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倒鱼节上品秋食

2021-11-19罗寿欢张懿

乡村地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太极图下河南宫

罗寿欢 张懿

在黔东南,鱼是非常重要的食物,苗族人吃鱼远比吃其他肉类频繁得多。这大概跟苗族人的生活环境有关。为了防火,苗家吊脚楼的房前屋后都建有水塘,在田间水塘里养鱼既便捷又经济,久而久之也衍生出一些跟鱼有关的节日。

美丽的交密村位于黔东南州台江县南宫镇,整个村子坐落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被天然森林和大山包围,静谧安详。交密村的母亲河巫密河(又称翁密河)呈“S”形穿寨而过,远远望去,交密村俨然一幅生动的太极图画面。你看,太极图上方是一排排苗家吊脚楼沿着河水和山地依势而建,与雷公山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太极图下部是或浓绿、或淡绿的田野拥簇着几栋黑褐色的吊脚楼,寨子周边,是一些高大的珍稀树木,如高大挺直的金丝楠木、婀娜多姿的红豆杉等,布满年轮的古松古柏更是比比皆是,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倒鱼节”原是交密村苗族传统、独特的求雨节日,后演变成为当地人一种娱乐休闲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初二,交密村周边10多个村寨的数千名村民来到巫密河畔,参加一年一度的“倒鱼节”,为来年祈求风调雨顺。

倒鱼即抓鱼,之所以叫“倒鱼”是因为抓鱼的方式独特。倒鱼节最受妇女儿童欢迎,他们会选择在水流的下游方向,用一个大开口细尾巴的竹篓放在河底石块旁,小鱼就会顺水冲入竹篓中,放置一会,再搬开石头,不一会儿就有丰厚的收获。倒鱼的工具有很多,如倒垒、转、虾筢等。

关于倒鱼节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交密有一户人家生有七姊妹。她们都嫁到交密附近周边的苗寨,有一天,这几姊妹由于想念年迈的母亲,不约而同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娘家。家里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可愁坏了老母亲——家中连下锅米都没有,这可怎么办?老母亲心愁之际望着家门口清澈流潺的巫密河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到河里抓些鱼来招待她们呢?于是她召集女儿、儿媳们拿着捕鱼工具下河进行抓鱼,一家人其乐融融,在倒鱼的过程和最后丰盛的鱼宴中尽情享受母女团聚的乐趣。自此,老母亲倒鱼接待女儿的事在全寨子渐渐传开,村民们也纷纷效仿。之后,寨子里的村民但逢有客人来,大家都到河里倒鱼来接待,久而久之,原本穷苦生活中的窘境慢慢地演变成了交密人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文化习俗。除了用来款待贵客,同时也有村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意义,并延续至今。

随着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倒鱼节也成为村民们与游客同乐的节日。倒鱼节,是交密村的一大喜事,一共會庆祝三天。首先,在倒鱼节到来之前,全村妇女就会开始下河倒鱼,准备好倒鱼节第一天所需的食材和酒。节日第一天,不仅村中居民,来到村里的人们几乎都会下河倒鱼,巫密河里热闹非凡。人们并不在意抓到了多少鱼,而是尽情享受在河水嬉戏捕鱼的乐趣。捕来的鱼将是当晚长桌宴上的新鲜食材。夜晚,广场中央点起篝火,全村男女老少穿着传统的苗族服装一起跳芦笙。等到篝火燃尽,大家一起围着篝火烤鱼,品尝秋收肥美鱼儿的美味。

第二天一早,村民们会在寨门前设置拦门酒,漂亮的苗族姑娘穿着盛装分为两排站在寨门前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拦门酒的站位也有讲究,一般是两位苗族未婚少女拿着牛角酒分站两旁,在她们身后,分别站着一男一女,男的手里端着肉,女的则拿着筷子。待客人喝了少女手中的牛角酒就负责喂大块肉。切记,喝酒的时候手不能碰牛角,一旦碰了就要喝完。若是下午才赶来交密村也不必遗憾。这时候依然可以下河倒鱼。到了傍晚,大家欢聚一堂围坐在长桌宴旁享受美食,举起酒杯喝着甘甜的米酒,在夜空下跳舞、唱歌久久不愿离去。最后一天,客人散去,是留给交密村人自己欢聚的时刻了。村中男女老少再度聚在一起,没有招呼客人之累尽情享受属于交密村的时光。在月光下把酒言欢,欢庆丰收的喜悦。(责任编辑/孙晋楠)

村寨信息:

区位:黔东南州台江县南宫镇交密村

交通:乘坐高铁到达凯里站,再从凯里汽车站乘坐客车前往台江县,转乘客车前往南宫镇,镇上即有去往交密的客车。

自驾可从贵阳出发,从沪昆高速到达台江县,经过翁密河桥到达交密村。

乡村特色:有台江渣辣子、八宝娃娃鱼、绵菜粑、台江苦丁茶、晾干肥羊火锅等特产。

猜你喜欢

太极图下河南宫
早春
太极三部曲Ⅱ·太极图
穿着纸衣服下河(异域箴言)
日昇刀法
小石头跳下河
八卦图
上坡下河
妹妹猴腮雷
南宫长万:莫提好汉当年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