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传媒类专业人才融合模式探讨

2021-11-23李德

就业与保障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人才融合

文/李德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传媒类行业的组织形式和运营状态发生了质的转变,相关行业从业者的工作模式和人才专业技能需求也随之改变。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在对传媒类专业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人才融合模式来对传媒类教学体系做深化改革,并在多方推动下培养综合素养较高的全能型人才。

一、研究传媒类专业人才融合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质的飞跃,传统的传媒行业的运营理念已经不能够充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的传媒类专业也要根据时代变化作出相应转变。由于当前信息传播的成本在大幅度降低,现在的数字压缩技术让当前的网络传输系统具备了超强的加载能力,而媒体多功能一体化的过程被称为媒介融合。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社会对于未来传媒业的人才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不仅需要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熟练应用数字压缩技术等现代化知识,所以对加强高校传媒类专业人才融合模式的探究和改革迫在眉睫。

在我国,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是多数学生在走上社会开始工作之前的最后一个必经阶段,所以高校在教育领域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社会责任,也能够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层面上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人才培养模式要朝着融合化态势发展,高校的教学形态也要进行相应有效的改革,才能够充分贴合时代发展需求,与人才融合模式理念接轨,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人才融合培养模式改革方向

作为高等院校,在培养传媒类专业的学生时,要紧抓社会动向,科学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融合发展理念,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2]。

首先,人才融合模式的发展需要与传媒类专业的现代化办学理念相适应,必须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同时,由于传媒类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因为其专业内容更加偏向于实践,所以人才融合模式的发展也要尊重专业特性,培养出具有竞争实力和全能型发展的专业人才。

其次,人才融合模式的改革方向要与社会需求接轨,高校要能够根据传媒类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来有效整合当前行业人才的专业化需求方向 ,明确对接的方向性,确保专业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其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是具有创新价值的。当前教学环节中,部分传统的传媒教学理念在当前时代能够发挥的价值有限,教师要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取舍,并加以融入新的教学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传媒行业的发展。

最后,学生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以及性格特点,这就意味着学生群体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也代表着统一的教学手段和固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充分贴合每位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且传媒类专业的学生群体性格特征更加多样化,思考方式虽然不死板,但也各不相同。所以人才融合模式在未来的改革方向中要注重遵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规律,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方向,并将学生的爱好与专业加以融合,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方针和战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才融合模式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3,4],在模式的构建中需要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稳步推进,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短期行为。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传媒类专业作为应用类学科,教师要根据专业的定位、建设目标以及传媒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来有重点的设计教学方案,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明确行业人才标准和高校人才融合模式培养目标,加强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全方位深化人才融合模式的运用。

第二,作为传媒类专业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不能只局限在专业课程上,新媒体内容的涵盖范围极大,这就需要学生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必须要对课外知识有足够的了解。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起自主学习的平台,在常规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全面的帮助提升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并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确保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第三,学校在针对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需要与个性化教育相融合。传媒类专业看似是一个单独的专业类别,但是其内部有着较为细致的划分,例如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新闻学、广告学等诸多专业方向。其中近年来热门的网络与新媒体和数字出版专业,就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整个新闻传播行业以及整个社会起到重大推动力的新专业,能够充分适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需求。基于此,教师要根据具体学科的专业定位来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来实现专业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完美融合,在新传媒发展体系的框架下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培养复合型、全能型人才。

三、具体应用模式研究

(一)改革专业设置

在人才融合培养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各大高校需要设立一个贴合传媒行业人才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并将培养目标深入贯彻到传媒类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5]。作为专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加强对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并在实践教学的应用中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传媒类专业其实可以细化为多种不同发展方向,例如新闻学的学生在未来可以从事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行业,也可以从事新媒体行业的编辑、记者等工作,广告学的学生在未来可以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市场调查与信息咨询公司入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专业工作的需要,不断地改革专业内容的设置,如新媒体编辑需要熟练使用各种专业设备和网络软件,记者需要掌握新闻稿的写作技巧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规划,确保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前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需要。

(二)创新课程建设

传媒类专业是一个大的专业体系总称,其课程设置与其他专业来讲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高校在规划该专业的课程建设时,可以让学生将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作为了解专业和学习基础知识的时期,先不进行专业细分。在经过一个季度的学习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来最终确定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再进行专业细分。确定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之后,学校方面还需要考虑到学生调换专业的可能性,通过预设各种培养方案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除此之外,确认专业方向不意味着放弃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因为各个细分专业之间都具有相同点,所以在课程的建设上要全力整合教学资源,确保学生实现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向发展。

(三)加大传媒类专业教育资金投入

当前部分高校的教育资金有限,分拨到传媒类专业的资金投入已经很难满足当前专业建设的需要。人才融合模式的培养需要硬件设施支持,所以高校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拓宽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例如通过与相关传媒类公司合作,开展人才输送活动等,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去公司进行学习来减轻学校的实践教学成本压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企业也提高了人才储备实力,并为其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可以说是实现了双赢发展。再如,高校可以自行制作节目或者接受各种节目的外包业务,在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的同时,得到更多的教育资金支持,确保人才融合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建设

要想在专业内部全面落实人才融合培养模式,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实施关键。在传媒类专业这类应用类学科中,高校要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确保教师专业技能过关,又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能力,也能够在开展实践教学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因此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去广播电台、影视传媒公司、地方电视台等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只有深入到工作一线中去,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媒体行业的变化以及人才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紧抓教学重点,培养出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专业化人才。

四、结语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众多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传媒类行业首当其冲。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也在无形中影响着高校传媒类专业的发展。专业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社会输送有价值的人才,所以学校的教学形态要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发生转变。高校通过人才融合培养模式的运用,在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学理念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学习便利,以此来多方位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并为其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人才融合
人才云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如何打造工程咨询业需要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