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大柴旦镇长征沟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1-11-21鲍文广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5期
关键词:闪长岩磁铁矿矽卡岩

杨 成,鲍文广,郝 程

(青海煤炭地质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00)

1 区域和矿区地质

矿区处于祁连地块与柴达木地块拼接部位的柴北缘早古生代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带西段。区内出露主要地层有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Pt1J)、寒武系-奥陶系滩间山群(∈-OT)、泥盆系牦牛山组(D3m)、石炭系城墙沟组(C1cq)、怀头他拉组(C1h)、侏罗系大煤沟组(J1-2dm)、红水沟组(J3h)及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等,不同地层单元之间多呈断层接触关系。

1.1 地层

矿区内仅发育寒武系-奥陶系滩间山群玄武质火山岩段(∈-OTb-3),该套玄武岩岩性总体为灰黑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的玄武岩,在构造带玄武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带附近发育少量辉石斑晶,斑晶含量5%~10%,由南向北玄武岩逐渐由斑状结构过渡为隐晶质结构。玄武岩岩性总体变化小,矿化蚀变不发育。矿区中部藏羊沟中段构造带上及黑山泉北侧共发育两处大理岩,其多呈透镜状沿断层构造带断续分布,宽度0.5m~2.0m,长度一般小于50m,最长145m。

1.2 构造

矿区断裂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伸展构造与挤压构造交替出现,形成多期构造旋回,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及燕山期等构造旋回均在赛什腾山一带留下了构造形迹,伸展构造形成陆内地堑式裂谷、山间断陷盆地;挤压作用形成韧性剪切带及压扭性逆断层。

伸展构造受后期挤压构造的叠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变质,最终表现为北西向构造破碎蚀变带。断层构造对区内中酸性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矿化蚀变带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1.3 矿区高磁异常特征

根据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磁性异常分布特征与地质背景空间叠加分析,矿区磁异常分为4个磁异常分区,自西南往东北依次划分为I区、II区、III区和IV区(图1)。

图1 磁异常特征分区示意图

I号磁异常分区磁场总体较平稳,以负异常为主,异常数目少,强度小,结合地质资料及野外地质调查判断该区低缓负异常主要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等中性-酸性侵入岩引起,局部微弱的北西向磁异常主要由岩性(相)和构造带引起。II号磁异常分区磁场较平稳,以正异常为主,磁异常强度较I号磁异常分区明显增强,异常强度增大,异常数目增多,异常极大值5839.86nT。III号磁异常分区磁场变化较大,梯度分带明显,磁异常强度大,磁异常数目增多,该分区岩性主要为玄武岩,沿北西向构造带断续发育透镜状辉长岩,闪长岩等。强磁异常分布地段岩性主要为偏基性的闪长岩,暗色矿物含量高,近地表沿节理裂隙形成皮壳磁性特征明显。从地质成矿条件分析,磁异常多为偏基性闪长岩、辉长岩脉引起的。IV号磁异常分区北部为戈壁滩,南部为基岩山区,基岩岩性主要为玄武岩、辉长岩脉。磁场较为多变,磁异常零乱,负异常分布广。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特征

矿体主要分布在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圈定的C11--1、C11--6及C11--12三个磁异常区,依次编号为Ⅰ、Ⅱ及Ⅲ号矿点。三个矿点共圈定矿体11条,矿体特征分述如下:

Ⅲ-1矿体长约200m,宽8.3m,品位TFe37.08%,矿体产状23°∠81°,矿体呈透镜状沿断裂构造走向尖灭。Ⅲ-3矿体呈致密块状,沿构造带北西西向透镜状断续延伸长约200m,厚度4.30m~7.02m,平均厚度5.66m,品位35.06%~58.06%,矿体品位43.80%。矿体围岩主要为玄武岩、矽卡岩、闪长岩类及花岗岩类脉体。Ⅲ-4矿体沿断裂构造走向透镜状断续延伸长约200m,围岩主要为玄武岩、矽卡岩、闪长岩类及花岗岩等。矿体呈致密块状产出,厚度2.30m~5.47m,平均厚度3.88m,品位36.63%~63.15%,矿体品位44.47%。Ⅲ-5矿体沿断裂构造延伸长390m,围岩主要为玄武岩、矽卡岩、闪长岩及花岗岩(脉)。矿体呈致密块状产出,厚度2.35m~5.54m,平均厚度3.95m,单工程品位49.05%~61.91%,矿体品位58.08%。Ⅲ-6矿体沿构造呈透镜状断续延伸约400m,围岩主要为玄武岩、矽卡岩、大理岩及中酸性侵入脉体,矿产于矽卡岩中,呈致密块状,厚度2.19m~6.97m,平均厚度4.58m,单工程品位49.33%~57.04%,矿体品位51.17%。Ⅲ-7号矿体沿片理构造走向透镜状延伸长约200m,围岩主要为玄武岩、矽卡岩、大理岩及中酸性侵入脉体,矿产于矽卡岩中。品位21.25%,厚度2.83m,矿体产状195°∠70°。

2.2 矿石质量

矿石物质成分。

金属矿物:①磁铁矿:磁铁矿含量一般位于60%~80%之间,最高可达95%。多呈黑色致密块状,具强磁性。②黄铜矿:仅在个别矿体中发育,黄铜矿多呈不规则它形星散浸染状分布于磁铁矿矿物颗粒间,少数发育于磁铁矿化体围岩中浸染状黄铁矿边缘,呈不规则它形。③孔雀石:孔雀石沿地表岩石裂隙面呈粉末状、皮壳状分布,仅在个别矿体露头发育强烈,其余地段孔雀石化不发育。④黄铁矿:主要分布于FeⅢ矿点西侧探槽工程中,其余工程中发育程度较低,黄铁矿含量约1%~8%±,呈立方体结构,星点状、浸染状、星散-细脉浸染状分布于次变的玄武岩或斜长花岗岩中。

脉石矿物:①绿帘石:在圈定的各矿体中普遍发育,多为微粒状、等轴粒状,少数为柱粒状,一般粒径0.1mm~0.25mm,个别粒径1mm;大部分分布于阳起石颗粒间;绿帘石条带中粒径较粗,一般在0.1-0.18×0.32mm,其他条带中一般较细,粒径多在0.06mm以下。②绿泥石:为鳞片状、片状,片径一般在0.07×0.27mm以下,揉皱定向分布,构成片理,沿片理方向局部呈条纹状或条带状聚集。

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主要呈它形-半自形晶粒结构块状构造,一般粒径0.1mm~0.5mm,少数粒径接近1mm。向西在0-7线上主要为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其次为它形粒状-栉状结构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磁铁矿大部分为不规则他形粒状,镶嵌分布,少部分略显半自形粒状特征,一般粒径0.05mm~0.2mm。方解石、石英等脉石矿物均为不规则他形粒状,沿矿石裂隙呈细脉状分布,部分尚沿脉壁垂直分布形成栉状特征,一般粒径0.001mm~0.5mm,部分栉状生长者可达0.2×0.8mm。

3 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

3.1 矿床类型

①矿(化)体总体位于玄武岩区北西向小型脆性断裂构造带上,沿构造带岩石破碎,中酸性侵入岩沿构造带侵入,磁铁矿局部表现为沿裂隙、片理直接贯入,矿体与围岩呈突变关系。②从围岩蚀变发育规律来看,矿体围岩蚀变主要为绿帘石化、透辉石化、矽卡岩化等,矿化主要为磁铁矿化,局部发育微弱浸染状黄铁矿化,与矿体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是透辉石化、矽卡岩化,远离矿体蚀变作用主要表现为绿帘石化。③矿体多位于构造带上细粒中酸性岩脉与围岩的侵入接触带上,侵入岩与围岩多表现为渐变过渡,侵入接触带附近蚀变作用强烈,发育浸染状磁铁矿化、矽卡岩化等,岩浆活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热源和矿源。

3.2 找矿标志

①岩性标志:中酸性-酸性侵入岩的不同岩相分带,特别是蚀变花岗岩与大理岩侵入接触带是找矿直接目的地,中酸性小规模侵入岩与富钙火山岩侵入接触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若中酸性岩脉与大理岩同时出现是找矿重点地段。②构造标志:在中酸性侵入岩与富钙变火山岩、大理岩接触带,叠加脆性次级构造,岩石发生碎裂岩化等地段是找矿的有利构造部位。③矿化蚀变标志:在接触带附近侵入岩与围岩发生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透辉石化、石榴子石矽卡岩化、磁铁矿化等作为矿化蚀变集中发育地段,是找矿的矿化蚀变标志。④物探标志:地面高精度磁测圈定的正负异常相伴的椭圆形磁异常是寻找铁多金属矿有利物探标志。

猜你喜欢

闪长岩磁铁矿矽卡岩
北山洋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构造演化:内蒙古白云山蛇绿混杂岩带南部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的制约
磁铁矿对废水中U(Ⅵ)的固定途径与机理
新疆某超贫钒钛磁铁矿工业指标探讨
预先抛废技术在低品位磁铁矿中的工业应用
山东德州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方法研究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广西博白县三叉冲矽卡岩型钨钼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预测
关于RCA改性剂在闪长岩上面层的应用研究
甘肃大水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研究
金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