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铜鼓县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1-11-21曹雨芬周丹敏

当代旅游 2021年33期
关键词:铜鼓景区森林

曹雨芬 周丹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江西南昌 330038

引言

2020年中国休闲度假大会以“休闲:美好生活新选择”为研究主题,旨在深入探索我国休闲度假行业发展的新路径、新动能、新机遇、新思路。由此可知,休闲度假已成为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旅游业虽然遭到了巨大的威胁和冲击,但是这也给以休闲度假为主要代表的旅游新业态、新服务产品的横向跨越性发展及其创新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与此同时,休闲度假旅游这一类型产品作为一种频率高、密度低的旅游消费模式,正在逐渐成为后疫情时代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也将会使其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旅游业发生转型的“关键点”和“领路人”。中国旅游协会十分重视推动休闲度假旅游多元化发展,未来也将重心转移到扩大休闲度假旅游消费市场、完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提高休闲度假旅游服务,并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推动更多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城市持续而健康地发展[1]。

铜鼓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有效利用其现有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从而促进疫情之后铜鼓县旅游业的复苏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铜鼓县旅游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

一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关于“休闲度假旅游”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国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Dolnicar将休闲度假旅游定义为旅游者在节假日外出放松、休息、娱乐的一种休闲方式[2];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2017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旅游业基础术语》将旅游产品定义为:通过利用、开发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3]。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结合现有的关于休闲度假旅游和旅游产品的概念,本文将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定义为:人们利用闲暇时间,以休息减压、放松身心为目的,在旅游目的地所接触到的一切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和服务的综合体。

关于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李庆雷分析了中西方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不同之处,具体提出了未来中国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如重视开发文化度假产品,提升度假产品的文化创意含量等[4]。孙坤通过对安徽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如整合各种现有资源,打造新的产品类型;根据旅游者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等[5]。

二 铜鼓县休闲度假旅游现状

(一)度假旅游发展概况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总面积1550多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南方山区,其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一,达到88%,比较著名的自然景观有天柱峰、铜鼓石、七重门和一线天等。铜鼓不仅是革命圣地,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区,孕育了拍埠万寿宫、毛湾新屋、秋收起义纪念馆等重要的红色历史文化旅游景区,还是名副其实的客家县,客家人口约占到了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客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总的来说,铜鼓县的地理条件优越,人文风俗也独具特色,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得天独厚。

(二)旅游设施配套情况

近几年,铜鼓县旅游发展稳步,据铜鼓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统计,铜鼓县全年共计接待游客85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高达41亿元。新建乡村旅游示范点25个,户外拓展基地6个,新增省4A级乡村旅游点2个,3A级2个。目前,铜鼓县已成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由此可见,铜鼓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有了根本性的改善,旅游景区建设也有了明显进展。

三 铜鼓县休闲旅游产品类型分析

铜鼓山水有着“三纯”的特点,一是“山水清纯”,二是“大气纯净”,三是“民风淳朴”。为充分发掘铜鼓的旅游潜力,让游客既能感受到铜鼓的山川秀美,还能体验到其特色的人文风俗,优化旅游者的体验感,提高游客满意度。自2019年起,铜鼓县把旅游与美食、风俗、艺术、生态、体育、农业、文化、教育等相结合,不断推出“旅游+”新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其现有度假旅游产品类型。全县目前有红色文化、温泉文化、长寿文化、民俗文化、森林康养等多条优质旅游线路。

(一)红色文化旅游产品

铜鼓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有机地融入旅游当中,并且通过“旅游+红色文化”来打造红色研学旅游的创新型产品业态。该县先后建成了秋收起义沉浸式文化体验中心,利用VR和沉浸式投影等现代科技手段,虚拟成像“毛泽东在铜鼓”“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故事,真实地还原了这些历史背景,为旅游者提供了难忘的红色文化体验之旅。目前铜鼓县的红色旅游景观主要有:秋收起义纪念馆、月形湾、毛主席旧居肖家祠堂和排埠万寿宫等。

(二)温泉文化旅游产品

目前铜鼓比较出名的是汤里森林温泉度假景区,景区依托秀丽的自然景色、丰富的温泉资源,积极开发生态温泉养生沐浴、客家文化艺术园、五星温泉生态酒店等旅游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家温泉旅游度假区。该景区于2020年通过国家度假休闲旅游案例课题组重重筛选,成为全国性休闲度假旅游区示范案例。该景区和燕鸣温泉景区曾在2017年推出“温泉+滑雪”体验式旅游产品,接待南昌、长沙等旅游团,旅游市场火热。

(三)长寿文化旅游产品

与周边地区相比,铜鼓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优势,“长寿”也是其独特的品牌。例如,汤里温泉度假区规划出文化艺术区域,将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文化、民间习俗和传统节庆进行整合,打造“精神养心”旅游产品,举办各种诗词、摄影、演艺大赛活动,让游客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中,感受人与人、人与天及人与地和谐统一的妙处。度假区配有中西餐厅、地方特色菜餐厅以及农家乐等多种类型,酒店菜系以湘赣川粤和沪菜为主,同时还为养生人群提供中医养生食疗餐饮。

(四)客家习俗旅游产品

铜鼓县有着美味的客家饮食、古朴的客家民居和动听的客家山歌,其利用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打造新型旅游产品,体现了客家人的风俗文化,深受来访游客的喜爱。同时,铜鼓各地区还结合各自特色,逐步形成农业观光、运动休闲等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如汤里景区创办新国风书院,大力弘扬和传承铜鼓传统客家文化,成为铜鼓旅游地的招牌。

(五)生态森林旅游产品

铜鼓森林覆盖率极高,全县1550多平方公里到处都是绿水青山,开展森林旅游十分便捷。例如:铜鼓以“森林旅游+体育”的模式开办了七星岭滑雪场、尖尾崃森林漂流等景区。“森林旅游+文化”的模式充分发掘了铜鼓历史人文资源,打造了七鲤抢虾这样的非遗文艺表演。“森林旅游+研学”近年来也逐渐开始流行,它主要是结合红色文化体验、林业技术科普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举办研学旅游的一种综合性教育方式。铜鼓已成功申报省级森林城市,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和申报国家级森林城市[6]。

四 铜鼓县休闲度假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度假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不可缺少的基础之一,就是完善的休闲度假旅游基础设施。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为游客提供住宿、膳食、疗养的旅游饭店,而铜鼓当地旅游饭店数量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不能够很好地满足铜鼓现有游客接待数和接待质量,且不同层次旅游饭店划分不够明确。其次,一个地区的旅游交通决定了他的景区可进入性,铜鼓的旅游资源多处于较为偏远的山区,交通不通畅,导致这些景区的人流量少,相应的旅游收入就会下降。因此,提高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餐饮、住宿业的档次,增加星级餐厅、商务酒店和度假酒店的数量,提高餐饮、住宿的服务水平,才能使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档次提高[7]。

(二)旅游从业者专业素质低

目前铜鼓拥有各类旅游从业者数量不多,且从业人员总体文化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偏低,受过正规旅游业务培训的人员的比例则更少,尤其是红色和绿色旅游资源规划专业人才及管理人员紧缺,现有专业人才数量无法满足当地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需要[8]。

(三)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铜鼓县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分布零星,不能形成集聚优势,主要问题包括资源整合力度弱、亮点项目少、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较浅且忽视挖掘文化内涵等。

(四)度假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同行业竞争激烈,度假旅游产品雷同等现象的出现,使得该地区休闲项目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同时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低水平重复率等问题。所谓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雷同现象,从最基础的度假旅游产品出发,即在产品种类上表现得很明显。就森林旅游线路进行对比分析,目前我国森林旅游产品在缺乏必要的论证和总体性规划的前提下就进行盲目的开发和探索,产品单一且缺乏特色,不能满足现代人观光、度假、康养、休闲等多样化需求,无法留住游客长时间深度旅游。例如,铜鼓地区和大多数森林旅游地一样,很少围绕主要景观深度开发,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特别是缺乏有特色的森林运动、森林康养、森林教育、森林研学等参与性强、别具一格的内容。

五 铜鼓县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一)明确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从基础市场、重点市场两方面来看:首先,铜鼓地区主要客源是铜鼓本地的城镇居民和南昌、宜春、武汉等地的城镇居民;其次,重点要放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水平中等偏上,铜鼓县可针对这两个地区的游客进行个性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吸引并留住这些地区的旅游者。

(二)优化度假旅游产品结构

根据旅游市场发展状况,从铜鼓县的资源优势及其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整合该地区度假旅游产品,重点推出三类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自然生态旅游产品、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和民俗度假旅游产品,并对每种体系分别从产品依托、市场细分、营销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如表1所示。

(三)保障度假旅游产品开发

1 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度假旅游配套设施

首先,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对于一些年久失修的公路要及时修缮,完善公交、地铁、缆车等基础旅游交通设施,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条件。

其次,规范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旅游引导标识系统作为重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之一,已经在推广旅游文化、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和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位置科学、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已经成为旅游发展布局的重要环节。

最后,提升度假旅游服务水平。在铜鼓地区进行实地访问调查中,有约85%的当地游客认为旅游过程中,住宿条件是影响体验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各景区景点应当实现免费Wi-Fi、视频监控全覆盖,重要旅游区要实现智能导游、景区实时信息推送等功能,切实提高咨询、游览等智能化导游服务水平。

2 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旅游营销、规划、管理、开发等专业人员是旅游行业长期需要的人才。而铜鼓县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当地居民,他们文化素质偏低,对旅游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旅游标准化的实践操作了解和掌握得不多。需要有相关专业的培训师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项目培训,丰富他们的旅游相关理论水平,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为旅游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当地文化和旅游局、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旅游知识培训,并保证充足的培训资金,定期、定量对各景区旅游工作者进行综合考核,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从而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加强法治建设,科学规划度假旅游资源

应在充分认识、摸清楚铜鼓县自然生态资源的实际情况后,采用科学分析的方法,依照统筹兼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制定出适合当地的保护与利用规划措施。规划实施要做到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并分步实施,边实施边调整。组建旅游规划设计、编制及评估专家顾问团,对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进行指导。

充分发挥政府在开发度假旅游产品项目上的主导作用,调动主观能动性,加强政府在文化旅游市场中政策调节和行政执法,制定涉及旅游市场管理和培育、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度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融资等一系列法规政策,为休闲度假区和旅游景区的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保障环境。

4 建立品牌文化,丰富度假旅游产品类型

首先,铜鼓县应生产多样化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主要体现在功能上的愉悦性、空间上的不可转移性以及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三个方面。每个景区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内容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天柱峰国家级森林公园作为一个度假旅游产品,不单单是一个旅游目的地,而应打造专属铜鼓的森林旅游品牌,请专业团队指导开发有特色的森林运动、森林康养、森林教育、森林研学等。特别是要重视旅游形象设计,加大旅游形象策划力度,增加辨识度,提高知名度。

六 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铜鼓县度假旅游发展状况及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及优化策略。根据铜鼓现有度假产品开发类型,重点推出三大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自然生态旅游产品系列、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和民俗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现在和未来休闲度假旅游都是旅游业的核心,只有开发出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才能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铜鼓县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极具优势,只有优化其现有度假旅游产品结构,不断提升休闲度假旅游服务质量,才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长寿铜鼓,康养胜地”。

猜你喜欢

铜鼓景区森林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广西铜鼓千年历史的欢歌
“摘牌”
东兰铜鼓响八方
某景区留念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