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成长五要素

2021-11-19徐斌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要素

摘要:教师专业成长有五个关键性要素:完整的教材研究、丰富的课堂研究、规范的课题研究、深入的专题研究、精细的调查研究。研究就意味着执着,意味着深入,意味着思考,意味着思想,意味着精神,意味着信念。在34年的教学生涯中,这五个方面的研究,促使我的专业能力不断地向深处发展。

关键词:名师成长故事;专业成长;要素

名师成长故事自述之四。本文源自贲友林名师工作室策划的“师说”系列活动,由工作室成员於小丽老师根据徐斌老师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特表谢意。刊发时有删改,已经作者审核。

教师专业成长问题是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都想上出精彩的课,这是一种朴素的追求。我认为,教师专业成长有五个关键性要素,即完整的教材研究、丰富的课堂研究、规范的课题研究、深入的专题研究和精细的调查研究。在我34年的教学生涯中,这五个方面的研究,促使我的专业能力不斷地向深处发展。

一、完整的教材研究

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最容易研究也最应该研究的是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首先遇到的文本。怎样研究教材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我的体会是完整地研究教材。

迄今,我进行过4轮完整的大循环教学。所谓“大循环”,就是从一年级开始,持续、完整地教到六年级。1987年,我中师毕业参加工作,任教一年级,然后就持续教到六年级。1993年秋季开学,我回到一年级,后来又一直教到六年级。1999年,我参评江苏省特级教师,正好教完两轮大循环。当年秋季我再一次回到一年级,开始第三轮大循环教学。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进行过4轮完整的大循环教学。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做一个整个的人,别做一个不完全、命分式的人。”做人要做“整个的人”,做教师应做“完整的教师”,做教材研究也要做“完整的教材研究”。

完整的教材研究,是如何进行的呢?

我工作的第一个6年,从1987年到1993年,研究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教材实验意味着什么?第一,意味着没有足够多的参考资料。没有参考教案,没有教辅,更没有配套的幻灯片,当时电脑也不足,当然也没有配套课件等。每一节课都需要自己去研究,去钻研教材、对比教材、研究教参,按照教材实验的要求来设计课堂教学。第二,意味着有足够多的教材培训机会。在实验阶段,每一个寒暑假都会举办实验教材的专门培训活动,由教材编写者对实验教材的编排意图、内容特征、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完整的讲解和指导。第三,意味着经常上实验课、写实验体会、做实验教材经验介绍。第一轮教材实验结束,我也教完了第一轮大循环,收获很多。

机缘凑巧,1993年,江苏省启动义务教育教材的实验工作,我恰好又回到一年级。因此,第二轮大循环教学,我教的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我继续参加教材的学习培训和实验研究,后来也有机会参加了苏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的编写、修订等工作。可以说,这两轮完整的教材研究,奠定了我对数学教材的基本认识。第三轮大循环教学,我教的则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这三轮大循环教学,恰好是三种不同版本的实验教材。通过三个版本实验教材的对比研究,我对教材了然于胸。教材上的每一个例题、每一道习题,我都能够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我曾在办公室里戏说“我就是数学教材”,老师们不相信,纷纷来考我,可怎么也考不倒我。为此,后来《人民教育》记者采访我,还给了我一个雅号——“教材点唱机”。

熟悉教材有什么好处?能使我们完整地了解教学内容及其编排特点,从而在备课、上课的时候,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了完整的教材研究,我们在课堂上才能够做到“瞻前顾后”、迁移渗透。我经常听课,也经常和老师们一起备课,发现有一些老师由于对教材研究不够,或者说研究不完整,经常会上出两种不大好的课:第一种课是“夹生饭”,比如,把六年级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到四年级去教,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铺垫远远不够,自然是消化不了;第二种课是“炒冷饭”,明明三年级已经学过了,四年级还重复讲一遍,学生没有获得任何“营养”。

所以,就让我们从研究教材开始,奠定自己专业成长的基础。

二、丰富的课堂研究

研究教材是为了上好课,课堂是教师的生命线。我对理想课堂的研究与追寻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心中的理想课堂是精雕细琢与完美无缺的课堂。我憧憬着这样的课堂模样:上课铃一响,教师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游戏引入新课;新课学习环节,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深刻而轻松地理解新知;练习环节,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环节之间的过渡妙语如珠;总结环节,当教师说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恰好下课铃响了!这段时间我追寻得好辛苦,但是这种完美的课堂却一次也没有出现过。后来我渐渐明白,这样的课堂只是空中楼阁,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事实上,课堂是无法真正预设的。但是这段经历,使我对课堂的研究,有了一个基础。

第二个阶段,我心中的理想课堂,是活动交流与多层并进的课堂。这个阶段,我上课的特点明显跟第一个阶段不一样,我喜欢做游戏,喜欢通过数学活动,在多层并进当中引导学生开展学习。1993年,我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的全国第一届小学数学观摩课评比,上的是二年级《时、分、秒》一课。这节课,我精心设计了10次数学活动,从一开始的猜谜语入手,到看钟表、修钟表、画钟表、拨钟表、设计钟表等等。当时觉得上得很成功,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不过,我现在回想起来,一节课设计10次活动,过于饱和,师生都会应接不暇,容易陷入“表面繁荣”。

第三个阶段,我心中的理想课堂有四个关键词:真实、有效、互动、生成。所谓“真实”,就是要面对学生真实的基础,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发展。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应该追求“有效”的课堂,应该用简单和实用的方法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然后是“互动”的课堂。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放任学生去“自学”,而应是在教师的引领和组织之下,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对话与共享。最后是“生成”的课堂。课堂是一段生命时光,是一段时间历程,没有哪一节课可以复制、可以倒回、可以重来。每一节课都意味着无限可能,因此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是生成出来的。要达到精彩的生成,需要耐心,需要智慧,需要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

课堂研究还常常要比赛上课。赛课是一种独特的课堂研究,它不同于一般的公开课,不仅有心理压力、心理负担,而且绝不是单兵作战。赛课时上出来的课,已然是群体智慧的结晶,课始环节、新课环节、练习环节等,都有各路高手前来“助阵”,甚至课尾的总结性话语都可能是某“大咖”帮助提炼的。这样的赛课过程,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非凡,正所谓“赛过一节课,胜教几年书”,其间的一些磨炼更是受用终身。

记得1991年,我参加江苏省第一届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在磨课过程中,我的两位恩师——盛大启老师和张兴华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当时,我的教学设计挺好,但试上了几次,课堂实际效果都不大好。为什么呢?是因为我的课堂语言太抽象,干巴巴的,不生动。我记得张兴华老师给我出了个点子,他让我调查一下,小孩子最喜欢听谁说话。我调查的结果是,那个时候的小孩子最喜欢听两个人讲话,一个是鞠萍姐姐,另外一个是孙敬修爷爷,当时的收音机里面天天都播放他们讲故事的节目。我把找到的鞠萍姐姐、孙敬修爷爷讲故事的磁带每天听3小时,连听了3个月。试想一下,每天听3小时,连听3个月,是一种怎样的经历和体验呢?白天要上课,办公室里不能播放,只能晚上听,而晚上我住的是集体宿舍,不能影响其他人睡觉和备课,我只能戴上耳机听。每天晚上,我在鞠萍姐姐和孙敬修爷爷动听的声音当中入睡,一觉醒来,他们的声音往往还在我耳边循环回响。

3个月的“魔鬼式训练”后,我的课堂语言有了很大的改进,省里赛课和全国赛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那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最喜欢听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我觉得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短句子多。我发现鞠萍姐姐和孙敬修爷爷讲故事,不大讲那些很长的句子。因为小学生年龄小,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很长的句子,讲到后面,学生就忘了前面。二是描述性强。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大森林里,住着一位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这段话中,有大森林,有白雪公主,还有7个小矮人,画面感强。三是亲切自然,如话家常。如果再加上一些轻松幽默的语调,学生就会更加喜欢。

当然,磨课的经历还有课堂板书、课件设计、教具制作等等,这些都是课堂研究必不可少的方面。

三、规范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得以飞翔的翅膀。尤其是在当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规范的课题研究。对我的专业成长影响特别大的,有如下三个方面的课题研究。

第一,是对思维的研究。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教师当然要研究儿童的数学思维。在我看来,儿童的数学思维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动作思维”,第二种是“形象思维”,第三种是“逻辑思维”。我选择了小学阶段占儿童思维主体的形象思维开展研究。思维很难研究,形象思维就更难研究,所以我的第一个课题研究很艰苦。不过,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我对儿童思维方面的规律有了一些比较深刻的认识。

第二,是对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研究。当时我的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特征,那就是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这是一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申报时我刚刚评上特级教师,正准备进一步规划和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这个课题的研究使我对儿童的课堂学习方式有了完整而深入的认识,也对儿童的学习心理有了细致而深刻的了解。

第三,是对我的教学主张的研究,即关于在数学学科实施“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这一课题研究,我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初步建构了无痕教育的基本内涵、价值可能、课堂特征与操作策略。该项课题研究成果也被评为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以为,课题研究,必须规范地去做。课题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小,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太大,研究了几年也出不来有效成果。课题研究不同于经验总结,课题研究是有准备的,是在理论支撑下的,有组织、有规划的研究行动。课题研究的规范,常常体现为“四步曲”:第一步是申请议定。要按照课题指南进行申报,申报之后才有可能会立项。第二步是开题论证。立项之后要进行开题论证,准备怎么做?邀请专家指导,论证一下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可能遇到什么问题,进而设计研究方案等。第三步是中期汇报。研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通常要进行中期汇报,梳理初步研究成果,规划后期研究进程。第四步是结题鉴定。通过这“四步曲”规范地去做,课题研究才能逐步走向深入,取得良好成果。

课题研究,还必须扎实地去做。当下,课题研究种类繁多,当我们要真正地去做一项课题,就必须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选择对自己的教学和课堂提升有实际帮助,对自己的教学主张的提炼有显著作用的课题。

四、深入的专题研究

评上特级教师之后,我有将近10年时间没有申报课题。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我深深地知道,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行走节奏,有时需要慢下来,慢中有进,稳中有为。我们要有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选择,因此,在没有申報课题的这10年里,我做的是专题研究,我对两个方面的数学教学专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一是计算教学。窃以为,计算教学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基石,甚至是重要支柱。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只要上公开课就上计算类的,只要写论文就写计算类的,只要做课题就做计算类的,只要做调查研究就做计算类的。那段时间,我对计算教学展开了深入、持久的专题研究。2006年,我所写的有关计算教学的1万多字的研究论文《把握基本矛盾,走向有效教学》在《人民教育》发表。

二是解决问题教学。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对解决问题教学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如今,课程标准划分的小学数学内容领域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没有应用题或解决问题的专门领域。很多老师不会教如何解决问题。比如什么时候学两步解答实际问题,什么时候学两问实际问题,什么时候学连乘连除实际问题,什么时候学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等等。因此,这一段时间,我对解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尤其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一个特色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从2004年开始,把《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编排的各种策略,依次深入地研究了一遍,分别上了公开课,并且分别做成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还附上了教学反思和专家点评。

专题研究虽不像课题研究那样规范,它可以完全是教师自己的选择,可以个性化,但一定要深入且持久。

五、精细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我的个人爱好。现在做这项研究的教师不太多,因为调查研究比较难做,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经验,而且还要能够深入、全面、科学地分析。也就是说,调查研究其实是一项“高冷”的研究。但是通过调查研究,能够获得第一手的客观数据,从而更加接近科学研究。

我曾经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调查研究,如表内乘除法计算错误分布的调查研究、小学生基本口算能力的调查研究、学前儿童加减法口算现状的调查研究等。做一项调查研究,通常要2到3年的时间,还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进行大样本的数据分析。

像第一项调查“表内乘除法计算错误分布的调查研究”,我是如何做的呢?首先必须提出需要调查的基本问题。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学会了乘法口诀表之后,进行乘除法计算的时候,有的题经常错,有的题不大容易错,那么是乘法容易错还是除法容易错?在乘法中,是小的数写在前面容易错还是大的数写在前面容易错?比如3×8与8×3,一道是3写在前面,一道是8写在前面,用的口诀一样,都是三八二十四,哪一道算式学生更容易错?在除法中,用的口诀也一样,是24÷3容易错还是24÷8容易错?带着这样的一些经验和认识,我设计了测试问卷,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学校开展了较大样本的现状调查。

我做这项调查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当时电脑还没有普及,我们都是人工统计,手工画“正”字,然后用计算器来统计数据,最后得出结论:从乘除法的角度看,除法比乘法容易错,因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积思考的方向不一样,求商带有一定的逆向性。同一句口诀,像3×8和8×3,8写在前面容易错,3写在前面不大容易错。同时也发现,乘法口诀当中,有一些口诀学生容易记错,有一些口诀学生不容易记错。经过多角度的分类统计,最后进行交叉覆盖,就会得到小学生表内乘除法计算错误分布的高频分布点。有了这样的调查,我们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学生容易错的题不妨练得多一点,不容易错的就可以练得少一点。

这些年来,我的各项研究也产生了一些成果,《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先后以连载或专题的方式予以报道。我也出版了几本专著,主编了一些教师读物。最新出版的专著《无痕教育数学课堂18例》,从我上过的上百节公开课中精选了18节课,涵盖一到六年级,每一节课用近2万字的篇幅进行详细解读,包括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专家点评等。该书中还附了二维码,读者还可以扫码观看一些典型课的课堂视频。

以上回顾与分析,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只有持续而专注的研究,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最后,與大家共勉的是:研究就意味着执着,意味着深入,意味着思考,意味着思想,意味着精神,意味着信念。

(徐斌,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苏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无痕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特聘专家。曾获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课比赛第一名,全国小学数学创新课评比一等奖。教育事迹在《人民教育》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曾七次连载“徐斌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出版专著《无痕教育》及“中国名师”系列教学光盘。创办的教育公众号“徐斌无痕研究”具有一定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要素
基于“七要素”的教学设计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4年11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