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要点

2021-11-23孙宇楠

商品与质量 2021年28期
关键词:绿化带城市道路边坡

孙宇楠

沈阳市公路绿化工程处 辽宁沈阳 110000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了出来,城市所需的资源也逐渐不足,多种因素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因此,必须解决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基于此,要重视城市道路绿色设计理念运用。

1 市政道路设计的关键点

①根据道路类型、径流污染程度和周边可利用空间,因地制宜,通过合理布置各类雨水控制利用措施,通过运用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对雨水进行回收、净化和利用。②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绿化带设置生物滞留设施,用于收集和处理沿线相邻车行道、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的径流雨水。③需要采用管道排水的区域,应充分利用绿化带的净化作用,在道路路缘间隔设置豁口,通过竖向设计使道路雨水首先进入绿地内下渗截污,再由设置的溢流口进入雨水管网。④在人口密度高、车流量大的区域,提高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标准。在雨水干管中途或末端受空间条件限制无法应用雨水塘/湿地等生态措施的区域,必须设置沉淀池、旋流分离器、初期弃流、截污滤网等处理设施。⑤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铺装路面结构层。⑥植被浅沟、雨水花园、雨水塘等措施的布置应与道路绿化和景观紧密结合,塑造水环境友好的城市道路景观[1]。

2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要点

2.1 道路两侧下沉绿化带设计

绿化带不仅能够净化空气中的杂质还能够美化环境,下沉式绿化带设计还可以实现水分的有效渗透,其透水性良好且所需投资少,降水直接流入就能实现蓄水。在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需要积极做好下沉式绿化带设计,实现道路积水分流及净化,对道路安全运行起到关键作用。道路附属下沉式绿化带设计的重要参数有绿地占地面积、绿地建设时的下沉高度以及绿地土壤雨水渗入速度等,由于下沉式绿化带的设计目的就是降低城市内涝对道路的影响,减少降水洪峰时的道路积水问题,因此设计时应做好前期城市降水规律分析及细节化设计计算。下沉式绿化带设计的主要作用就是对降水进行渗透及蓄存从而帮助道路排水,也能够实现降水的净化及绿化植物的水分供给,因此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科学设计。下沉式绿化带内采用50cm种植土,40cm掺50%中粗砂的种植土,40cm碎石进行换填,以保障下沉式绿化带的渗透能力。

2.2 科学设置道路横坡及绿化带

在目前的城市道路实际设计过程中,通常是在道路的两侧设置基本的雨水口,在雨季时,雨水可以通过雨水口逐渐汇集起来,通过地下水系统收集起来做集中处理,同时将绿化带设置为凸起的形式,高度要高于车行道25-40cm。但是为了有效解决市政道路“渗透、凝滞、蓄水、干净”的问题,应变更车行道的设计,形成向中央绿化带倾斜的形式,便于路面积水向绿化带渗透,同时,绿化带可以做成低于车行道5-10cm的凹型,便于雨水的收集,并且要在绿化带下设置碎石盲沟,在盲沟的底部铺设碎石层,应该超过路基工作区的深度,反向路基底部渗流。在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道路雨水口篦子的设置,并减小雨水管的管径,采用智能开关控制模式,在雨水量较大的情况下采用雨水篦子及时收集雨水,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路面的雨水渗透方式可以由简单的管道收集方式转变为“收集+渗透+积蓄”的方式,让路面积水的流向产生相应的科学变化[2]。

2.3 合理设置边坡支护方式

在许多市区,道路红线范围中的很大一部分比例被道路边坡所占据。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道路边坡的稳定性、生态处置等是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情况中,道路的路基防护一般有框格防护、封面、护面墙、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浆砌预制块护坡、锚杆钢丝网喷浆、喷射混凝土护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城市建设观念与时俱进,低影响城市建设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生态护坡方式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中,植树、植草、草木结合、平铺草皮等模式逐渐兴起。对于石质边坡的处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对边坡进行清理挖掘会破坏生态系统,因此,应当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段来处理石质边坡的支护问题。

2.4 排水系统

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排水系统核心标准要求不但要能够在发生降水时,可以立即把产生的水资源优先排出,同时该系统也要承担较大的承载能力,尤其是在降雨量和降水量较大的城市区域,更需要通过排水系统的合理建设,使市政道路上所产生的积水可以被立即排出。此外排水系统的建设阶段,也要保持均匀性、平衡性和稳定性,此时才可使建立的道路排水系统本身更好地应用于针对各类资源的合理处理工作。

2.5 内涝防治及雨水利用

内涝防治和雨水的利用设计过程,主要采用储水系统,实现对这类水资源的削峰填谷作用,其中内涝的防治过程,由于在路面的设计中已经实现各类水资源的传递,那么需要在系统内建立配套设施,通过管道系统将城市道路空间内所聚集的雨水直接存储到储水设施内。如果雨水量过多,则必须要对雨水本身进行处理。另外如果道路靠近周边的自然水环境,如河流、湖泊等,则可以通过管道系统直接把这类水资源排放至周边的水环境内,实现对雨水的有效存储。经净化后的雨水可以就地用于绿地绿化和其他杂用水,涵养、补充地下水源[3]。

3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应用于市政道路设计有效提高了城市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能力,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要将市政道路建设成一个吸水的海绵体,在市政道路设计任务开始筹划时就需要因地制宜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掌握道路绿化设计要点,从而提升城市道路工程整体效益。

猜你喜欢

绿化带城市道路边坡
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应用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最美城市“绿化带”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