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普通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2021-11-19李军

高考·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优势分析策略探讨高中物理

李军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于教育行业的投资,教育行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如今多数学校已经配备了完善的现代教育设施,多媒体白板与高分辨率电子屏幕的投入使用,大大优化了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将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为实例,深入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带给高中物理课堂的改变,并结合新课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要求,提出具体可行的新型高效教学方式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优势分析;策略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教育行业也迎来了全新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标准,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积极转换思路,结合现代息信技术与新课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新课程普通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重心应该从传统的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转移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当中去,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发生转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转换教学思路,采用更高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兼顾学科知识和核心素养的教学。高中物理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淀、思维品质、能力表现、科学思想以及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物理观念

即学生通过对物理的学习和研究形成的对于物质世界本质性的看法,基于物理学认识的一种自然观念,包括物质观、运动观、相互作用观和能量观。基于这类物理观念,让学生形成对于物质世界比较系统的科学认知和理解方式。

(二)科学思维

即学习物理和研究理论所具备的思维模式。养成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并用实验实践的方式去检验理论真实性的思维模式。科学思维同样是创新思维,需要发展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尤其是要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感知。

(三)实验探究

实验和探究是两个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的内容体现,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证实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需要用实践操作和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即要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如何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如何找到实验证据处理和解决问题,如何运用物理学理论规律解释客观的自然现象。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指学生应该在学习科学、研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立场、观念、态度、伦理价值判断,以及对于之相关的责任的认识和在行动中体现的负责任的良好行为。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教学优势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教师可以兼顾学科基础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的教学,将节省的课堂时间用于组织课堂活动、丰富课堂内容当中去。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结合主要可以看作三方面的优势,即激发学习兴趣、构建知识框架、丰富教学内容。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积极思考

多媒体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图形变换演示的方式,能够快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模,从而形成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物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要求较高,而借助多媒体教学能够快速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印象,以促进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和吸收应用。

(二)构建知识框架,直观知识系统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思维导图教学,用直观化、系统化的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教学引导,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展开系统性教学。高中物理学科知识同样具有系统化的特点,教师通过构建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背诵公式,理解各个区块之间知识的联系性。通过将分散的碎片化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直观展现给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在宏觀层面对于知识学习的把控,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教学资源

将互联网络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入课堂可以极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参考网络上优质的教学录课视频进行教学反思,用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统合整理优质教学资源用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同时,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获取更多教学资料,用于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以缓解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的情绪,用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具体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模式,尤其是普通高中的物理教学课堂,素材很多也很丰富,但是教师如何用足、用好,这也是当下必须面对,也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构筑以微课视频课堂为主的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模式即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融入微课视频教学,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有针对性地穿插微课视频用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微课视频通常为5—10分钟内容精简的教学素材,且多为高校名师录制,不仅在知识体面上更具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也颇具趣味性。由于微课视频素材时间较短,内容精简,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利用微课教学,能够调和传统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学生容易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感到放松,却又能从微视频中学有所得。物理是一种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综合课程,不仅需要视觉上的观察和归纳总结,还需要一定的空间联想能力,运用微课教学,能够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多方面的刺激,从而更快把握课堂核心内容,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构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操作情境

实验教学法是多数物理课堂会使用的教学方式,其能够给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用以验证所学的知识内容,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然而部分学校由于课程安排紧凑,高中学业繁重,实验室分配不足,实验过程难以组织和保障安全等情况,使得很多学生难以实际走进实验室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为此教师就应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情境,可以通过视频制作软件,录制教师的实验过程,并制作成互动性较强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实验步骤,并自由选择接下来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继续试验,从而给学生提供现实操作情境。针对选择错误的学生,则跳转至教师的知识讲解内容,告知学生该实验步骤为什么错,应该怎么做。互动视频教学趣味十足,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实验情境,还方便教学组织管理,由于视频通篇由教师录制,还可以尽可能保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三)构建互联网习题库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系统分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师可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以把握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例如教师可以在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穿插习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与刚才所学知识点的内容相关的问题,从而快速获取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的反馈。另外,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平台,教师可以收集整理大量免费线上题库,并筛选针对性强、符合学生当前学习阶段的习题内容对学生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如“超星学习通”这类教学办公软件,组建班级群,并定时发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习题,再通过学习通后台的数据分析系统,用量化考核的方式直接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并绘成学生的学习情况表格。利用互联网平台的资源构建习题库,并结合相应办公软件构筑学情分析系统,能够极大地节省教师的教学分析时间,从而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质量上去。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及时获取学生的近期学习情况分析,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措施,用以督促学生投入学习环节。物理习题是物理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部分,它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并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切实融入实际应用当中,并通过习题量的积累来累积经验,以掌握理论知识。

(四)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能力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能力。具体操作可以表现为教师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为实力相当的几个学习小组,并分别布置几个相应的探究性思考选题,让学生抽签选择自己小组应该负责解决的物理问题,并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利用课下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并制作成教学讲解PPT,并在课堂上进行口头报告,汇报自己的小组探究情况。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教师布置的选题应该贴近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例如可以按照每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布置选题,让学生在结束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进行单元总结。通过流程图的方式展示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并通过口头报告的形式总结本单元的思维导图。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前所教学的内容,设计对照实验教学法,分别给多个组布置不同的变量作为实验对照组,并让小组成员自行记录和观察自己组内所得的实验数据,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表格对比法,让学生分别汇报本组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最后整理总结物理现象和知识。这种教学措施能够给学生提供操作情境,并引发学生的思考。每个学习小组的事情不多,压力不大,但将数据总结起来却又能够汇聚成庞大的数据信息,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五)采用多元化教学,构筑家校共建模式

多元化教学即将课堂教学内容搬到学生的课余生活,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家校共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结合现代教育平台:如学习通、慕课平台、智学网、好分数平台等,让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进行线上学习。教师可以组建学生群和家长群,让学生将线上学习没有听懂的问题及时在学生群内进行反馈,从而及时获取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提问较多的问题,教师应该遵循急用先学的原则,组织课堂线下专题讲学,回答学生的疑问。同时,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定期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方便家长督促学生在家学习,以家校共建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

文章以高中物理教学实际为例,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以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教学的主要优势,并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教学组织策略措施。但是,高效的教學方法更离不开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师生之间良性的双向互动,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获取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反馈,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合适的引导来真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致力于构建和谐快乐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钱婷婷.“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中物理教学分析[J].基础教育:中学,2021(06):247.

[2]钱志芳.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整合策略[J].文理导航,2018(10):42、45.

[3]魏立彪.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教育科学,2017(01):39.

猜你喜欢

优势分析策略探讨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大众化教育的篮球教学中优劣势分析研究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水路运输低碳模式发展浅谈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