人员工作自身经验并不是很充足,无法对城市绿化带中涉及到的各种不同类型植物养护方法有所认识和了解,经常会出现水肥管理不当等问题,很难保证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等。绿化带地面已经相继出现板结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周边杂草丛生等情况。在针对病绿化带病虫进行防治时,由于防治工作无法及时有效的落实,长期以来都是以药物来进行利用,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病虫出现严重的抗药性。在人流相对比较密集的区域,由于绿化带的设置并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踩踏等问题。由于踩踏问题相对比较严重,现有地段的土质逐渐变化,越来越硬,绿化带现有的植物不同程度出现坏死等现象,无法实现有效的修复。

3.2 道路绿化植物养护措施

3.2.1 病虫害防护

绿植的养护工作的重点在于病虫害防治,在绿植栽种之前应收集关于绿植易发高发的病虫害资料,将绿植的栽种和成长进行详细的记录,栽种后以药水滴注、石灰防虫等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道路绿化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4]。

3.2.2 灌溉和施肥

道路绿化的植物因为其周围的其他绿植有限,不能像在山林中一样,众多植物一起锁住土壤中的水分,因此,植物栽种后的灌溉工作就极为重要。灌溉和施肥是两种不同的方式,但目的的是相同的:为植物提供成长所必须的条件。定期的灌溉是必须的,同时,要在高温时期制定更为频繁的灌溉计划,保证土壤的水分,在冬季也要进行一定的灌溉,冬季灌溉有利于植物的根部发育。

3.2.3 绿化带植物的防寒养护

城市道路两边相对比较开阔,在整个冬季来临过程中,风速通常都会比较强,很容易就会导致绿化带植物根系出现严重的损伤问题。绿化带的植物根系一旦出现严重的损伤影响,那么植物自身的防寒抗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分析时,发现在实践中,部分绿化带中的植物自身具有一定的抗冻能力,其能力相对比较低。如果温度相对比较低,势必会导致其自身遭受到严重的损伤影响。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植物的防寒处理。首先,要对风障进行搭建,以此来实现对风速的有效控制。该方法在目前城市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有利于减少冬季风对绿化带植物造成的严重冲击影响。经过一系列的实践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本身具有非常良好的实用性特征,有利于最大限度保证周边树木可以安全越冬。其次,还可以利用根茎培土法,该方法在具体应用中,有利于实现防寒养护的根本目的。该方法在应用时,最为明显的优势特点就是可以对植物的根系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尽量避免其出现严重的冻伤问题,避免植物水分蒸发速度过快。

3.2.4 春季植物管理养护

春季绿化带管理养护工作在具体展开中,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要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城市绿化带展开有针对性的管理,保证浇水的及时性、有效性,同时还要保证有机肥的合理利用,以此来保证植物自身具有非常良好的生根,保证树木抗病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可以使用保温棚来进行防护的绿化带植物,在保温棚的整个处理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对逐步拆除方法进行合理利用。如果直接对保温棚进行拆除处理,那么多数苗木很有可能会由于不适应拆除之后的环境而无法实现健康稳定的生长。在整个拆除过程中,可以在保温棚的东南侧进行打孔放风处理,促使保温棚内的植物可以逐渐适应周边环境,以此来实现植物自身良好的过渡。

3.2.5 夏季植物管理养护

在进入到夏季之后,对绿化带植物进行防护时,通常要对病虫害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城市行道树区域范围内,由于人口相对比较密集,同时还会受到各种不同类型气候条件的影响,病虫害的种类相对比较多,无形当中导致养护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因此,在对植物进行防治时,通常会对低毒、高效等药物进行合理利用。

3.2.6 秋季植物管理养护

在秋季的养护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要保证能够对绿化带植物进行施肥以及浇水养护处理。通过对冻水的合理利用,可以促使绿化带植物吸收相对比较充足的水分作为支持,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地下根系的有效保护。对绿化带内现有植物进行施肥处理,以此来保证植物可以实现健康、稳定的生长状态,同时还可以帮助植物安全过冬。

4 结语

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和后期养护,是直接影响绿化效果的重要因素,相关工作者应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为城市道路绿化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绿化带绿化道路
最美城市“绿化带”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朱屺瞻《绿化都市》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种子
风景
打招呼
我爱绿化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