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百年发展历程看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下)

2021-11-21文=胡

现代国企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改革

文=胡 迟

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看国有企业的百年发展历程。我国的国有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功不可没,充分履行了国有企业的责任与使命担当。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四个阶段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新时期的改革开放。1978年,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份额在90%以上,在当时国有企业作为单一企业主体的背景下,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于国有企业改革。四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改革发展并举,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其它领域改革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与引领作用。

从1978年至今。在整个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中,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的放权让利改革时期。

1978-1983年的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上打开一个缺口。扩大企业自主权调整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但不改变国营企业性质。企业完成国家考核指标就能按核定和规定留成比例提取全部留成资金;在定员定额前提下,企业有权决定自己的机构设置,有权任免中下层干部;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可实行计分计奖、计件工资、超产奖等形式,调动员工积极性,打破大锅饭。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企业要成为相对独立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义务法人。从此,我国企业改革发展开始探索所有权经营权相互分离,先后推行租赁制、资产经营承包经营、股份制试点等多种经济责任制。

1992年7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明确企业拥有14项经营自主权和自负盈亏责任,同时明确政府应承担职责。

第二阶段:1992年—2002年的产权改革时期。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从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转变为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面向市场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个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从微观层面看,是推进股份制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宏观层面看,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与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该《决定》强调产权问题,认为产权是所有制核心和主要内容,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对经济体制改革与国有经济改革实践认识重要理论升华。

第三阶段:2003年—2012年的国资监管改革时期。

这个时期之所以与其它时期向区分,被称为国资监管改革时期,一是因为国资委的成立;二是因为《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颁布实施。

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集合原中央企业工委、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等部委对国企管理职能。国资委的成立解决了出资人缺位问题,改变九龙治水局面,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入出资人机构主导阶段。国资委作为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要求,既不同于对全社会各类企业进行公共管理的政府行政机构,也不同于一般企事业单位。根据授权,国资委代表国务院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专司国有资产监管,不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不干预企业依法行使自主经营权。

2008年10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实践证明,《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公布施行,对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国有经济的不断壮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阶段:2013年以后的全面深化改革时期。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第四个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在这个攻坚克难的新阶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企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国企党建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国资国企改革举旗定向,多次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以及其他专业性会议,亲自审定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形成国企改革顶层设计。

从党的十八大之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与实际走势看,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发布,《指导意见》集以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经验之大成,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成为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整体上搞好国有企业的系统设计方案。这之后又陆续出台了30多个个配套文件,形成了“1+N”政策体系。这些文件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对于推动基层的改革实践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促进和指导作用。

国资委分别于2014年7月、2016年1月在中央企业启动了“四项改革试点”和“十项改革试点”。2018年8月,国资委实施“双百行动”,选取百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家地方国有骨干企业,在2018-2020年期间实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共计404家,包括224家中央企业及其子公司以及180家地方国资企业进入“双百行动”。

2019年1月,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有关事项的通知》,选定航天科技、中石油、国家电网、三峡、国家能源集团、中移动、中航、中国建筑、中车、中广核10家单位(后来又增加宝武集团,变为11家)作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力争建设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的世界一流企业在3年左右取得显著成效。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该方案是进一步落实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具有可量化和可考核的特点。实施三年行动将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提升国企改革的综合成效。

国有企业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

从法理和世界范围的实践看,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国有企业不仅具有经济(营利)功能,还有公益(社会)功能。因此,国有企业本质上不仅有经济属性,还具有公益属性。国有企业的经济属性体现在,国有企业同样追求利润最大化,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一特性与其他类型企业没有区别,属于企业的普遍性质。国有企业的公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有企业与生俱来的公益性,如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即使在亏损的情况下,也必须保持运营,不能停产或者倒闭。这部分的公益性可以称为基础公益性。另一方面的公益性则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形势,而有不同的内容,这个可称之为可变公益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国有企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组织属性。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进入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在关键领域和难点重点问题上实现了突破。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创新力与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伟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从上述经济、政治、社会三个维度得到反映。

在履行经济责任上,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从财富创造看,数据显示,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2020年底资产总额达到218.3万亿元,2020年的营业收入59.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了3.5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是12.7%、7.4%、10.7%。从中央企业看,一是数量上有显著增长。规模体量上,“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连续突破50万亿、60万亿关口,2020年底达到69.1万亿,接近70万亿,年均增速达到了7.7%。在效益增量上,中央企业的利润总额、净利润年均增速分别达到了8.8%和9.3%。无论规模还是效益,都高于同期宏观经济的增速。二是质量上有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7.8%,营业收入利润率提升1.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降低2.2个百分点。“两升一降”的背后是中央企业运行质量的改善、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三是发挥作用的效果更加凸显。“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发挥了引领作用。除了有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从2015年的2.16%提升到2020年的2.55%。“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的研发经费达到3.4万亿元,承担的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都取得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从企业实力看,2020我国大陆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达到124户,首次超过美国,其中国有企业92户,国资系统监管企业有80家,这些大企业大集团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

在履行政治责任上,国有企业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发挥了表率作用,是责任落实国家战略的主力军。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维护我国国防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等方面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在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配合地方党委政府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累计在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上完成投资17.9万亿元,比“十二五”增长36.4%。二是在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方面,十八大之后的8年多来,国资央企定点帮扶的24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承担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党委政府安排的1.2万个各类扶贫点任务全部完成,累计在贫困地区直接投入和引进各类资金超过千亿元,其中无偿帮扶资金超过540亿元,圆满完成各项扶贫任务,帮助贫困地区广大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突出贡献。三是在共建“一带一路”上发挥了带动作用。中央企业“十三五”期间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超过3400个,实施了一批民生项目,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工程,有力带动了我国装备、服务、技术标准“走出去”。

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国有企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发挥了骨干作用,是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排头兵。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抗击救援方面,国有企业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全力投入国家救援和应急行动,在抗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骨干作用。以2020年以来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有企业勇挑重担,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央企积极承担超过200座专门医院、方舱医院的建设改造任务,建筑、电力、通信等多家央企通力合作快速建成交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均不生产医疗物资的情况下,央企从零起步、用战时方式强力推进转产扩产,有效缓解医疗物资保供压力。央企所属医院约600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湖北,在鄂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和疑似病例收治医院,为抗疫一线提供有力支撑。 一批央企承诺疫情期间价格不涨、质量不降、供应不断,成为稳供应、稳市价、稳人心的中流砥柱。国有医药企业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大力推进新冠疫苗研发,国药集团研发的新冠疫苗上个月已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为全球抗疫作出了中药贡献。二是努力降低全社会运行成本。央企在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坚决执行国家降电价、降气价、降路费、降房租、降资费等有关政策,降低社会用户各类成本超过450亿元。电网企业落实降低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企业电价政策,每度电减3.3分钱,向超过5000万企业用户降费约200亿元;石化企业下调非居民用气价格,平均降价0.3元/方,让利75亿元;电信企业已累计为约16亿人次提供缓停机服务,为290万医护和防疫工作人员提供免停机服务,并对中小微企业互联网专线、企业宽带在疫情期间执行减免政策,让利150亿元;建筑企业执行高速公路延长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时间、实施农民工返岗包车免费通行等减免政策,让利30亿元;部分央企落实减免租金政策,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超过15亿元。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实现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回望国有企业的百年发展历程,作为大国重器顶梁柱,在党的领导下,国有企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充分履行了使命和担当,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要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坚定扛起新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实现新的更大作为。

一是国有企业要切实担负起做强做优做大的重大责任。这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总目标要求。一方面,要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统一起来。国有企业是独立市场主体,是国有资本的主要运营载体,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对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具有基础性、实质性和决定性的意义。另一方面,要将“做强”“做优”“做大”统一起来,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当前“做强”“做优”更为紧迫,也是进一步“做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必须从整体上来认识把握,从全局上统筹推动。

二是国有企业要切实担负起加快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大任务。这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基础上,五中全会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十四五”期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标志性成果,就是一批世界一流企业的涌现。国有企业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与国家创新体系相衔接,更加突出主业实业和核心竞争力标准。在国有经济布局中,努力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一批“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一批基础保障骨干企业,确保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主责主业突出、功能作用显著、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队。

三是国有企业要切实担负起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重大使命。这是我们党从国有企业在历次应对突发事件、重大危机特别是这次战疫的突出表现中得出的深刻启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赋予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新的光荣使命。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的就是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要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推动国有企业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中取得新成效

我国宪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国有企业来体现的。从建国以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看,概括而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在1978年以前是通过国有经济份额的绝对优势来体现的,而在1978年后主要是通过国有企业在关键行业的支配地位和重要领域的带动作用来体现的。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一如既往地继续发挥在国有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十三五”时期,国企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的决定性成果,为“十四五”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基础。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中坚力量。在新的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南,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加快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紧盯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三个明显成效”的目标,紧盯重点难点问题发力攻坚,确保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决定性成效,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牵引拉动作用。

一是作好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争当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科技攻关重地。中央企业要针对产业薄弱环节,组建创新联合体,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努力打造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大原创技术研发投入,布局一批基础应用技术,突破一批前沿技术,锻造一批长板技术。努力打造成为科技人才高地,培养急需紧缺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坚持特殊人才特殊激励,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特区”。国资监管机构与政府部门在政策支持上坚决做到能给尽给、应给尽给,积极推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经费“包干制”新型管理模式,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二是作好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发挥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牵引作用,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在补链上下更大功夫,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更多“央企解决方案”。在强链上下更大功夫,立足优势领域,练就更多独门绝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更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固链上下更大功夫,构建融合畅通的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推动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协调运转,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

三是作好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主力军。在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上发挥主导作用,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促进国内供给、需求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在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上发挥支撑作用,推进物流枢纽建设,建立应急物流体系,夯实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础。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上发挥带动作用,积极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作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大开放合作力度,确保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实、更好。“更稳”重点是畅通合作渠道,防范化解境外项目的各类风险,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更实”重点是增强合作动能,把握好我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投资协定达成等机遇,创新投资合作发展的模式。“更好”重点是提高合作成效,不断取得双赢多赢的合作成果,积极建设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实施更多的民生工程,助力“一带一路”打造成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

猜你喜欢

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改革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改革之路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在传统国企管理中的项目管理办法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改革创新(二)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季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