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附属医院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2021-11-19黄嫦婧陈士奇

现代医院 2021年9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支部对象

黄嫦婧 张 柯 陈士奇 何 珂

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上海 200032; 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上海 2000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1]。”这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加强党支部建设,是筑牢基层之磐石,是千里远行之足下。而高校附属医院相较一般院系,其研究生党建工作既要接受所属高校领导,又要符合卫生健康行业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2-3],同时,医学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还兼具“临床科研相结合、实践实验两手抓”的特点。据文献报道,高校附属医院党建思政工作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认识误区[4]。如何夯实高校附属医院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并有效提升支部组织力,已成为近年来高校研究生党建和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以某高校附属医院为例,通过对全院各年级研究生党支部党员就党小组设置、支部“三会一课”、党员联系群众“1+1”、支部共建等制度建设及实践参与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和分析附属医院研究生党支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全国高校附属医院研究生党建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1 研究对象

为全面了解高校附属医院研究生党支部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本次以某高校附属医院全体研究生党员及共建对象为研究对象。其中,党员共计87人,共建对象共计79人(2017级研究生党支部:党员28人,共建对象25人;2018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党员17人,共建对象12人;2018级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党员17人,共建对象17人;2019级研究生党支部:党员25人,共建对象25人)。

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党员及共建对象两个版本,调查问卷针对调查目的进行设计,党员版问卷分党小组设置、支部“三会一课”、党员联系群众“1+1”、支部共建等四个模块;共建对象版问卷设置与党员版共建“1+1”模块相对应的问题。通过“问卷星”在线问卷平台由各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发放问卷链接至各支部党员及共建对象,通过筛选及校验,剔除身份填写错误或数据不完整的问卷,回收党员版有效问卷87份,共建对象版问卷75份,总回收率为97.6%。对有效问卷使用SPSS 22.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党小组设置意向情况

从表1的调查统计结果看,在支部党小组设置意向上,59.77%的党员希望所在支部党小组可以按目前学习生活的常在区域进行设置,31.03%的党员希望可以按照所学专业不同划分小组,9.2%的党员希望按学历层次进行划分,可以看出日常学习生活场域成为党小组设置及支部内党员交流互动占比最重的影响因素,可能是因为这样选择既有利于党小组按照区域就近联系党员,又相对便于按年级设置的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进而保障支部党建工作有序开展。

表1 党小组设置意向 (n,%)

3.2 “三会一课”参与情况

调查统计显示,受访党员对所在党支部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方面做的工作满意度高达98.85%,83.72%的党员表示可以通过参与“三会一课”了解时事政治,拓宽国际视野,73.26%的党员表示能巩固自己对党史知识和理论政策的学习,可以看出该院研究生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实施现状良好,能够依据理论要求保证学习频率及质量,组织规划较为合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支部党员反映目前支部开展“三会一课”活动的问题集中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参与感不强,缺乏互动”等方面,并在意见栏提出了“加强实践”“丰富形式”等建议。

从表2的调查统计看,75.86%的党员希望在支部党员大会中学习时事政策和理论知识,同时有近50%的党员希望采取志愿活动心得分享、座谈交流、反思总结等参与度较高的方式丰富组织生活形式。此外,在党课内容形式意向调查中,63.22%的党员倾向于支部开展红色观影活动,56.32%的党员希望邀请优秀导师和教职工支部书记进支部上党课,52.87%的党员对行走中的党课表示兴趣,希望通过参观红色景点和历史文化纪念馆进行学习。此问题模块整体展现出研究生党员学习积极性高同时更倾向于趣味性、实践性、深入性、沉浸式的学习方式的特点,反映出党支部在设计和组织支部党员大会和党课时存在主题内容与开展形式融合度不足、创新性不够的问题,需进一步结合研究生党员的自身实际及学习意愿,激发党员参与积极性,提高党支部组织活力。

表2 支部党员大会、党课内容形式意向 (n,%)

3.3 党员联系群众“1+1”制度实行情况

研究生党支部党员联系群众“1+1”制度是指为推进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搭建支部党员直接联系服务师生的平台,要求每位研究生党员通过自愿结对方式,至少联系一名非党员同学,每位非党员同学至少有一位党员联系人,形成“1+1”帮扶结对。共建对象版问卷结果显示,结对共建中53.33%为同级同学,45.33%互为同门师兄弟/姐妹,34.67%是同宿舍舍友,互相熟悉度较高。在突发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等)“1+1”制度实行情况的调研中,有98.67%的支部党员与自己的共建对象有沟通联系,87.84%的共建对象表示联络内容为学业问题交流,共同讨论解决方案,81.08%的共建对象表示对方向自己强调突发事件中相关政策要求并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状况,63.51%的共建对象表示通过互相联络分享疫情期间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安抚焦虑等不良情绪。

从表3的调查统计看,共建对象对结对党员的工作评价整体较高。93.33%的共建对象认为“1+1”结对共建活动有助于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党建氛围和学习风气形成,86.67%的共建对象认为结对共建有利于共同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政策规定,思想素质得以提高,58.67%的共建对象表示在互动交流中锻炼了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表3 党员联系群众“1+1”制度共建对象反馈 (n,%)

3.4 支部共建意向情况

在共建支部选择上(如表4),55.17%的党员希望所在支部与所在附属医院其他学生支部达成共建关系,45.98%的党员希望能与其他附属医院学生支部进行共建。同时,交叉分析显示,在选择“其他附属医院”及“其他高校支部”共建的党员群体中,2017级研究生党支部占比最高,均≥40%,结合毕业生面临毕业就业压力较大以及对本院系工作环境较为熟悉等情况考虑,跨医院的支部共建可构建支部学习及信息交流双平台,或许有助于毕业年级党员提供更多就业升学和职业发展的选择机会。

表4 党小组设置及支部共建意向 (n,%)

4 讨论

根据上述对该院党小组设置、支部“三会一课”、党员联系群众“1+1”、支部共建等制度建设及实践参与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附属医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特点和现存问题,现提出建议如下:

4.1 医教协同,融合学校和医院党建要求,探索支部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考核

首先,要将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支部建设的方方面面,切实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建立支部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制度[5-6],按照日常工作(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廉政建设、联系走访、出席各类会议、配合医院中心工作等)、党务公开、特色活动、党建品牌等指标,严格考核标准,提高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能力和支部党建工作水平,当然根据支委分工,也应对其他支委所承担职能的工作成效进行考核。其次,要优化完善支部党小组设置,建设医科特点专科特色组织设置方式。基于学校要求和调研结果,结合医科特色和医院实际,要进一步探索在以年级、班级横向设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院区设置党小组,由支委担任党小组组长,为支部党员学习提供便利,丰富党建工作和实践活动的形式。待某些学科研究生党员规模较大或形成稳定的多学科协作研究生组时,可进一步探索按学科设置党小组[7]。

4.2 提升质量,做实做细组织生活的管理,开展正常化受欢迎有实效的组织生活

首先,定期开展组织生活,用好高校和医院党建系统,严格考勤制度,每月不少于1次;细化支委责任,组织生活前召开支委会进行内容讨论、方案制定,会后建立反馈机制,支委主动了解党员对组织生活、党课学习感悟及改进建议;清晰完整记录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主题、出席和请假名单、主要内容和成效,提升党建通讯撰写水平。其次,要丰富组织生活形式,结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要求进行守正创新,如加强优秀导师和教职工支部书记给学生支部上党课,开展行走中的党课等[8-9];要创新工作载体,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及时分享优秀学习资源,开拓新视角、新形式、新路径,提高党建学习时效性[10-11]。第三,党支部每学期向所在班级或院系公示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党支部和党员在接受民主评议前,应公示最近一年开展和出席组织生活的情况[12-13]。

4.3 党旗领航,加强对团建和班建的指导,打造附属医院学生党建特色品牌活动

首先,要落实党员联系群众“1+1”制度。党员要经常关心联系对象的思想、学业、生活状况,积极提供相关帮助,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主动征求群众对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14-15],有利于支部全面了解研究生情况,促进支部帮扶工作细致化、贴心化,特别是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共建对象评议结对党员,可探索通过微信小程序展示、问卷星调查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党员联系群众“1+1”制度落实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结合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实现共创共赢。其次,要创建院内学生学员党支书党建工作坊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多学科讨论式的党建MDT,每两个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促进党支部之间的党建经验交流,并将范围逐步向本院学生支部支委和院外学生支部扩大。第三,要结合专业优势,做好顶层设计,将党支部共建活动打造成思政教育的大平台,助力研究生全面成长的第二课堂[16-17]。依托青年思政论坛、临床关怀人文实践、健康扶贫师生社会实践等品牌活动,加强党建对团建和班建的引领,建设一个相对稳定、持续深入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和志愿服务项目。

4.4 支部结对,深化与兄弟单位合作交流,大力推进共建共享校院党建优秀经验

首先,要适应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联动,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学员管理工作的联动,依托附属医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党总支、学生党建核心小组等组织形式,统筹做好医院内研究生和住培医师等学生学员党建共建工作,逐步形成“学生-住培医师-职工”的医院党建续贯管理和党员骨干储备池。其次,要依托高校“三全育人”辅导员工作室等载体,与其他党支部(非所在学生学员党支部)结对共建,在支部建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探索与区域党建中心、专业党建团队开展联建工作,如为适应学生学员工作、生活场域的新变化,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医院学生学员党建”(工作)与“区域公租房党建”(生活)相贯通的“医公结合”党建联建新模式,与结对支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积极探索和提炼研究生支部建设中有效的经验做法,并努力上升为制度成果、理论成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某高校附属医院全体研究生党员及共建对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研究生支部在党小组设置、支部“三会一课”、党员联系群众“1+1”、支部共建等方面线上调研,总结和分析高校附属医院研究生的专业特色及研究生党建现存问题,探索和凝练高校附属医院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和组织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提高高校附属医院研究生党建质量,切实增强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在常规党建基础工作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支部对象
支部联建润“甘泉”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