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循环农业带动乡村产业绿色开发的对策探讨

2021-11-23赵立平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9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鸭子水稻

赵立平

王凤楼镇人民政府 山东德州 253100

1 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农业采用当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将节约资源作为目标,在农业生产中缩减资源投入,增加农业产业价值,扩展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乡村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共同推进、共同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生态乡村建设主要是将乡村作为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观察乡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村民面对生态环境的方式。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观察乡村,需要全方位、多领域地考察乡村的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性事业等情况。生态乡村建设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建设,还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建设和人口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投入的产业不仅包括农业,还包括工业、旅游业等,涵盖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在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文明宣传、生态意识培养和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监管监测,并且在制度层面完善生态乡村建设的法律法规,为生态乡村建设提供制度化保障[1]。

2 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1 推进多种类型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施行混套种养,开展有机种植业和健康养殖业。大力开发有机肥的生产及绿色植保。采用净水灌溉发展生态有机种植业,产出有机大米和有机蔬菜等。大力推广生态畜禽和生态渔业健康养殖,采用多种组合的农作物套种和轮种的模式。发展林下种植经济,推行林下种菜、林下种菌、林下种药等套种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秸秆、农业废弃物等,积极推行食用菌循环生产。二是种植和养殖相互结合的模式。积极发展农业和牧业相结合的互利模式,创建青饲料—沼气工程和畜禽粪便—有机粮食蔬菜水果等产业链,大力推进绿色循环生态农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水稻与养鸭共作,发展稻田养菜、养鱼、养虾蟹等多种养殖、种植相结合的模式。

2.2 资源化建设

乡村范围内的矿产资源仍然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乡村要着重解决矿物开采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重建被破坏地区的生态环境,将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协同开展。矿产资源开采过程的废弃物种类多,污染溯源比较复杂。要集中力量摸清污染现状,把握废弃物产生的源头,做好污染物的处置工作。对于可利用的废弃物实现二次利用,发挥其经济效益。对已经产生生态破坏的采矿、加工地区,要注重复垦。对严重的煤矿开采塌陷区域进行填埋治理,对矿坑采挖中破坏的山林植被进行修复。保护采矿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对已经污染的水资源进行生态修复,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乡村发展不能仅靠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还要注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生态乡村朝着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方向发展。例如提高乡村地区煤矿资源利用效率,对资源开发过度的地区进行搬迁和转型。对污染恶化情况提前预测、提早防护,转变乡村依赖于资源汲取的发展模式,开发乡村发展的新模式、新潜力和新前景[2]。

2.3 水稻、养鸭共育生态模式

水稻、养鸭共育生态模式是把传统靠化肥和农药种植水稻的模式,转变成为水稻、养鸭和养殖水生植物如红萍的种养模式。该模式主要靠鸭子在稻田草丛间吃虫、除草、吃红萍、排泄粪便再转化成肥料,从而达到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不污染环境的目的,完善了有机稻田的生产体系。所养的鸭子属于无公害产品,能够让人放心食用。水稻和鸭子养殖共育模式是以水田作为基础,把种植水稻作为中心,鸭子放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系统。该模式的特点是不用化肥和农药,给鸭子的养殖供应了足够的水分和无污染的生长环境,害虫和小生物可作为鸭子的最优质饲料,降低了害虫对水稻的为害;水稻还能够给鸭子提供遮蔽阳光的栖息地。同时,鸭子在稻田间不停行走,也达到了减少杂草的效果,还能疏松土质,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对中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鸭子排泄的粪便可以用作水稻的肥料。

2.4 实施生态修复

乡村可以在整个区域内实行生态监测和评估,对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修复工作。重点关注乡村地区因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加强对土壤的修复。避免渔业过度捕捞,保护生物资源,做好物种的监管工作,保持多样性。要充分响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牧还林工作。种植公益树林用以防风固沙,以水源养育植物,以植物养育生物,从而建设起一个综合稳固的生态屏障。生态修复工作要注重并重点对待重要区域。对生态破坏已经非常严重的地区开展重点治理,保护河流的重要河段和山林的重要区域。对由环境问题造成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重点治理和修复,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为村民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3 结语

生态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应以相关政策、制度为指导,以政府为主导,坚持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各部门协同合作,携手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要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环境监管,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有条不紊地实现生态乡村建设。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鸭子水稻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一季水稻
水稻花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鸭子
一头鸭子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