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2021-11-20李鹏举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1年5期
关键词:网络系统电子政务技术人员

李鹏举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邯郸市分公司,河北邯郸 056002)

0 引言

地方政府为建设电子政务网络系统,提高政策决断效率,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为地方行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必须注意网络数据安全的管理,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系统的体系能够保证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在目前阶段,电子政务通信网络工程仍在初步建设中,由此观之,安全且切合当今发展阶段的形式的安全管理策略必不可缺,与此同时,电子政务通信网络的建设也要求相关部门在力求发展时也要注意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保障政府能够顺利开展公共服务管理工作[1]。

1 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1.1 硬件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信息通信网络对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硬件设备存在问题或有所损坏,将对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系统的安全系数直线下降。尤其在软件系统基本通过“云技术”完成运行的今天,技术人员更加应该重视通信网络系统硬件设备建设的方案,保证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常使用,建设安全便捷的信息通信网络。

1.2 数据通信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在大数据的现代社会,用户数据信息的泄露无疑是信息通信网络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安全问题。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存在大量数据泄露的隐患。部分用户对网络技术安全的盲目相信和网络传输的不安全性都导致了用户个人信息隐私的泄露,直接影响到了用户网络账号的安全,为了避免信息隐私的泄露,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完善更新通信系统的安全保障制度,为用户打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1.3 信息防护不到位的安全隐患

在互联网盛行的现代科技时代,海量的数据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信息泄露问题,为了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技术人员应当不断提高加密技术,以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对现实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2 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内容、思路、范围

2.1 安全管理工作内容

对信息通信网络进行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事前防护、评估风险、事后处置三个方面同时入手,从多方面控制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系数。在事前防护方面,工作人员要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尽可能利用大数据对信息通信网络中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规避,同时做好备份工作,防止资料数据的遗失。目前的通信网络形势不容乐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安全管理防范,定期检查信息通信系统,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有效对通信网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规避,做好预防准备工作,管理人员应当对网络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建立完整的认知体系,使得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晰地认知网络风险,对不同等级的网络风险做出不一样的准备方案。系统化的安全管理策略使得技术人员能够在遇到安全问题是主动调整解决方案,精准沉着解决安全隐患,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通信。同时,在实际系统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准备好备用资源以防止突发的网络事故,备用资源使得信息通信网络的抗风险性大大提升,为网络体系的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工作思路

笔者以为,网络风险评估、数据等级保护、风险规避、数据备份都是技术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落实的重要环节,唯有将这几部分工作进行有机整合方能建设安全可靠的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遵循“分级保护”的核心选择,保障重点保护对象的信息安全,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保证安全管理制度发挥其效果。

风险评估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在数据大量传输,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网络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科学地评估风险才能使工作人员及时对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调整,规避相关风险的发生,减轻安全隐患的影响,是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

技术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不断对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有效规避风险并不断调整方案策略,使得安全管理策略进行优化,保障保护对象的安全,确保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同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精准预估网络系统的抗风险能力,科学评估数据通信业务的风险,保证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正常开展。

在开展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时,技术人员应当依据数据的重要性等级进行备份,防止突发的网络安全事故时数据的全面丢失。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也保障了数据的完整保存,提高了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系数,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2.3 工作范围

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主要保障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同时有效规避通信网络中的安全隐患风险,保证用户使用数据的安全可靠。为此技术人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网站进行监察,及时处理有害信息。唯有如此,才能建设安全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

我国工信部最近颁布的相关政策要求安全防护工作的全面覆盖,即为建设多方面的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通信安全防护工作的有效覆盖可以充分推广通信网络运行的可靠性,为大数据技术在建设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发挥重大作用夯实了基础。

3 大数据背景下保障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的管理策略

3.1 突出网络信息安全评估

大数据电子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应当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电子化的服务型政府。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电子政务与数据处理中心建构,为此,相关部门应当提升网络信息安全评估工作效率,同时技术人员应当定期检测相关网站安全,不断优化更新安全管理手段,及时发现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升通信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对信息通信网络进行安全评估工作时,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审核安全评估报告,从专业技术层面对安全评估报告进行分析,改进安全管理系统,完善安全管理在的,充分发挥安全评估的效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

3.2 打造通信网络专业团队

在大部分地区都在积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今天,大数据平台已经成为后续发展的重点内容,电子政务平台、云数据处理、政府事企业单位数字化管理的建设都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专业的通信网络团队是必不可少的。专业优质的网络专业团队不仅仅需要众多高素质,技术能力出众的专业优秀人才,他们之间的准确分工合作也是基础要求之一。在打造通信网络的专业团队时需要合理安排人员的分工调配,管理人员应当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对专业人员配置进行合理优化,整合人员资源优势,设置相应的惩奖制度,激励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配置专职的安全人员 ﹐保证信息通信网络维护工作与安全管理分离。安全管理部门相关安全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统筹安排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对人员进行调配,旨在实现人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仔细严格把控网络安全人员的技术证件,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为了保障专业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人才的优缺点,妥善安置专业人才的职位,为专业人才发挥自己的才能留下足够的舞台。安全管理系统也可以从其他地区引入专家进行讨论改进,吸收不同地区的思想理念,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咨询讨论,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提供电子政务系统的抗风险性。

3.3 加大通信网络安全投入

想要建设优质可靠的电子政务处理,必要的公共资源和资金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安全设备的购置与修理,日常工作中对安全设备进行维护,都需要资金的投入。由此观之,加大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工作的投资是大势所趋。

但大量资金的投入并不代表着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对公共资源进行肆意浪费,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利用资金资源,尽可能将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避免造成资金无故损耗,做好资金投入的记录,保证资金资源完全使用与安全管理工作,寻找资金投入的最佳投入量,合理控制对安全资金的投入比例。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系统在运行中可能会有一些突发事件,为了保障通信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应急资金也是有必要进行设立的,应急资金的投入可以有效发挥安全管理规则的效力,保障网络的安全发展。

鉴于投入通信网络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数额较大,相关部门需要派遣人员进行监察管理,保障资金流动的合理合法性,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相关人员必须严格监督资金投入的有效性与真实性,保证资金用于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对于违反人员要从重处罚,坚决遏制贪污现象的出现。

3.4 提高通信网络技术水平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5 G移动通信技术正在逐步进入万千用户的家中,但是现阶段,5G移动通信技术还没有能够对全国用户进行有效覆盖,根据相关大数据的调查结果显示,5G移动通信技术想要引领通信领域,促进通信网络系统技术的进一步提升还需要做好4G移动通信技术与5G移动通信技术的衔接,保证两者技术同步应用的同时逐步推进5G技术的推广与发展[3]。在地方政府建设电子政系统的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有关集中服务的平台,为当地政府成功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整合了政府的数据资源,更好为人民提供服务,给人民带来快捷方便的生活而积极建设安全管理系统,保障安全技术在网络系统中全面覆盖。

由于电子政务系统是有政府支持建设,主要用于人民服务的电子平台,其重要性与特殊性不言而喻。为此,建设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全方面保护是有必要的。同时,建设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系统需要科研部门,企业单位共同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够及时发现系统运行的不足并做出调整弥补。

3.5 健全通信网络管理制度

依据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现阶段的建设规模,结合我国政策对于电子信息系统发展的相关政策考虑,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完善健全通信网络管理制度,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升通信网络管理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充分发挥网络管理制度的作用,实现网络系统的顺利运行。同时,地方政府应当以自身形势为出发点,对不同的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定,做到“因地制宜”,在运行过程中也要求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不断作出相应的科学调整,实时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保障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6 构建通信网络协调机制

现阶段,管理人员需要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设置独立的网络安全管理部门来保证通信网络系统的顺利运行。构建协调的通信网络机制的目的是实现数据的共享,使得相关部门能够统筹安排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其网络安全管理的力度,保证地方政府建设的电子政务系统安全运行。

构建通信网络协调机制增进了安全部门的交流沟通,实现了数据资料的共享,让管理人员能够整合多方资源,及时下达政策通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和通信网络系统的社会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数据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开展系统有效的信息通讯安全管理工作是进一步发展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基本保障。本文从多个安全管理视角对政府政务电子平台的通信网络安全管理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呼吁社会重视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以笔者之愚见,在接下来的网络建设中,相关部门应该以建设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为重点,在保障用户数据信息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大数据技术,为我国成功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网络系统电子政务技术人员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DEMATEL-ISM的军事通信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高速公路网络系统配置浅析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时滞复杂网络系统的保性能控制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
离散复杂网络系统的混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