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起江南 心上吴中
——吴中“文学之乡”一瞥

2021-11-20

鸭绿江 2021年26期
关键词:吴中区吴中东吴

江南文脉,源远流长;江南福地,钟灵毓秀。

苏州吴中,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她氤氲着诗意,流淌着温婉,迸发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为一个行政区,吴中地处苏州中心城区的核心腹地,东临上海、南望浙江、西衔太湖、北倚苏州古城,全区陆地面积745平方公里,独揽五分之三太湖水域,拥有180余公里的太湖岸线,被誉为“太湖最美的地方”。全区下辖1个国家级太湖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国家5A级景区吴中太湖旅游区所在地。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太湖三山岛古人类活动遗址,将吴中有人类生活的历史追溯到了1万年前。后历经泰伯奔吴、吴越争霸,到秦始皇时期设置吴县,随大运河开通、中原百姓南渡而日益繁盛,地名中的“吴”字一直沿用至今。木渎、甪直、东山陆巷、金庭明月湾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星罗棋布,宝带桥、香山帮营造技艺、碧螺春茶制作技艺等世界级、国家级文化遗产灿若星辰,是名符其实的“天然博物馆”。特别是,以诗人陆龟蒙、范仲淹、范成大,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新文化运动先驱叶圣陶等为代表的先贤名家,激励着一代代吴中文人,经久传承,造就了吴中文学创作发展的沃土。

当今,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吴中区文化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学事业发展,围绕“根植吴文化·建设新吴中”主题导向,持续优化“中心城市核、先进制造轴、生态文旅带”战略布局,先后建成投用区公共文化中心、文化创意大厦、凤凰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载体,组织出版《吴中文库》《吴中文物》等文化丛书,精心举办首届世界语言大会、香雪海诗会、“对话吴中·对话文学”等文化活动,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基层文学创作团队,全区文学事业更加繁荣。这里走出和居住着范小青、叶弥等20多位著名作家,区作协会员有170余名,其中中国作协会员12名、省作协会员24名。此外,区作协还设立了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分会、木渎分会等11个分会,成立了区少年文学院,目前拥有学员450名。

2018年5月26日,吴中区被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中国“文学之乡”荣誉称号。这是对吴中有效传承江南文脉的回报,也是对吴中现当代文学创新发展的认可。授牌仪式上,中华文学基金会、吴中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主办“东吴文学奖”。该奖项由大奖、作品奖、新人奖三部分组成,每三年一届。2019年12月成功举办了首届“东吴文学奖”。“东吴文学奖”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评作品271部,涵盖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文学评论8个门类。经过全国权威专家严格公正评审,最终评出东吴文学奖大奖1人,8个门类优秀作品各1部(篇)。“东吴文学奖”的设立,填补了长三角文学奖项空白,在江南大地释放出无可限量的文学力量。

近年来,吴中作家创作积极性持续高涨。仅“文学之乡”授牌以来,区作协会员就出版文学类书籍18部;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0余篇(首),其中省级以上近200篇(首)。少年文学院学员也在《中国校园文学》《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生》《少年先锋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受到业界好评。

未来,吴中区全区文艺工作者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夯实基础,推动创作,持续擦亮中国“文学之乡”名片,促进文旅融合,振兴乡村经济,提升群众素养,大力弘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书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精彩“吴中篇章”。

猜你喜欢

吴中区吴中东吴
苏州吴中区“四敢”精神激发“四优”举措
苏州吴中区创新七项举措 提升执法质效
那不一样
苏州吴中区创新精准执法工作见成效
东吴·名家
Were Dinosaurs Able to Swim?
吴中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东吴为何没有五虎将
吴中太湖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