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游戏中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2021-11-21朱玉无锡市新洲小学

灌篮 2021年15期
关键词:体育小学生游戏

朱玉 无锡市新洲小学

在世界卫生组织中明确提出:“衡量健康的标准不仅仅只是没有身体疾病,同时还要将心理健康这一因素充分考虑到其中,只有身体和心理健康,才属于真正的健康。”经大量实践证明发现,体育游戏的开展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

一、关于体育游戏的概述分析

(一)分析含义

针对于体育游戏,可以说是游戏中的一种,主要是借助一些游戏活动的开展来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这一目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具有规则性和目的性的体育活动,同时还有着一定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娱乐性。通常情况下,体育游戏往往都是应用在体育教学和训练当中,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是促进学生体力、智力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并且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分析特点

1.具有一定知识性特点

针对于体育游戏的开展,不仅需要体力支持,同时还要具备良好心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比赛胜利。从本质这一角度来看,知识可以说是体育游戏本质的体现,同时也是体育游戏开展的一项重要支持。体育游戏的形成,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通过对当前运动性游戏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都是来源于人类的谋生活动,而这也就决定了游戏具有一定的知识性特点,透过游戏可以反映出人类文明。

2.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特点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对游戏最感兴趣。从体育游戏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状态,可以更好地吸引参与者,既能够让参与者感受到轻松自由,同时还可以带来更多乐趣。

3.具有一定的健身性特点

体育游戏的开展,主要是围绕着学生身体展开练习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健身性特点。另外,体育游戏活动内容都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所以更能够调动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在体育游戏的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1]。

4.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特点

体育游戏的开展,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比赛形式进行的。众所周知,只要有比赛就有竞争,所以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特点,通过相互竞争获得胜负,对于胜利者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对于失败者可以起到很好的鞭策作用,这种竞争性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符合,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游戏。

5.具有一定的集体性特点

体育游戏开展需要所有学生的共同参与,在游戏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有些体育游戏需要学生之间合作来完成,例如:“拔河”这一体育游戏的开展,需要小组学生共同使劲。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游戏可以说是一项集体性活动。

6.具有一定的教育性特点

体育游戏包含了很多优良品质在里面。例如:接力比赛游戏的开展,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多么大的荣耀,而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坚持不懈的精神。再例如:通过开展一些竞争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等等,这些都是体育游戏教育性特点的体现。

二、关于体育游戏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的分析

(一)开展体育游戏,实现对小学生竞争意识和勇敢意志的培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生之间和班级之间的对抗竞争。就处在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往往都有着较强的好胜心理,而游戏恰好可以满足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游戏开展的这一过程中,通过坚持努力获得胜利,让学生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既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学生责任感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锐意进取的这一良好品质。例如:“抢凳子”这一游戏活动开展就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理想培养目标效果。先准备好几个凳子,然后选出几名学生参加,由教师发出口令,让学生抢坐凳子,没有抢到凳子的学生淘汰。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凳子的数量必须要少于学生人数,通过这一游戏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敏捷性,同时还可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2]另外,在有趣的体育游戏过程中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活泼开朗性格,这些个性品质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再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山羊-分腿跨越”这一部分教学时,对于勇敢完成动作的学生需要给予表扬,并鼓励胆怯的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有关山羊的故事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山羊的那种勇敢、无所畏惧精神,从而突破心理障碍,尝试去完成动作,无论学生动作完成的怎样,教师都需要给予鼓励和赞扬,然后再对学生反复指导练习,最终获得“胜利”。

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游戏的开展不只是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有着勇敢、无所畏惧的良好心理素质,然后在竞争意识的推动下,努力完成获取胜利。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勇敢意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多选择一些具有冒险性和困难性特点的体育游戏。

(二)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实现对学生良好社会意识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在游戏开展中需要一定规则的支撑,而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有规则的,这可以说是体育游戏与社会的共同点,正是因为这一共同点,体育游戏的开展可以实现对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3]。

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可以帮助学生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并意识到规则对自己行为发展的重要性,在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要做好自我控制。但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游戏的这一过程中很容易放飞自我,无法实现自我控制。例如:如果在平时要求学生对一个姿势保持几分钟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情,但如果开展“我是木头人”或“哨兵扮演”这一类游戏,学生就会很轻松的做到,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时,必须要制定好相应规则和要求,让学生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社会意识。

对于规则而言,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当中,其最大特点就是对自觉性和自律性要求较高,通过教育和规劝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目的。作为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的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不按规则进行游戏,这时则需要给予及时制止并进行有效指导,以帮助学生及时改正。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接力游戏”这一活动时,后面学生还没有拿到接力棒就提前跑,以至于与返回的同学出现了碰撞,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停下活动,并问学生:“为什么会发生碰撞呢?”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因为跑的速度太快”;有的学生会说:“因为后面同学抢跑了,这样在相遇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碰撞”……然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最后告诉学生是因为后面学生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才会发生碰撞的,让学生知道遵守游戏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进一步强化教育效果,还可以用学生过马路这一生活日常举例,如果乱闯红绿灯、不走斑马线,很有可能会发生危险,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学生规则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培养。

(三)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实现对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其中明确强调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围绕着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来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就体育这门学科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所以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采用游戏方式可以更好的调动起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耐久跑”训练时,这一运动可以说非常的枯燥乏味,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进行跑步训练,这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训练效果的提高。而如果能够将训练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己设计跑步路线,最后将每个小组设计的跑步路线综合到一起选出学生都比较喜欢的路线方案,这样既体现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可以让学生更愿意训练,将“耐久跑”这一运动变得有趣味性[4]。

再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柔韧性教学时,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的柔韧性,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游戏:“两个学生并排站到一起,然后石头剪刀,获胜的同学向旁边移一步,输的学生向赢的学生跨一步,最后坚持不住的学生输掉比赛。”通过这样的一种小游戏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游戏过程中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体育游戏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就体育这门学科来说,与美术、音乐等艺术类学科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将音乐融入一些体育游戏当中,则赋予体育游戏较强的表演性,通过“表演”,将学生内心思想和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校园体操教学时,随着音乐伴奏做出一些外形动作,这样既陶冶了学生情操,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展示出体操的动作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很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发挥着不可代替作用。这一点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然后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将体育游戏活动灵活融入教学当中,以实现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小学生游戏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我是小学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非常小学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