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交通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2021-11-23王亚莉张卢喻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9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道路

王亚莉 张卢喻

1.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分院 重庆 401120;2.重庆市城投路桥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现阶段,各类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规模日渐扩大,工程设计期间面临的不利影响较多。为循序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有效缓解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紧张矛盾,还应当加强绿色交通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技术中的应用管控力度,转变传统设计与管理模式,控制工程设计期间的能源消耗量,确保工程能够尽早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在绿色交通理念应用期间,应当严格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原则。

1 绿色交通概念

绿色交通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方面,可以有效控制交通拥堵情况,缓解道路交通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城市多元化交通运行方式构建,选择适宜的交通技术与交通道路体系。绿色交通理念可以将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与低能低耗有机结合在一起,切实满足绿色交通运行需求。在绿色交通理念应用期间,可以切实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控制交通污染情况、最小成本换取最大化综合利益。着重公共交通发展工作,减少个人机动车辆用量,提倡使用清洁性燃料。做好交通管理工作,配合使用专项可行的道路交通规划方案,使交通与环境能够协调发展。

2 绿色交通理念在道路设计技术中的应用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趋向于可持续化发展,国家及有关部门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期间的绿色交通环保希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类先进的绿色交通方式不断涌现。将绿色交通理念应用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效应用绿色交通理念能够切实控制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期间的投入成本,促进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由于绿色交通理念主要就是利用合理手段提高各类资源利用率,可以使设计期间的材料浪费问题得到有效管控。同时,绿色交通理念还重点应用了风能、太阳能等成本更低、清洁效果更佳的新型能源,使工程用于维护施工环境的成本也有所下降;其次,将绿色交通理念应用在道路设计技术中,也能够提升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水平[1]。由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环节较为繁琐,需要采用更加适宜的管理对策将各设计工序整合在一起。相较于传统管理理念而言,绿色交通设计理念更加合理,能够使工程管理效果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后,绿色交通理念还可增强工程建设与运行期间的资源投入量,有效控制道路内部设施运行期间的资源消耗情况,切实保障了工程整体设计效果。

3 绿色交通理念在道路设计技术中的应用原则

3.1 注重遵守绿色交通设计原则

在城市道路工程实际设计过程中,为切实发挥出绿色交通设计技术的应用重要意义,还需要严格遵循绿色交通设计原则,对设计各环节进行有效管控。

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期间,需要严格遵循设计期间的经营要求,选择具有良好性能施工材料,以便从根本上提升交通运输环境的安全性[2]。在保障城市道路工程合理、设计成本能够得到有效管控的前提下,加大可再生能源、新型能源应用范围,确保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期间生态效益问题提升;其次,在将绿色交通设计技术应用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过程中,管理部门还应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应当细致分析道路所在地区地质特征、气候条件,分析城市道路工程对实际施工技术提出的具体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推动绿色交通设计工作高质有序开展。

3.2 应用不同绿色交通设计技术

在城市道路工程中,节地主要就是指利用最小的设计空间,开展高质高效的设计活动。随着各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日渐紧缺,使设计难度更大。为应对当前发展形势,城市道路工程规划、设计等过程中也应当注重采用合理设计技术,缩小设计场地,保障实际设计期间的综合效益。

节水主要就是指在工程设计期间,应当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问题。例如,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设计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极大,因此需要采用适宜措施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并保障混凝土各项性能不会受到影响[3]。同时,做好城市道路工程供水设施的完善工作,加强供水设施维护力度,避免该设施出现故障问题而导致水资源流失。在节水技术使用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道路排水与雨水利用工作。选择适宜的油料与沥青基础材料,在路面设置渗水池,避免废料溢出对地表水造成污染,控制实际施工成本。注重在绿色交通设计期间使水资源能够得到持续利用,减少因地下水施工过度而造成地下塌陷问题发生几率。

节材就是指节约设计材料。在城市道路工程中,设计材料是重要的经济开支,提升设计材料利用水平对保障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采用科学手段节约设计材料,也能够实现绿色交通环保目标,控制道路设计期间的垃圾产出量。做好废弃材料利用工作,在道路施工期间使用废橡胶沥青混合料或者废橡胶。在绿色生态规划设计期间,需要着重使用橡胶沥青混凝土以及废橡胶。将橡胶粉与高温度沥青材料混合在一起。此种新型施工材料具有更加良好的防冻性、耐低温性能,能够有效保障工程整体建设效果,确保工程施工水平与实际建设要求相符。

具体来说,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着重使用新型排水降噪的沥青路面结构,通过开级配矿料及纯度较高的沥青材料,将路面结构的空隙率提升到20%,保障路面排水效果,减少车辆运行期间产生出的噪音。将排水降噪沥青路面设置在道路中上层结构,也能够提升地表水利用率[4];使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通过在混合料内加入各类添加剂的手段控制各类资源,提升施工材料利用率;使用新型彩色沥青路面技术,缓解城市热岛现象,控制路面吸收热量。

3.3 制定机械设备绿色交通管理机制

在制定城市道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机制过程中,需要做好燃料能耗的定额管理工作。严格遵照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城市道路工程机械设备台班费用制定的定额标准,分析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期间的工程规模、设计方式,所需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等因素,不断优化机械设备燃料能耗定额管理机制。针对机械设备种类及实际运行要求,设置设备燃料能耗原始记录与能耗台账,健全绿色交通技术档案以及燃料能耗指标答案等技术文件,确保城市道路工程实施全过程,机械设备能耗数据可以得到全面收集与持续跟踪调查,使工程在设计过程中的综合效益能够得到根本管控。

加强工程施工期间绿色照明技术的应用,促进绿色照明技术发展。要求布置在城市道路周边的照明灯应当具备绿色、节能要求,将照明设施实际运行期间的能源消耗率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同时,为保障城市照明设计符合绿色安全要求,还需要采用的绿色照明设施以柔和的灯光为主,减少紫外线与眩光,控制大气及光污染问题发生几率,确保城市道路设计与建设工作能够更好保护周边生态环境,为驾驶人员提供安全驾驶场所。

4 绿色交通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本文以某市一条重要道路为例,该道路全长13千米。绿色交通规划设计的范围主要为6.2千米。该道路肩负起连接城市南北两个中心的重要职责,需要跨越生态景观廊道,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对城市景观设计具有先导作用。

4.1 构建规划设计方案

做好平面线路设计工作。该平面线路设计期间,需要采用合理方式控制拆迁量,保护周边环境,有效控制工程施工造价。对比分析不同施工方案,发现直接穿越生态景观区域的道路规划方案,虽然道路线型较为平缓,但是侵占了大量的自然水面,占水面全长800米,不利于水体环境保护工作[5]。如果采用桥梁跨越方式,建设费用较高、采用管涵连接方式需要对水系进行软土地基处理以及土方回填处理,施工成本更高。采用绕过生态景观的手段,可以有效规避城市道路建设工作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通过增加平曲线手段,还可以避免长时间的直线运行使司机出现视觉疲劳感。

在制定城市道路总体规划方案期间,还需要着重关注控制开发区的征地拆迁量,适当避开村庄,形成完整的路网整体结构。

4.2 纵断面线形设计

结合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还需要对该道路结构进行纵断面线型设计。要求道路纵坡平顺,能够切实满足行车视距要求,使道路线形与两侧地形结合在一起。要求在纵断面设计过程中,最小纵坡度需要大于或等于0.5%,最大纵坡度不应当大于3.5%[6]。在道路跨越河流时,也应当保障道路与两侧河流景观的衔接性。

4.3 横断面曲线设计

该道路红线宽度为50米,其中机动车道为双向6车道,宽度为22米;各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为2×5.5米。在该道路穿越周围水系及绿化带结构时,需要对人行道宽度进行适宜调整,确保道路与周围景观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

4.4 交叉口设计

在该道路与其他规划设计中的道路主要采用平面交叉口形式,在交叉口四周布置信号灯控制交通网络。同时,道路交叉口需要进行渠化设计,设置导流岛及导流交叉口交通,减少交叉口面积,扩大交叉口通行能力。

4.5 人行路设计

在该道路人行道、道路两侧景点以及景观小路需要结合在一起,在人行道设计期间,着重关注着两侧绿化景观设置。配合周边生态景观中的自然景观、景观小品,形成更具观赏效果的绿色城市景观带。

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能够充分参与到社会交通环境,享受更加全面的交通服务,还需要在人行道路设计过程中配套无障碍通行设施,如盲道等。在道路跨越河流期间,可以使行人置身在采石河景观廊道,使采石河景观廊道联通,使人流现连续完整。

4.6 港湾式汽车停靠站设计

机动车道属于双向六车道形式。为防止公交车站在的停靠过程中出现占用车道而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等问题出现,需展宽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并置于车辆行驶一侧方向。

4.7 环境保护设计

在城市道路设计期间,为充分发挥出绿色交通理念的积极作用,还需要重点做好环境保护设计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城市道路自身的生态效益与安全效益。道路绿化作为城市道路设计期间的基础,在现阶段机动车数量日渐增加的当前背景下,交通污染情况更加严峻,通过扩大周边绿化面积的方式改善车辆行驶环境,能够切实保障生态环境的平衡。

要求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内铺满灌木,并在人行道两边设两米宽绿化带,种植行道树或梧桐类乔木,配备地被植物、在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中可以设置防护绿带,从根本上提高道路绿化率,确保绿化带能够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起到隔离、防护与美化的作用。同时,道路景观设计工作也需要进行全线统一的绿化设计与景观设计,形成贯穿南北两侧的景观大道。结合周边生态环境特征,选择适宜的绿化景观节点。着重设置休息厅等供游人休息,以便有效改善出行人生活质量。

5 结语

总而言之,相较于普通城市道路设计理念而言,将绿色交通理念应用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可以将道路平面线路、纵断面线路、其他附属设施设计结合在一起。在绿色交通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城市道路等级、城市规划用地情况,对道路进行绿色交通规划设计,避免城市道路设计与建设工作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交通道路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小小交通劝导员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图说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