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互构论视野下全民健身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启迪与形塑

2021-11-21齐欣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3期
关键词:全民体育课运动

齐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 陕西西安 710126)

“全民健身”自建国初提出,其发展由最初对青少年给予健身指导演变为对体育健康教育提出要求。高校体育从在政府指导下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政策与标准,发展到逐渐显现体育育人功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其势态也愈发影响着全民健身的开展。

1 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互构的应然性

社会互构论的形成源于对“个人与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这一现代性过程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具体指社会行动主体间多元互构、并立共变关系的理论系统”[1]。高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但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并非简单的从属关系。著名社会学者郑杭生认为,互构就是对参与主体相互建塑与型构,“互构共变”使参与主体形成相应的、协同的、共时的演变[2]。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可视作社会互构论的2个侧面,从二者的发展流变可知,二者互为影响因素,彼此耦合、互相形塑、协同共生、互构共变。

1.1 “全民健身”指引“高校体育”的改革方向

“全民健身”指引“高校体育”的改革方向,这是二者互构的逻辑起点。全民健身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提高健康水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高校体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正确健身观念、健身技能的全民健身组织者和参与者[4]。既然全民健身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那么全民健身背景下的高校改革就是必然的发展流向,这种发展流向也必然为高校体育的改革提供正确方向和良好氛围——将传统认为的体育课是为了“修满学分”“达标”的思想,转变为体育课是切实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也就是说,全民健身对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提出要求。

1.2 “高校体育”助推“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

“高校体育”助推“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这是二者互构的内在动因。高校体育不仅负有“教育”之责,还对全民健身目标的实施及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外,全民健身需要专门的体育人才和运动指导,高校体育的运动体系较大众更为系统、成熟[5],可为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科学指导、场地共享等服务。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加强深度融合,能为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2 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互构实然状态的案例分析

为直接获得现行大学体育公共教学带给学生的感受,该研究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为对象展开抽样调研。随机挑选了全校共1229 名本科生匿名参与,其中大一、大二学生716 人。问卷涉及学校的运动设施、满意度、运动参与与意识等方面。

2.1 学生对大学体育满意度调查

调研发现,目前学生对体育课、学校体育设施、户外器材分布等满意程度较高,但对学校体育竞赛的关注程度不高。由于目前学校仅向大一、大二开设体育课,其满意度为92.32%,此值高于全体学生对学校体育竞赛的整体满意度(76.4%),且“不了解”的学生较多,可见学生对学校体育课以外活动的满意度和关注度不高。尤其是大三、大四学生离开体育课考核“约束”后对体育的接触和关注度降低。

2.2 运动参与情况调查

调研中,表示对体育运动“喜欢”的学生占29.6%,“较喜欢”的占31%,“一般”的占32.8%;选择“每周4~7次,30min/次以上”的学生占17%,“每周1~3 次,30min/次以上”的占51.1%,“很偶尔,一学期1~5 次”的占28.4%,表示“没有体育运动”的占3.4%。可见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兴趣和主动意识不强。

调研可知,随着国家对学校体育经费投入的加大,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场地资源缺乏等问题已逐年改善,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对显性因素的提升相对容易且效果明显,而如教学理念、学科地位等隐性因素,改善并非易事且需持续推进。

3 “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的良性互构策略

3.1 高校体育在顶层设计上理应树立“全民健身”战略的价值导向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明确提出,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要将培养青少年体育素养及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6]。这充分赋予了学校体育教育在实施全民健身战略中的重要使命。高校体育的发展影响着国家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整体实施,更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基石。因此,高校体育的价值取向要定位于服务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

3.2 融合全民健身特征,注重体育文化影响力

全民健身有自主性和广泛性特征可为高校体育吸收借鉴。目前,我国学校体育还普遍存在仅重视课堂教学的思想局限,较忽视“大体育”视野下的间接环境影响[7],因此可利用环境特点,注重在运动项目选择、教学方法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升体育文化影响力。

3.3 全力释放体育教育功能

体育教育的功能一般可理解为体育教育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功效[8]。在实际教学中看,学生在竞赛和运动中得到的体验无可替代,不仅影响他们对待体育的态度,还会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态度,这种影响是终身的[9]。回归体育教育功能本质既能帮人们清晰认识到高校体育“能干什么”[10],也能把握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的影响因素,解读高校体育“可以为全民健身做什么”。

4 全民健身时代下高校体育改革推进策略

4.1 教育理念从“育体”转为“育人”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已成为国家指导学校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重要指南,各大学也将学生体测合格率作为衡量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实际的教学目标中,学生体测达标与否几乎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唯一关注点,如何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成了摆在他们眼前的“主要问题”,而忘记了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具备科学的运动意识、自主的运动习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锻炼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忘记了体育教育除了育体以外还能达到保持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目的。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找到清晰定位,使教学模式推陈出新,现有的体育课不仅不能给其他专业课“让位”,还要尝试将目前多数高校运行的两年制体育必修课扩展至四年,贯穿整个大学时期,同时多组织体育竞赛和活动,增开有关运动与健康、体育素养、体育美学等理论课程,多角度抚慰学生的心灵情感,浸润他们的价值认同,而不仅是身体素质“达标”。

4.2 增加课外运动参与,打造“全员参赛”

为打破体育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上好体育课之余,教育工作者还应将目光投向“日常锻炼”与“体育竞赛”,尤其可实施尚未受到重视的“全员参赛”。在体育课中学习到的运动技能需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规则、制度、技巧的掌握及理解,同时体育竞赛可谓社会价值趋向的缩影,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力、综合素质的绝佳方式之一,因此完全可通过“鼓励与强制”相结合的手段使每一位在校生参加至少1~2 次体育竞赛,形成“全员参赛”机制。如设置班级赛、专项赛、学院赛、社团赛、校级赛等,大量增加比赛数量、调动起组织管理的师生、协调好运动场馆等,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参赛机会,将参与情况纳入考核比例。

4.3 推进体育信息化,注重“过程性”评价

评价本身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手段。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强调了“评价”的地位,即“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对体育评价提出要“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11],该方案指明了今后高校体育评价改革的方向。

一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指标的激励作用和指导作用,加大对运动参与、素质教育的评价比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学生的体育在其生活中的渗入,通过大数据分析,制定一系列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不单纯通过“期末考试”这唯一途径。对大学生运动能力素养全维度评价,助力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评价导向的转变还应包括对学校体育政绩的评判、监测、反馈等,评判学校体育的工作业绩不仅要关注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运动队获奖等,更需注重体育育人成效,注意考核的多重维度和导向作用。

更重要的是,要改进体育教师评价制度、人事晋升制度,在教师竞赛、荣誉评比等方面有意关注体育教师,完善奖励、激励政策,注重对体育教师进行先进教学理念的培养,充分调动体育工作者的主动性,打造积极向上、业务精良、肯挑重担的教师队伍。

5 结语

在推动全民健身发展时代下,高校体育改革应坚持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在与全民健身的逻辑互构中找到发展思路和机遇,是自身发展路径与时代相适应的彰显。充分挖掘高校体育在时代中的优势,才能使高校体育保持良性状态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作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全民体育课运动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全民·爱·阅读
体育课上的“意外”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不正经运动范
讨厌的理由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