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姆卡》op.59钢琴曲的触键、速度与力度的弹奏技巧分析

2021-11-20徐红

参花(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触键钢琴曲弹奏

摘要:不同的钢琴曲,演奏者采用的技巧往往不同,所体现的演奏效果也不同。本文研究的《杜姆卡》op.59是著名钢琴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浪漫时期创作的一部经典名作,不仅有着十分丰富的音乐内容,而且对音乐形式进行了创新。该曲选取俄罗斯民间音乐作为素材,巧妙地将民间音乐、舞曲艺术、西方作曲技艺糅合在一起,不仅有着浓郁而又华丽的欧洲音乐风格,而且包含俄罗斯民间的乡土音乐气息。为了更好地品味这部来自1886年的民谣钢琴作品,本文主要从触键、速度、力度三个方面,对《杜姆卡》op.59钢琴曲弹奏技巧进行分析。

关键词:《杜姆卡》op.59 钢琴曲 弹奏技巧

柴可夫斯基钢琴曲的弹奏,要求弹奏者既要具有专业的演奏技巧,又要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为了诠释《杜姆卡》op.59钢琴曲的音乐内涵,需要在弹奏过程中切实掌握其技巧。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浅见,就《杜姆卡》op.59钢琴曲的弹奏技巧进行如下分析。

一、《杜姆卡》op.59钢琴曲触键技巧分析

(一)歌唱性连奏

在《杜姆卡》op.59钢琴曲首部弹奏时,歌唱性连奏是基本的触键技巧之一,且对演奏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比如在演奏首部(1—45小节)与再现部(114—138小节)中,包含了大量歌唱性的主题旋律,其演奏要求如下:(1)内心歌唱是前提;(2)弹奏和弦时具有整齐而又饱满的特点;(3)橫向旋律连贯,彰显高声部的主旋律音。而为达到这些要求,就需要切实掌握以下触键技巧:(1)手臂力量通过手指主动向指尖传送;(2)手腕放松;(3)音音之间无空隙,控制好手指之间力量转移的协调,将一根手指重量平滑地转移到下一根手指上,下键慢速,指腹作为触键与支撑点,同时触键深、有力,弹奏出忧郁、深沉的音色。[1]

(二)快跑性连奏

《杜姆卡》op.59钢琴曲快跑性连奏也是基本的触键技巧之一,其基本要求是声音清晰而又均匀。这就需要在弹奏中掌握以下技巧:(1)手指始终贴着琴键跑动;(2)肩膀放松,手腕与手臂协调,将重量及时输送到底;(3)指尖立住的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保障手臂与指尖高度协调;(4)每个音具有均匀而又稳定的时值和力度,且下落速度得到有效的控制;(5)大拇指要为换指时刻做好准备,将其稍稍竖起,采用小面积快速触键且手腕灵活,以保障声音具有清晰、均匀的特点。

(三)双音连奏

在弹奏《杜姆卡》op.59钢琴曲三度与五度连接时,确保手指同时触键,灵活变换位置,在撑好手型的基础上转移手腕力量,做到纵向齐整和横向连贯弹奏,将高声部旋律音突出,但是应从慢速训练入手。

(四)跳奏

《杜姆卡》op.59钢琴曲的跳奏对演奏者的要求就在于手指独立。在弹奏调音标记音符时,只能弹奏所标注时值的一半。因此,跳奏的基本要求就是手臂和肩膀要放松,动作则自然而又流畅,从键盘上起跳,手指力量应先下后上,并快速离开琴键,指尖保持坚挺,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借助反弹力的作用而弹起手指,使得声音短促的同时要具有干脆利落的特点。而针对弱奏过程中的跳音,就需要加强对力度的控制,给人一种小鸟啄食的感觉。在这一过程中,跳音会断开旋律,需要确保乐句歌唱性得到演奏,既要音断气连,又要准确分句。尤其是远距离跳跃,属于弹奏的重难点,因此,在远距离跳跃时,应将肘关节作为支点,放松手臂内部肌肉,而大臂则基本保持不动,主要是借助手腕的力量,精准落在琴键上,也就是手指自然而然地落在所弹奏音符上,同时在移动位置时要快速,且避免机械化,给人一种袋鼠跳跃的感觉,呈现运动式抛物线,借助肢体记忆本能,逐渐记住音的位置。[2]

(五)和弦

《杜姆卡》op.59钢琴曲中,为表达和宣泄高亢的情绪和激昂的表情,曲中运用了大量的柱式和弦,尤其是最后的力度也达到最强,在快速变换和弦的过程中,对弹奏者的技能要求如下:(1)手指微张,弯曲,坚实有力;(2)肩部与肘部要有着良好的协调,通过互相借力而达到良好的支撑效果;(3)手指在按压琴键时,首先是将力量传输到指尖,再通过指尖向琴键传输。注意事项:和弦最上方的音以旋律音为主,其弹奏要求是做到干脆、连贯,随着前一个和弦完成弹奏之后,就需要将手腕带起,而手臂应自由向下落,确保手指落键稳健,声音扎实、一致,穿透力较强。

(六)琶音

《杜姆卡》op.59钢琴曲中的琶音弹奏,需要大拇指主动穿指,而手腕则轻微移动,腕关节在越指时需要稍微抬高一点,但是动作不能突兀。而对于手指的要求是第一关节应立住,同时手指应尽可能地打开,并做到主动触键,在双手齐弹的同时,还应保证音的清晰,做到连贯而又均匀,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

(七)八度音程

《杜姆卡》op.59钢琴曲中的八度音程也是主要的弹奏技巧之一,关键就在手部要稳,一指在琴键上着伸张力,五指在琴键上着支撑力,弹奏过程中,需要掌关节尽可能地自然而又放松,发挥手腕的优势,通过指尖落键并抓住琴键,有着干脆的动作和一致的力度,手腕和手臂则应保持放松。手腕力量则随着旋律的上行而逐渐向指尖传输,同时内心音乐也要不断向前推进,确保音色饱满而又立体。[3]

二、《杜姆卡》op.59钢琴曲的弹奏速度把控技巧

速度作为用于表现音乐内容的主要方式,结合速度标记的变化,需要在弹奏中将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体现出来,将表现音乐作为前提,通过准确演奏,使得音乐能更加真实动人地表达出来。

在《杜姆卡》op.59首部,即1—45小节中,速度的基本要求就是平稳,但是在不同的环节,也有着一定的区别,需要注意以下节点的弹奏速度:1—16小节要以缓慢的速度弹奏,并随着音乐的向前推进而贯穿,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17—45小节采用了十六分音符,且节奏十分密集,随着音乐节奏不断紧张,在弹奏时不能操之过急,随着舞会序幕逐渐拉开,中部俄罗斯舞乐元素的渗透,主要是在作曲过程中,又添加了俄罗斯音乐舞曲中的律动感,在弹奏时要确保节奏准确,不能出现抢拍子的情况,使顿挫而又激昂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中部速度变化较为丰富,除静态速度标记之外,比如热烈的中板速度、行板、柔板,都属于静态速度标记,应结合原谱中所标注的速度进行弹奏。到了53小节,采用的是渐快标记,此时就说明在音乐推动下,情绪开始变得激动起来,而60小节的速度逐渐恢复。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对弹奏的速度衔接控制顺畅。而到了78小节处,属于稍转慢的速度,由于此处没有标注速度,弹奏速度应相较于上一速度稍微放慢,将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与速度处理结合起来,做到自然而又细腻。而到了华彩段,即第88小节中,主要是采用将“弹性速度”进行弹奏,而弹性速度的内涵就是当一段音乐总量相等时,从音乐结构内部予以适当调整进行弹性弹奏,从这一处借的同时在另一处还,结合音乐韵律行进而针对性地调整呼吸,自由而又伸缩地对乐曲弹奏速度进行控制。换言之,弹性速度是根据弹奏者的自我感觉而确定,在弹奏过程中,应根据作曲家给出的提示来处理,同时要恰当地进行优化和处理,弹性演奏不能一味地跟着感觉走。比如在三连音弹奏时,需要适当伸展,手指慢触键,速度放慢,旋律拉开,随着力度逐渐强化,后续六连音势必会紧缩一些,从三连音中的借力在六连音处还回来,给人一种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同时乐句之间对比与衔接应做到自然而又和谐。

89—97小节为十六分音符,弹奏速度采用断奏技巧来控制,因为此时的音乐情绪逐渐热烈,弹奏速度需要适当加快。而98—101小节的速度开始变得舒缓,节奏在连续跑动,速度、拍子稳定,以体现不满情绪。在102小节中,则需要适当加快,此时没有指定速度,但相较于上一个速度而言,应变得更加热烈和活跃,适当加快弹奏速度即可。而在108小节中,属于柔板,此时要放慢速度,而力度则是从强到弱,且乐曲最后需要回到原始速度。[4]

三、《杜姆卡》op.59钢琴曲的弹奏力度把控技巧

力度把控也是《杜姆卡》op.59钢琴曲的弹奏技巧,为加强对其的把控,应以音乐处理和其中蕴含的情绪为核心。由于不同的演奏者在弹奏时有着各自的理解与表达,因此,需要结合谱面标记来把控弹奏力度。本文研究的曲目力度变化鲜明,音响效果有着强烈的层次感。具体分析而言,首部中的力度变化较为细腻,且力度又在层层递进。而18—23小节中,虽然音乐逐渐变弱,但是在弱奏时不能虚奏,应将其弹奏到底。但是为夯实弱奏效果,需要将重量下放,营造出山涧小溪水潺潺流动的感觉。但是到了中部,其力度变化更加丰富,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偏强的力度,音乐情绪也变得更加热闹和奔放。这主要是因为中部融入了俄罗斯舞曲,体现了人们载歌载舞中的热闹非凡的场面,需要在力度控制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46—49小节的弹奏属于琶音,应采用中强力度进行细腻弹奏,干净、利落,手指的独立性较强。而重音标记的和弦应扎实弹奏,指关节站稳,触键具有爆发力。二是在56小节中,对舞步强弱变化进行了描述,因此在弹奏时需要指尖对下键进行严格控制,从而更好地表达舞蹈律动感,做到调音过程轻巧,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三是在96—101小节,属于音乐情绪的高潮环节,由于音量在不断增强,为达到精准控制力度的目的,既要将手臂、手腕保持良好的放松状态,又要确保身体和手臂的力量能稳健地向指尖输送,同时还不得出现拍打琴键的情况;四是左手和弦弹奏,右手每组包含8个32分音符,从而在快速跑動的过程中实现手指的敏捷性与独立性。

再现部主要是将作曲家的悲伤和无助的心情表达出来,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力度控制。尤其是最后两个小节的力度,应发挥手臂的优势,在抓住和弦的同时要保持灵活,以诠释柴可夫斯基在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时而表达出的一种百折不挠的宝贵精神。[5]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触键、速度、力度三个方面,对《杜姆卡》op.59钢琴曲的弹奏技巧提出了自身浅见。在实际弹奏中,还要切实注重与踏板运用相结合,未来随着对《杜姆卡》op.59钢琴曲研究的不断深入,势必会增强对《杜姆卡》op.59钢琴曲的踏板运用技巧的理解,也是未来笔者不断学习和改进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薛白.柴可夫斯基《杜姆卡》演奏技巧分析[J].当代音乐,2018(11):77-80.

[2]吴娜.浅析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音乐与创作[J].音乐创作,2018(01):163-165.

[3]夏云.柴可夫斯基钢琴曲《杜姆卡》OP.59之核心音调分析[J].乐器,2013(04):47-49.

[4]刘一迪.柴可夫斯基钢琴曲《杜姆卡Op.59》的演奏技法初探[J].戏剧之家,2021(05):87-88.

[5]刘炫岐.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曲式特点与演奏探析[J].北方音乐,2020(11):34-35.

(作者简介:徐红,女,硕士研究生,凯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触键钢琴曲弹奏
弹 奏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
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春的灵感(爵士钢琴曲)
浅析钢琴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
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