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2021-11-23赵艺婷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5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课程

文/赵艺婷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就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劳动素质。高等职业院校因其自身的特点,在“劳动育人”的实践中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困境。劳动观教育的本质是劳动价值观教育,要根据劳动教育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载体,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育人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27日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塑造学生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根本途径,也是造就人才的必经之路。对于大学生而言,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分析劳动教育面临的社会困境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帮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一、目前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高校大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

众所周知,劳动是重要的。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但是,目前大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认知的调查研究表明,“只有60%的受访大学生对‘劳动光荣’表示非常认同,多于50%的大学生认为劳动和学习应该区分开来,并认为劳动会占用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二)高校劳动教育存在某种程度的边缘化

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有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部分高校开展的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活动也主要是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训练,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职业的相关技能,但忽视了职业观念教育、职业情感教育。甚至某些高校尚未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即使正在开展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也不作为必修课程,课时少、学分少,一直被校方和学生忽视[2]。

通过志愿者和社会实习的方式,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其初衷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大多学生都“坐”在岗位上或者从事文秘类工作,与劳动教育可谓是“南辕北辙”。

(三)劳动教育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化现象

高校劳动教育和分级制度相联系,使得大学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越来越异化和虚假化,只注重成绩反应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低,而缺乏思考劳动的教育意义。大学生为了满足社会实践所规定的时长要求而劳动,劳动形式也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要内容。长期以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劳动教育”理解为“劳动”而产生不愿劳动的错误思想。通过应试教育,劳动更成为了一道门槛,这种功利主义本就是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体现。所以在巨大的教育压力下,学校、学生和家庭自然会化繁为简,将劳动教育逐渐推向形式主义的方向[3]。

二、高校劳动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一)对劳动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

由于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研究不多,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重要性和内涵认识不够深入。误认为开展实践实习就是劳动教育,以至于出现了“弱化”、顶层设计缺失、实践推进乏力等问题。在社会各界中,普遍存在着劳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误解,主要以机械性的体力劳动或者思想教育宣传活动为主,造成了劳教分离、有劳无教的现象。高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相关课程开展、普及程度低下,学校缺乏崇尚劳动的氛围,尚未形成健全的劳动教育制度体系。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观念教育,使学生的职业理想固化,认为职业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不尊重劳动。当代劳动育人理念理解的偏差,使劳动教育逐渐边缘化[4]。

(二)传统劳动观念对大学生劳动观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深入家庭教育的影响下,独生子女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更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为了增加学习时间、追求学习成绩而压缩劳动时间,子女只需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父母也认为劳动对子女学习是一种阻碍。最终,当代社会出现了一种特有的“巨婴”现象,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家庭渐渐淡化了对子女的劳动观的培养。

(三)实践活动缺少对大学生劳动教育情感的教育

社会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形式不仅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向学生传播了错误的劳动观。学校多以简单的日常值日、打扫校园作为劳动实践活动,不但没有培养劳动情感,反而成为采取惩罚性的措施,使学生更加不愿意劳动。由于缺乏劳动教育活动,学生很难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到劳动的真谛。

三、高校劳动教育实现路径探析

(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

高校应强化劳动教育工作,将劳动理念融入校园建设,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氛围。延伸劳动课堂,围绕劳动精神设立课程,将劳动教育融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中,使劳动教育不再成为其他“四育”的陪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和学生较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和积累,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这将导致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知识转化效果不好,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不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高校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课程,通过推动劳动必修课的实施,帮助学生重塑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对劳动的崇高敬畏之心,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塑造正确的劳动观念[5]。

(二)提升高校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高校应摆正对劳动教育的态度,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的要求,将劳动教育设置为必修课程,将单独设课和渗透教学结合起来。“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开展计划,确保劳动教育课程有数量、有质量地开展。

高校应积极推动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加大对劳动教育的投资。在师资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和特殊性,因此,高校应引进从事劳动教育相关研究工作的专业化教师,为劳动教育的可持续、系统化发展提供支撑。在教学设备方面,学校应提供劳动教育的专业教室,帮助学生学习劳动技能。在学习方法方面,高校更应积累经验、锐意创新。可以借鉴德国“项目教学法”,通过课内外、校企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核心能力。

(三)与大学生的学业考核相结合

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应将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以“劳动”为载体,以学生的“劳动学习”为中心,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作出监测。自18世纪开始,德国的劳动教育评估制度发展至今,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我国劳动教育考评可借鉴德国的经验。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劳动课程考评,合理安排笔试和实践性考试的比例。劳动教育成绩按照一定百分比参与考试成绩,并设置实践性测试,对实际操作项目进行考核与评价。

高校应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考核体系,加强对大学生修习劳动教育课程的检查。劳动教育科研室设置“劳动学习报告”。在一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完毕后,学生需要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并根据课堂展示打分,按照一定比例算出该课程的最终成绩,根据不同的劳动教育成绩颁发不同类型的结业证书,赋予该证书作为判定学生劳动能力的权威。我国高校也可参考德国校企共建的“双元制”考核制度,使劳动教育不仅成为学生能否取得毕业资格的关键,而且是企业招聘衡量人才的标准。

四、结语

劳动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重视。高校和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劳动的时代内涵,体悟其价值意蕴,突破实践困境,保障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地位。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