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的实践研究工作

2021-11-23唐丽军帅启梅

就业与保障 2021年6期
关键词:毕业生精准岗位

文/唐丽军 帅启梅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线上求职”,以提高求职率,精准对接合适的职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再次发生改变,此时原本的“线上求职”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疫情,各地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纷纷提出相应政策,加强政府调控,构建“新形势下的网络环境”,以期为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提供“云端平台”,促使毕业生能够“线上求职”“线上面试”“线上实现岗位对接”。此种环境对高校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信息识别能力、岗位专业素养、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精准服务,引导学生精准识别网络中的招聘信息,加强就业帮扶力度[1]。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自2012年移动互联网博览会开幕之后,我国各地区政府纷纷提出对“互联网+”计划的辅助政策,“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就业”已经成为热门词汇,推动了我国各行业产业与服务的转型升级。结合有关数据分析,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新增岗位相较于2019年同比下降了49%,小微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相较于2019年同比下降了60%,由此可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2]。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网络环境呈现出新的发展形势,学生毕业就业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分布不均。结合疫情新形势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分析,可以发现,疫情的出现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冲击较为严重,尤其是第三产业汇总的服务业产业,其在用人需求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小企业是吸收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但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的经营稳定性不足,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受到影响,这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造成直接影响。此外,结合我国产业空间分布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数量较多,就业形势良好,但是由于疫情滞留的影响,出现了“就业资源与职业岗位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大量学生难以前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难以实现求职目标[3]。

第二,企业招聘方式发生改变。在2020年之前,企业通常采用“线上招聘+线下面试”的人才引进方式,通过线上发布招聘信息、筛选求职人员,明确面试人员,之后通过面试确定该人员是否满足企业需求。在新形势的网络环境下,企业对人才引进模式进行了调整,提出了“云端”招聘的方式,但是很多高校学生的求职思维还没有及时转变,对“网上签约+云端面试+虚拟报到”方式的认可度较低,从而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4]。

第三,网络招聘平台线上求职全程化发展。随着新形势环境的变化,企业纷纷提出“全程线上”的招聘模式,纷纷将这种模式投入实践中,但是收效甚微。这主要是由于学生难以适应这种求职网络环境,缺乏相应的思维与素养,参与全过程招聘的表现力度不足;加之全过程招聘还处于发展初期,招聘结构不甚完善,导致用人单位及求职者的体验感较差。因此,高校需要结合新形势下的求职网络环境,调整就业指导方式,重点开展线上招聘的就业服务指导;与此同时,企业要不断优化云端招聘构架,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全过程招聘效率。

第四,对高校毕业生素养要求不断提高。疫情引发了社会环境的变化,促使学生的就业网络环境发生改变,用人单位一方面需要尽快促使企业恢复正常运营状态,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经营效益,挽回经济损失,这就导致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素养要求有所提高,会更倾向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良好就业思想、专业技能能力与丰富知识储备的毕业求职者。

二、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的实践路径

(一)融合线上管理理念,创新就业精准服务方式

在新形势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建议高校教师要积极转变就业指导管理理念,融合高校教育与高校就业管理、融合线上就业指导与线下就业指导,以此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思维。一方面,建议教师引入线上教育APP,拓展线上教育与就业服务管理渠道,积极主动应对由疫情引发的就业网络环境变化,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工作与就业技能学习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就业+教育”“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丰富高校精准服务内容;另一方面,建议高校提出毕业生线上辅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就业咨询服务,同时在平台上定期发送各个地区的企业线上招聘信息、招聘流程与注意事项,帮助学生适应就业网络新环境,促使学生能够掌握线上应聘方式,通过远程招聘平台展现自身就业优势,从而解决就业问题,凸显就业精准服务效用。

(二)成立专项服务小组,主动适应新环境变化

在新形势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高校应进一步成立新形势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服务小组,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带领学生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提升自身综合竞争能力,提升高校就业精准服务水平。一方面,高校要积极领会省教育厅下发文件指示,构建学校的专业、院系、班级管理体系,结合毕业生“不流通”的情况,制定特殊时期的毕业生就业精准服务计划,组织毕业生参与就业指导培训活动,从而促进毕业生能够准确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认识到就业环境的变化,从而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促使其能够配合学校的指导工作,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强化自身的竞争环境适应力;另一方面,高校要结合传统的“校企合作”战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达成毕业生进入企业实习契约;还可以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应聘与就业机会,组织毕业生投递线上简历、参与大型网络招聘活动、参与视频面试等,从而发挥精准就业服务优势。

(三)引导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学生灵活就业

在新形势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建议高校要关注毕业生的主体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观念,促使学生能够具备多元化的职业观念,从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争取自己的岗位。在后疫情时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拓展自身视野,认识到典型工作之外的其他职业与岗位,灵活就业,选择妥协性职业发展策略。此外,结合新时期背景下的企业应聘及工作模式,要针对毕业生的价值导向与自我驱动力进行培训与训练,促使其积极面对可能发生的职位转变、组织变化、行业转变及工作方式转换,以此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能够快速把握新形势下的网络环境契机,主动利用网络环境优势,以精准眼光投入职业规划,选择更多的就业方式,例如线上购物、居家辅导、网课教师等。

(四)组织精准就业指导,提升学生信息识别能力

在新形势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建议高校组织开展精准就业辅导服务活动,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网络就业信息识别能力,促使学生能够依靠自身力量主动对焦网络招聘信息,帮助学生提高网络就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保障。在实际过程中,高校要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可能出现的网络企业招聘信息问题,例如虚假信息、皮包企业、岗位待遇不符实情况等,组织开展周期性培训,促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企业信息查询、企业岗位信息核对、企业以往招聘评价反馈等,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关注力与控制力,增强学生的网络就业信心,促使学生能够在疫情背景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体现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的有效性。

三、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网络环境发生变化,具体可以体现为:岗位需求分布不均、企业招聘转为“云端”、网络招聘求职全程化发展、对毕业生的素养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帮助毕业生高效就业,高校教师要积极转变就业精准服务思维,成立专项就业帮扶小组,组织开展就业培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灵活就业;可以制定“云就业”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网络招聘求职全过程化的发展趋向,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毕业就业的高效衔接,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毕业生精准岗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