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分析

2021-11-23张楠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5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社会化常态

文/张楠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作为我国军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国防事业的建设成果。所以,军休干部服务理应得到妥善安置,对于他们的晚年生活,必须妥善安排,政治待遇基本不变,生活待遇也略有从优,注意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得更好,真正使军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军休干部服务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何优化改进服务管理形式,形成具有特色化的服务模式,这是新常态下军休干部服务管理优化的主要内容。过去的军休干部服务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无法顺应新常态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社会化建设,已经成为弥补过去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缺陷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立足于“国家保障、政府引导”的基础上,达到多样化服务管理的目的和提高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的效果。

一、军休服务管理概述

在军队建设中,军队干部服务管理环节占据着主导地位。如何构建新常态下军休服务管理制度,也是现如今军队优化改革面临的首要课题。在社会经济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军休服务管理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其在原有管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对激活军休服务管理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项目,也进一步体现了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第一,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是促进管理形式变革的有效手段。固有的服务管理形式,使服务管理效率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此,要加强社会化管理,将社会资源融入军休服务管理之中,使服务管理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强化服务管理的灵活性。对于传统单一的军休服务管理形式来讲,社会化是一种管理方式的优化表现,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第二,在以政府为核心的军休服务管理形式下,利用服务管理的资源相互配合,可使各项资源的价值作用进一步展现,提高军休服务管理效果。尤其是社区服务的融入,使军休服务管理质量不断提升,而多元化的服务管理项目,可以满足不同军休干部对养老、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因此,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社会化形式是过去服务管理的延伸与扩展,对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的军休服务管理制度发挥重要作用。

二、传统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需求分析

(一)社会形势变化的需求

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军休干部养老事业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从家庭式养老入手,以社区服务作为主要依托,积极推进以社会养老为主的补充性养老机制,并在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救助等社区服务管理机制方面优化创新,以此提高社会效益[1]。这一新常态下,老年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也使社会老年服务机制更加完善、健全,政府部门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巨大的改变,从过去控制思想转变成服务思想。政府部门的管理形式也由直接管控调整为间接管控,这一举措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军队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为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军休干部安置的需求

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各个方面的社会化改革也在深入地进行,特别是社会主义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的大力推动下,各种社会服务产业也逐渐成熟,各种社会服务产业也逐渐成熟。现如今,移交安置地方军休干部数量持续增长,新增加军休干部的居住地点具有分散性、流动性特点,而军休干部居住地集中在各个城市的社区中[2]。因为集中封闭式军休服务管理的形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受现实条件的影响,这种管控形式难以贯彻落实到军休干部政治和生活两个领域。

(三)多元社会化运作需求

伴随着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过去传统的“统揽式”服务模式弊端日益显露,具体表现为效率低下、管理难度高、成本支出高等实际问题。军休干部对于服务品质的要求较高,且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如年龄比较大的军休干部对医疗服务、家政服务等方面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军休干部年龄、体能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也使其需求呈现出个性化特点。因此,固有的军休服务管理形式难以满足军休干部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需要向社会化的方向推进变革。

三、新常态下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策略

(一)做好专业化导向,完善服务管理方式

在新常态背景下,以专业社工为导向,依托社工站,在军休干部的安置与管理方面,运用社工专业化方法和理论知识,并运用当前的服务管理资源,加强外部资源的优化整合,对军休干部的生理、心理、社交、社会支持系统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评估。如军休干部有相应的特殊要求,可以通过设立多个项目的个案调查组,例如减压项目、教育项目、娱乐项目、社交项目等[3]。利用项目化模块化的运作模式,积极推进军休干部参与不同类型的工作项目,例如社区建设等,使军休干部尽快适应社区生活环境,形成多层次、有针对性的服务结构,从而提高军休服务管理的整体效果。但是,社区作为新常态下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可通过利用社区快捷、融合化的基本特征,为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社会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开端基础。由于军休干部的安置情况较为分散,且军休干部大多年龄较大、行动不便,在特殊状况下,为其提供高品质的就近养老服务机制,可满足军休干部对养老服务、卫生服务、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现如今,社区服务建设力度日渐加强,社区服务网络涉及范围越来越广,而资源也更加丰富,能为军休干部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资源,使之成为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社会化的实施路径。另外,社区服务资源的不断优化,也为军休干部服务资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军休服务社会化推进中,起到难以忽视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在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专业化指导,优化服务管理方法的同时,展现社区服务优势,促进军休干部服务和社区服务资源的相互结合,才能实现军休干部和社区服务双向互动的效果,以此为军休服务管理提供丰富的服务资源,增强军休服务管理的整体效果。

(二)融合各类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化的管理

以政府为核心作为军休服务管理的基础条件,只有在此情况下,才能进一步集结多方社会力量,将社会资源运用于军休服务管理当中,使军休服务管理的政策性、公益性工作积极展开[4]。融合各方社会力量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依托社会组织参与的方式,形成“社会组织+政府引导”的服务形式,使社会服务效果不断提升。例如,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就是典型的社会组织参加军休服务管理的社会力量表现;另外,还要依托于军休干部的家庭亲属,发挥家庭在军休干部日常生活的照顾作用,使军休干部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为此,社会各方力量的服务参与,成为新常态下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建设的突破口,也为促进社会资源的融入提供多元化发展路径。

(三)应用信息化导向,构建电子信息平台

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始终开展军休服务工作的重要发展项目。在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中,通过设立专业的军休服务管理网站,收集与军休干部实际需求相关的社会信息,以便于军休干部互动交流和运用社会资源,构建电子信息化平台,并在该平台上定期发布或更新与军休工作有关的政策制度、工作信息等资料,使军休干部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军休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时接收上级政策等相关信息[5]。构建军休服务管理与军休干部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以此展现信息资源数据库在强化军休社会化服务管理中的优势作用。例如,在信息资源数据库中收集军休干部每年的体格检查记录与身体情况相关信息,并对其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可以根据军休干部的实际情况,运用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管理方法,增强军休机构的服务效果,强化管理收益。通过制定军休干部的电子信息档案,将军休干部的实际情况和注意事项输入至档案上,并做好存档工作,以便为军休干部提供精准、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另外,还可以运用大数据管理形式,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军休服务管理效果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直接影响到军队改革建设的效果,同时,军休干部服务管理也是退役军人事务部的一项基本工作。在新常态下,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形式的优化与创新,是强化服务品质的有效手段。通过推进社会化服务管理、改善服务管理形式、构建多样化服务环境,为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社会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开端,推进我国军队改革发展。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社会化常态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