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及其对策的探究①

2021-11-23靳丽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因素

靳丽娟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358)

1 选题依据

身体健康是个人持续发展的保障。而体质是身体健康的前提和基础,与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密切相关。青年人是国家综合发展的新动力和中流砥柱,更应该重视体质水平的改善[1]。因此,探究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提供对策和建议迫在眉睫。

2 研究现状

2.1 国内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相反的趋势。从1985年至今我国开始了6次全国学生体质测试,分别是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然而直到2000年,连续15年全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象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从距离现在最近的2014年的调查数据可知,其结果也是不容乐观的。因此,现在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已成为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值得关注。

2.2 国外现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的发展概括及获得的优秀经验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的内在规律,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借鉴与启示[2]。比如,英国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测评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日本对青少年体质的研究比较权威,美国很早就推行了青少年体质测试等。由此看出,国外关于青少年的体质研究不仅时间长,而且重视程度也比较高,整个社会对待体育的态度更好。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研究目的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一直走在国家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前沿行列。然而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及生活愈加的便利,在校大学生在获得生活便利的同时,体质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而且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机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繁荣。因此该文以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最后总结归纳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3.2 研究意义

通过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确定其相关性,为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方式的系列研究提供理论铺垫,为我国相关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资料法

利用图书馆藏书和中国知网,阅读了关于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体育期刊和发表的著作等文献资料,并以“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为关键词,查找了近60篇相关文章,最后选取了30篇与该文密切相关的文章进行细读。

4.2 问卷调查法

4.2.1 问卷发放与收回

为了解大学生对锻炼的认识程度和运动状况,以便分析高校学生体质变化的影响因素,在线上通过问卷星向大学生发放了350份问卷,共收回331份,回收率为94.57%,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数324份,有效率为92.57%

4.2.2 问卷调查时间

2020年4月。

4.3 数据统计法

将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必要的汇总,对有效问卷进行百分比分析统计。

5 结果与讨论

5.1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5.1.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首先,遗传是影响个人体质的首要因素,因此大学生的高矮胖瘦与父母有很大的关系,而且遗传对体型发育水平、生化功能、生理作用和锻炼能力等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其次,大学生由于刚结束高压的学习生活,一时间没有了教师和家长的约束和管制,从而极其缺少自制力和自控力,生活方式也变得十分不健康,比如偏食、点外卖和吃快餐、早上没有课就不吃早餐、女生因为减肥而节食、男生因为锻炼肌肉而过度食用蛋白质,及受电子产品影响,熬夜玩手机、泡网吧等现象比比皆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7.03%的同学会在12点之后才休息,此外每日两餐的占比达48.65%左右。最后,很少有大学生有体质锻炼的思维意识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虽然体质健康受遗传因素较大,占到14.86%,但是其中份额最大的是认知观念的因素,这一项就高达55.41%。由此可知,在校大学生锻炼的认知观念不够强烈,健康意识薄弱,缺少行动改变现状,而身体活动量减少又是造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直接原因[3],所以最终导致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愈来愈差的普遍现象出现。

5.1.2 家庭观念的因素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受家庭影响很大,正确的家庭体育教育能够加大身体运动对孩子的吸引力,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但从调查结果中可知,有39.19%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父母并没有把理论学习与体育锻炼平等看待。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教育极少,甚至利用课外锻炼的时间帮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和辅导班,让孩子在本该容易接受的年龄错过了“健康第一”的洗礼。而且在国家没有放开二胎计划之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就造成了对孩子溺爱过度的现象,慢慢养成了孩子懒散、不爱动的坏习惯,最终导致孩子既没有体育运动的意识,又没有健康锻炼的爱好,从而造成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断下降。

5.1.3 学校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从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角度来看,体育必修课程基本在上大一和大二的时候才会有,而到大学最后2年虽然有体育选修课,但很少再有人进行选择,这也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学校的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未能或勉强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仅有的场馆设施却由于种种原因开放力度不够,学生拥有的运动设备、运动器材短缺,使得学生想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健康体质的愿望大打折扣[4]。此外,调查结果显示,有54.05%在校大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一般,缺少对健康体魄的关注,这样反而使大学生忽略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5.1.4 社会方面的因素

虽然国家一直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社会不断鼓励体育行业的发展,学校也喊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但却未见落到实处。当今社会上仍充斥着“重智育、轻体育”的氛围,整个生长环境极其不利于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而且社会对大学生的体质测试并没有做到全面,监测机制也未能完善。除此之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学生压力大是一方面,还有就是高科技使大学生愈发懒散和拖延,这也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质健康,使之愈发不明朗。

5.2 对策讨论

5.2.1 普及健康生活的知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从当前已有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健康第一”的观念,没有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对健康知识方面了解比较少。因此,普及健康生活的知识,使大学生认识到锻炼的意义,从而主动自觉参加体育活动,保证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在此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对于知识传播的便利性,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校内健康知识性网站或体育健康微信公众号平台,打造便利化和多功能化的网络信息平台,结合学生个人体质健康成绩查询、校内赛事信息通知及公告推送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性文章等多方面功能,将其打造为给学生体育生活提供便利的多功能平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促进学生进行体育健康锻炼[5]。

5.2.2 提高家庭的健康管理理念,促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自一出生便以父母为首任教师,以家庭为首个教育环境。因此,重视早期家庭环境、父母言传身教、社会情绪能力培养的良好家庭教育[6],家长要给孩子做一个正确的示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无形中影响孩子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与孩子商量相约去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在提高其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增强孩子的锻炼意识。家庭的健康管理理念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可以使孩子自小就养成身体运动的习惯,从而促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逐渐好转。

5.2.3 创造体育文化氛围,培养自主参与意识

随着多次重大体育赛事在我国的圆满完成,人们更加深刻地感知到发展体育是提高国力的重要保障。此外,这些重大的体育赛事也都深深影响着高等学校体育发展,带动了高校学生崇尚体育的高潮,所以应该牢牢抓住机会,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弘扬体育文化。可以丰富大学生从事体力活动的形式,增加体育场地设施,拓宽体育运动项目,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参与体力活动的方式,可以在学校设立专门的体力活动指导服务中心,定期对大学生的健康锻炼进行引导,从学校的各个层面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7]。在学校内定期举办课外体育活动,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此外,通过不同的运动形式与内容,比如爬山、快走、轮滑等项目,在满足学生爱好的同时促进更多学生参加,从而形成更加热烈的校园体育文化。

5.2.4 加大体育设施经费的投入,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现有学校的体育设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要,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8]。为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需求,必须改善体育设施及增加体育场馆的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这个方向上,高校应做到定期维护体育场馆及其设施。各高校应该培训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这两个方面进行管理,而且在整个运动环境中还可以通过张贴通告或者经常宣传的手段,提醒学生自觉维护体育场馆及其设施。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9]。体育场馆本就是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满足学生体育需求的地方,它不是学校谋取利益的手段,也不是仅供上体育课使用的场所。本着为学生着想的理念,更应该提高体育场馆的开放力度,满足更多有意愿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的需求,并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

5.2.5 全方位、多元化考评学生体质健康,健全体质监测机制

社会应该加大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对于大学生体质的测试要更加的全面系统化。根据201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3个文件的通知,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更加具体化、细节化。然而很多高校却不以为然或刻板固化,未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在体质测试期间组织散漫,草率完成,过后也未能整理分析数据,使体质健康测试失去原有的意义。当然这绝不能仅依赖于学校的管理,政府还要将数据中心、反馈部门等组织有效结合起来,同时鼓励第三方机构及公民个人以适当方式监督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6 结语

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综合状况仍在不明朗,影响因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观念因素、学校方面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在校大学生本身体育锻炼思维意识不够强,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学校设施不足且体育文化氛围不浓厚,导致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家庭方面未能形成良好的家庭体育教育理念,对孩子的体质健康不够重视;社会对体育真正的关注程度不够,体质测试不全面,监测机制不完善,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而如果想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上述的因素相互配合,以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为目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同时也希望各方面能做出一些提升的举措,保证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因素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