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阳之“变奏”:中国传统武术的技、理思辨

2021-11-22李恩熙

武术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拳种中国武术学说

李恩熙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是古人长期搏打厮杀的经验总结,是随着古人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古老学科。而武术中的理论是在中国古代文化、谋略、辩证法等的相互促进下,通过长期的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武术理论体系。古往今来,尽管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武学,但是,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传播受阻,多处于失传的边缘,唯有中国武术至今仍大放异彩,这不仅是因为武术产生于古人的生产实践,或是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还因为其完整的理论体系,一直在漫长的实践中起着重大作用,并且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也证明了其自身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因此,中国武术之所以在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洗刷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主要原因就是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中国文化、哲学等的相互促进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中国古典哲学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等。[1]其中,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认识世界物质的根本性学说,是中国古代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一方面,阴阳学说是中国武术理论的辩证基础,如攻守、进退、动静、疾徐等都是武术辩证的基础,是武术实战的基本;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武术运动的对立统一特征,也使得阴阳学说得以进一步发展。其理论指导于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共同巩固着中国武术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地位。

1 阴阳概念的派生

“阴”“阳”二字最早出现于公元前八世纪初。古籍《周语》一书中有: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函丞,于是有地震”的记载,[2]那时的“阴”“阳”常被人们用来诠释某种特定的自然现象。东汉许慎的《说文》中的“阴”“阳”是两个形声字“阴”与“阳”,这两个字的左边偏旁“阝”是两座山的象形,所以,“阴”即“山的北坡”或“水的南岸”,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阳”即“山的南坡”或“水的北岸”,在阳光照耀的地方。[3]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先生曾对《易经》《书经》《诗经》《仪礼》四部书中的“阴阳”二字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典籍中“所谓阴阳者,不过自然界中一种粗浅微末之现象,绝不含何等深邃之意义。”也就是说,“阴与暗、山北山南、河北河南”这些正是“阴阳”二字的原始含义。[4]

春秋时代,阴阳的概念大大地扩展了,在《左传》中“阴阳”引申出了代表自然现象、中医中的冷与暖两种“气”、水与火、血与魄等,并出现了阴阳对立、阴阳转化的哲学概念。到了春秋末期至战国时代,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的哲学家都在谈论阴阳,他们用阴阳来解释天、地和人,并将阴阳上升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基本范畴。道家创始人老子在其《老子·四十二章》中就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阴与阳,阴阳关系最完美的标准就是“和谐”。墨家认为阴阳的运动规律是客观的,“凡回于天地之间,包于四海之内,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不有也。虽至圣不能更也。”[6]儒家荀子认为“列星随旋,日月递昭,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7]综上所述,到战国时代,“阴”“阳”已上升为两个相反相成的基本范畴,如天地、日月、水火、阴阳二气、冷暖、燥湿、动静等。

自然阴阳所派生更多含义的转变始于《易传》对《易经》解释,虽《易经》中并没有阴阳概念,但并不妨碍其蕴含的阴阳思想,关键就在于“- -”和“—”,“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8]由于《易经》中所采用的两个相反的基本符号和被看做生万物的源泉,因此《易传》就用阴阳的概念来解释《易经》,将《易经》改造为一个讲天、地和人的哲学体系,并且除了“阴阳”之外还延伸出一对基本范畴,即“柔”与“刚”。《易传》就通过“阴”“阳”“柔”“刚”及类似的相对的范畴如动静、进退、尊卑、贵贱等来说明天象和人事变化的规律。[3]

综上所述,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认识世界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具有对立统一的内涵,《类经·阴阳类一》中说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但是,阴阳的概念首先必须要对立事物或现象具有相关性和对立双方阴阳属性具有规定性。[9]其中相关性是指阴阳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相互关联的、抽象的属性和概念,而非毫不相干的、随意所指的具体事物;而规定性是指阴阳不仅能概括事物或现象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还代表这两个方面的一定的属性,其所具有的阴阳属性,既不能随意配属也不能随意颠倒。因此,阳代表着向上、阳刚等特征和具有这些特征的事物或征象;阴则代表向下、阴柔等特征和具有这些特征的事物或征象。除此之外,阴阳还具有普遍性与相对性。[9]普遍性是指阴阳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事物,而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现象之中;相对性是指其阴阳是相对于具体事物或现象来说的,其阴阳属性并非是绝对的或者不可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首先阴阳可无限转化,即在一定条件下,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其次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事物或现象的阴阳两方面随着其阴阳的划分又可以再分阴阳。因此,用阴阳学说的概念来分析事物发生发展的变化,对于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广泛的意义。

2 武术技、理中的阴阳

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对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道气学说、五行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国武术理论的三大基本学说。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从而把散在的、零碎的打斗经验,通过分析归纳使其逐步系统化和完整化,成为比较完整的武术体系。其阴阳学说是习武者用来解释宇宙万物之间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思维形式。当阴阳的哲学观应用到武术运动之中后,在武术中就有“攻守”“刚柔”“动静”“虚实”“开合”“进退”“起落”等常用词语,[10]中国武术中的阴阳,既代表了两种对立的物质属性,又表示两种对立和特定的运动趋向状态。中国武术推动了阴阳学说的发展,阴阳学说反过来又缔造了中国武术,并渗透应用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阴阳学说对中国武术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武术技理之“一以贯之”的阴阳

《易传·系辞上》中记载“一阴一阳谓之道”,指出一切事物都包含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和互为存在。[1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11]认为一切事物生长毁灭运动变化的动力,均在于事物内部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运动。首先,阴阳学说的内容包容万象,但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不外乎四种,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此外,由于阴阳所具有的无限可分性,因此将武术技理中的阴阳分为拳种的阴阳、组合动作的阴阳、单个动作的阴阳、劲力的阴阳和形神的阴阳并根据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来分析武术技理中的阴阳。第一,在武术技理中,武术的拳种也存在阴阳不同的倾向性。虽然武术的拳种都有阴阳相济,但有的拳种是以阴为主、阳为辅;有的是以阳为主、阴为辅。譬如南拳、少林拳很多拳种基本上都是以阳为主的阴阳相济的文化结合体,而太极拳是以阴为主的阴阳相济的文化结合体。第二,组合动作上具有阴阳变化性。武术中的组合动作就是将几个连贯的武术动作组合起来。在武术中,动作完成的速度体现了快慢的节奏变化,这种快慢相间的变化也是阴阳在武术中的体现,组合动作的要求是快中有慢,慢中有快,二者是需要相互衬托的,快的动作一般是在慢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慢也无所谓快。第三,每一个动作都具有阴阳属性。譬如《少林棍法阐宗》中说到“出手为阳,收手为阴”;[12]冲拳为阳、抱拳为阴;出拳是阳,收拳是阴等在单个动作上的阴阳。首先,出手与收手二者互为对立并相互依存,无出手也就无收手;其次,出手与收手也是一种阴阳平衡;最后是互为转化,即出手达到极致即要收手。第四,劲力的阴阳变幻性。单个动作中的劲力可分为明劲(阳),暗劲、化劲(阴)。武术拳谚有云: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阳不离阴,阴不离阳; 阴阳相济,方为懂劲”[10]等中国武术在劲力中体现阴阳辨证关系的例证。譬如出拳的一个动作,前面的慢是为了最后发力时的快,发力是阳、发力完的放松是阴。《剑经》中 “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13]也是一种阴阳之调和。第五,形神的阴阳合一。在武术中,动作与意念的结合也是一种阴阳同体。譬如,武术拳谚:“足打七分手打三,胜负全在阴阳间”“手脚齐到方为真”等,又如形意拳其拳理“以形取意,以意象形,形随意转,意至形生。”[10]外形模仿动作的形态(阳),演练时更加注重对各类形态的神的模仿(阴),以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阴阳结合)。[18]这种所体现的“形神统一”是中国武术的艺术智慧之所在,不单只有形或只有意念上对于神态的空想,而是两者融会贯通、巧妙结合,活灵活现的动作形态与神态的高度和谐统一体现于拳法本身,透发出神采之韵。除此之外,阴阳学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也始终贯穿于武术技术的每个层面,并且根据阴阳相互变化的规律一个事物既可为阴也可为阳,在两者的不同关系中不断发生变化。阴阳的灵活性是非常大的,而不是固定的东西,是在行动中、变动中去确定。《天元纪大论》中“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无论生或死、攻或守、刚或柔都不是阴或阳单方面的作用,阴阳两方面是不相离的。

综上,在武术中所要处理的阴阳相济,就是一种阴阳平衡。这些技法内涵正是由一代代武术家们根据自己长期的锻炼实践,把古代的“阴阳辩证思想”同拳术动作的运动规律有机结合并加以解释,并进行不同组合与变化,从而构成了中国武术色彩各异,丰富多样的技击原理与方法特点。[15]阴阳的概念始终贯穿于武术技击每个动作之中,武术也从另一方面论证阴阳的哲学理论,阴阳互为对立、交融、联系、转化,阴阳的哲学理论不仅大大提高了武术理论的深度和纵度,还进一步丰富了武术拳种、流派的发展与繁荣。

2.2 武术格理之“由道入术”的阴阳

武术之格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我国古往今来的进步过程,是从蛮荒走向文明的里程碑,阐释了中国武术丰富的攻守取胜内涵,是武术技术不断升华的结果。早期的武术理论形成于夏、商时代,根植于长期的战斗经验及古代辩证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武术三部经典,即《易经》《黄帝内经》与《六韬》。在周朝时期,武术理论出现第一次大飞跃,出现了许多武术的理论经典,如《左传》《孙子兵法》《国语》等。到了秦汉中华一统时期,强大的武力给秦汉王朝带来了繁荣和长治久安,国家的富强使得武术理论也逐渐得到补充和完善。至隋唐时期的科考与武举制,也给武术中的比赛、教学、训练等进行了补充。宋朝时期,国家对礼的观念的扭曲,使得武术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不被重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武术逐渐重新登上舞台,毛泽东明确指出“枪杆里出政权”,并且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的方式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后,开始系统挖掘和整理武术,使得武术理论逐渐完善和系统。

中国武术的格理具有丰富的古代哲学观点,中国古代哲学对武术格理的指导,正是中国武术具有无穷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武术的理论主要是记述了武术人如何对敌的方法,其中阴阳变化是武术攻防转换的理论基础。“出手为阳,收手为阴”“攻为阳,收为阴”“阴来阳破,阳来阴破”等攻防技法,在武术战术战略和技击原理上无不体现着阴阳矛盾运动。由阴阳衍化出来的技击原则如“先发制人”“避实击虚”“以快制慢”“以柔克刚”等在武术技击中随处可见。[14]譬如,“避实击虚”“因敌制胜”是讲根据敌情的变化随时调整战略部署,做到灵活机动,敏捷地躲过对方强劲锋芒之势,扑捉战机,抓到对方薄弱环节,造就优势。[15]这种也是阴阳的调节变换,“避实击虚”也就是“四两拨千斤”之意,即根据对手的阴阳,帮助自我进行阴阳的转换,运用阴阳学说中阴阳转换的原则达到制胜的效果。《素问·六徽旨大论》中“夫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不生不化静之期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也认为万物从生到极的发展,就是变和化的过程,而在变化过程中的斗争,则是导致事物成功或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敌制胜”则根据对手的阴与阳调整自我的阳与阴,如少林拳谚讲:“手似流星眼似电,身似游龙腿似箭”;形意拳讲究“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又或南拳、八极等在技击上都讲究快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其不意,以快制胜;[15]而有的拳种则通过“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后发制人”的手段,以静制动,寻求有力进攻时机,克敌制胜,运用阴阳对立制约的原则达到制胜的效果。在武术中每个拳种都是阴阳相结合的本体和阴阳结合的对敌之术,而秉持着想彻底战胜对手,就要在动静中把握,阴阳中摸索,刚柔中取得的阴阳哲学观。

2.3 武术技、理阴阳之“变奏”

武术的技理注重功夫、技艺、招法的表现,是功夫、技艺、招法的传承;武术的格理注重功夫、技艺、招法的科学研究,是功夫、技艺、招法的科学总结和探讨。[9]理论为运动服务,运动反作用于理论,二者是阴阳辩证的关系。古代武术家将武术运动的基础归纳为两根,即阳性的人根和阴性的笔根。人根即人是武术运动的主宰,包括内练的一口气和外练的筋骨皮以及合理的运动修炼、搏打厮杀、攻守;笔根即笔是武术运动的延续,包括功夫、技艺、招法等的记叙分析和研究探讨以及整理撰写。因此,作为武术人不仅要言传身教,还要对技法的心得进行记录,只有两根深厚,中国武术才能内容丰富、源远流长。[9]武术的技理与格理都是中国武术活的灵魂,都是武术人毕生追求和研究的阴阳两个方面。在武术中,有了技术才有理论,有了技术与理论才是名副其实的武术人。

3 结论

阴阳学说的古典哲学观始终贯穿于中国武术,从技术层面来说,体现在拳种、动作、劲力等方面;从武术理论方面来说,阴阳是其最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并且武术的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也互为阴阳,它们相互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互为转化并且达到一种阴阳平衡从而推动与维持着武术的发展与顽强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拳种中国武术学说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
论武术拳种的文化特征及其生存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