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网通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2021-11-19赵雪妍朱致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2期
关键词:网通接球数学

赵雪妍  朱致航

随着我国对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各个学校对于教学模式都进行了不断的深入改革和实施。我校(珠海市第一中学平沙校区) 于2018年初与杭州铭师堂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铭师堂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升学“e网通”平台是以促进高中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集自主学习和教育教学管理为一体的互联网在线学习和教学管理系统。互联网课后学习解决方案,为个性化精准学习,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和学校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工具。)举行了签约仪式并正式签约,从此我校的“双线教学”拉开序幕。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课题组成员在日常的教学中是如何融合“e网通”的一些实践与体会。

一、强化学生感知,培养兴趣

数学学科属于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相较其它学科比较抽象、逻辑性强,学生很容易感觉数学内容过于严肃和枯燥,学习起来平淡无味,假如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就会让部分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更谈不上具备相应的数学思考能力了。 “e”网通的融入则改变了这样的现状,课堂教学中融入“e”网通,给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线性回归中相关系数与相关指数》教学时,在新课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利用“e”网通平台的人教A版必修三统计课程第六讲片段视频讲授新知,视频任课老师从该课在高考中的定位讲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相关关系,如正相关类比于上坡,负相关类比于下坡,并结合函数与两个变量的关系的异同点,进一步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相关性的概念。还进一步地讲解相关性系数r越接近1正相关性就越强,r越接近于0时相关性就越弱,r越接近-1时,负相关性就越强。该视频紧扣主题,用最小二乘法推导线性回归方程。线下授课老师采用片段视频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穿插提问等环节。线上线下两位教师采用同课同构、承上启下、师生互动等环节讲授新课。授课模式新颖,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思维紧跟授课教师,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结合课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反馈得出,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很不错。

二、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e”网通的融入使得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更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也践行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这节课时,授课教师先回顾球体积表面积公式及长方体对角线交点到各顶点距离特点,接着给出几何体外接球与内接球定义,然后以问题牵引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几何体结构探究。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是实物教学模式,即利用做出来的模具进行课堂上的直观教学,这样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看到所学习的模型,对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难对内部的构造进行深入了解,也就不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而融入“e”网通的课堂教学则轻松解决了这个难题。课堂上教师利用平台上的视频,图片等动静态相结合的直观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小组讨论深刻理解并体会不同几何体的内接球与外接球问题。最后,再由师生一起总结教师板书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还让学生感受了数学抽象思维形成理性思维。各种教学模式优势得到充分应用,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巧用“e”网通,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在高中数学知识架构中《统计》部分,涉及了较多对数据的分析。在初涉该部分内容时学生学习激情一般,调查了解得知学生认为一堆数据了解就好。课题组老师及时利用“e”网通平台的《统计学一二》视屏短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感知并明白统计学的重要和对数据分析的意义重大。再者,教学中课后知识巩固和习题练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手抄错题,以便达到课后巩固复习的目的。这种方式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一是浪费了较多学习时间,二是新式枯燥,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三是查漏补缺效果有限。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是哪部分知识点薄弱,将错题打印出来再做,同时系统也会保留学生做题记录,统计错题类型,达到定期回顾的目的。总之,在引导学生对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养成通过数据思考的习惯,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四、建立网上课堂,促进教学相长

学生在传统学习方式中获取知识单靠教辅资料、课堂练习,这对学生掌握并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有限。而“e”网通平台上有大量内容丰富可实时共享的教学资源,能很好地实现高中数学课堂对知识的共享,对拓展学生眼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教师来说,可以充分利用里面的微视频和题库及时分享给班级学生,让学生多练习达到对知识系统掌握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课下多利用平台围绕教学内容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在数学课堂上将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与大家沟通交流,促使学生的解题能力、沟通能力得到良性发展。再者“e”网通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還体现在形成网上课堂。在2020年初突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那段日子里,我校教师借助“e”网通平台及时分享学习资源,再利用平台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还和学生形成视频沟通平台,建成师生问题互动机制。学生课下遇到的问题可以在线上课堂师生讨论和交流,更好地提升了学生见解和热情,实现了课上课下统一的目标。通过网上课堂的建设,更好地实现了“e”网通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 在三年多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学习任务为主线,有效地学习和使用“e”网通,促进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了环境,由“静态的学习”变为“动态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数学,完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现代化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出具有教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数学教师。

猜你喜欢

网通接球数学
大树的日常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单元教学微型专题
广东电信与广东联通联合推广六模全网通
全网通获准成为国际标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抛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