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指导课程中实施思政教学的策略探索

2021-11-23谢秋萍

就业与保障 2021年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思政课程

文/谢秋萍

课程思政理论源头可追溯至2016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新教育理念。2018年5月,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则深化了课程思政的认识,在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到高校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则是课程思政认识的成型。该大会明确表示了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手段。以上三次会议是课程思政认识的重要节点。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就如何结合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各类课程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九项纲要指导意见。以上三次重要会议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单一的“思政课程”拓展为更广泛的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指导。

就业指导是高校大学生一门极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知识和技能。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则是在充分挖掘该门课程德育元素基础上,坚持职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职业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责任担当的题材与内容,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有助于推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挖掘和凝练该门课程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载体,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聚焦顶层设计,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机制

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学生工作处就业办公室和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中心协同联动、各系部落实推进的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加强对学校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整体设计。第一,出台的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保障等;明确就业指导教学各个环节课程思政要求,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第二,一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推进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工作,专门设立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且提供项目资金支持,积极鼓励和帮助教师进行就业指导课程思政“金课”的有益尝试,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与环境;第三,建立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引进企业金牌教师进驻校园,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多元师资及平台保障[1]。

二、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能力

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师资结构,除了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各部门行政人员和辅导员以外,还把企业教师、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教师纳入师资库,积极引导和鼓励师资库成员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和研究,并努力为其提供津贴补助、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发展空间和平台,从而为就业指导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架构后盾。加强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且鼓励教师进行进修学习,引导教师提升政治理论修养,拓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业形势发展、就业政策与环境、求职技能、地方经济环境、学生学情的认知,形成内容深刻、多样的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案例素材库。建立完善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育人能力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到国内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先进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和学习[2]。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及实验教学教师技能大赛等体系中专辟公共基础课程系列,强化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指标,以赛促建、以赛促教。

三、要强化课程群建设,发挥课程群主阵地作用

根据就业指导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特点,在人才培养中分层次深入推进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群建设。建立课程思政指导小组和联合攻关小组,进而开展课程思政研讨和公开示范课制度,甄选融入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思政元素且形成全面系统的思政元素汇编,深入研讨融入思政元素内容和方式,从而及时总结成效和经验,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集中建设一批典型示范课,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调研,形成内容丰盈的教案和调研报告。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抓好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讨、备课等基层教学组织活动,优化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浸润正确的价值观,把思想引领、职业知识传授、职业能力培养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融合度,避免过度思政而引发学生抵触情绪,着力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实行实习和就业指导导师制,从学生实习期开始,为学生配置专门的实习就业指导导师,长期跟进和指导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实现对学生实习和就业的个性化指导。拓展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定制化班级,在学生在校期间即可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在定制化班级里,学校和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传授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企业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培训基金,学生毕业后即可到企业就业。

四、要关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搭建实践平台

针对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为学生搭建各级各类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塑造品德,提升职业能力。第一,加强学生社团组建和指导,如创新创业协会、创业工作室、创业俱乐部等社团,加强社会活动的模拟性和仿真性,为课程实践打下基础;第二,提升学生实践服务能力,组织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加学校勤工俭学、三下乡,志愿服务,企业实习见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程思政课外实践活动;第三,扶持课程思政科研训练—实训立项平台,开展各类大学生实践教育项目。例如: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等,从经费、技术、场地、指导老师等方面扶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建立实训平台。通过项目研究实践,一方面调动学生参加就业形势研究、发明创造与就业创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第四,搭建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平台,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职业素养提升融入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活动中,一方面是结合学生自身学科和地域的特点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如:科技创新、创意设计、沙盘模拟、创业计划和营销实战等类型的专题竞赛活动,并形成自己地方高校的赛事品牌;另一方面是组织大学生团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如:“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赛事。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构建学生德育教育竞赛平台,对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实践起到良好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第五,设立就业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和学分互换制度,制定就业创业实践学分的认定范围与计算方法,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实践学分与其他学科学分互换管理办法,深化学分制改革;第六,实施义务劳动管理。各院系学生的工作办公室可印发义务劳动本子记录学生义务劳动时间,尤其鼓励和引导获得各级各类奖助学金的同学积极参与学校或社会上的义务劳动,并且帮助学生树立回馈社会、回馈国家的感恩意识;第七,高校继续整合优质企业资源,与企业联合搭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工业实习、顶岗实习、协议实习等多种实习模式和选择。与此同时,也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发展需要进行自主实习、海外实习和考研升学;第八,各院系在学校领导下,开展校园招聘专场,把企业请进校园进行实习生和毕业生招聘。

五、要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优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在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突出评价指引作用,将德育融入就业指导课程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作为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考量因素。首先,建立以教师考核、学生个人自评、团队同学互评为主体三元考核体系。教师考核学生对思想政治道德与就业指导专业知识融合程度进行考核,考核学生对就业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道德培养效果。个人自评主要是学生从自我成长的角度对自我思想政治道德与知识和技能融合程度做一个记录;团队同学互评是同一个团队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可以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中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团队合作迅速成长起来;其次,按照每个实践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性质,综合三元考核主体,给出进行德育实践的总评成绩;最后,在现有高教评价体系即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维基础上加大对教学特别是课程思政成绩所占的比重,使教师的职称晋升、年终考评以及绩效奖励等方面予以充分地体现,树立就业指导课程思政育人典型人物和典型课程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其常态化大幕已经拉开,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深入理解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内涵、积极探索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策略,是顺应课程思政发展趋势的一个突破口和载体。但是,在课程思政过程中也应避免过度思政,任课教师切勿每节课都要搞思政元素融入,而是在适合有机联系、需要视角提升情况下,用教师自己的语言把德育素养相关的就业创业思想和故事讲出来,就业指导课程思政课堂才有温度,才能实现润物无声,达到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