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写作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路径

2021-11-19罗勋章蔡钰

关键词:研究

罗勋章 蔡钰

(长江大学 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写作作为人类基本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其所涉外延太广,内涵繁杂。由于其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越来越大,近年在学术界被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鉴于以上缘由,为更清楚地了解国内高校写作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未来走向,笔者以2010年至2020年间CNKI收录的高校写作学相关文献作为源数据,着重分析了“写作学”和“高校写作学”所讨论的焦点问题,并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进行梳理,旨在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当前写作学研究全貌。其所以以2010年为起点,是因为2010年前后,手机的功能由仅仅作为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化为信息传播的终端接收器。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随时随地任意交流信息的智能手机的出现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条件。如果被称为中国3G元年的2009年还不足以说明媒介时代的来临,那么大众的认知在国内则以2012年微信的出现为标志,开启了真正的媒介时代(2010年是取其中位数)。媒介时代的写作真正实现了写作的大众化,大众自由地写作到写作的自由,从语词到文体,极大地消解了精英写作的基础,进而导致作为建构写作学理论轨范与实践基地的高校写作学革故鼎新的需求。当然这仅仅是问题的发端,而非本文的核心问题,兹不赘述。

一、当下写作学研究现状与思考

(一)研究数据来源

笔者在中国知网( CNKI) 总库分别以“写作学”“高校写作学”为主题,检索近十年(2010~2020)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献,将检索出的写作学研究论文644篇、高校写作学研究论文845篇作为此次研究的源文献,得出图 1和图 2。

根据图1、图2的数据,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近十年学界关注动态,我们选取了部分研究热点主题,分别以“主题”“主题、篇名”设为检索项,在知网总库检索出近十年(2010~2020)相关文献,简单梳理以后得出表 1(写作学被当代学界关注状态表)和表 2(高校写作学被当代学界关注状态表)的统计数据。表中的(2010~2015)(2016~2020),分别指时间范围: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

图2 2010~2020有关高校写作学的主要主题发布篇数

表1 写作学被当代学界关注状态图(部分)

(二)研究结论

图1 显示了近十年(2010~2020)以“写作学”为主题的研究文献的刊载情况,其具体变化趋势如图 3所示。

图2显示了近十年(2010~2020)以“高校写作学”为主题的研究文献的刊载情况,其具体变化趋势如图 4所示。

图3 2010~2020年以写作学为主题发文量总体趋势分析

图4 2010~2020年以高校写作学为主题发文量总体趋势分析

通过对图表数据的比较分析,下述结论显见:图1中创意写作、写作教学、写作学分别居于被关注的高位。图2中写作学、应用文写作学、应用文写作居于高位。从趋势图看,相关内容的关注是否可以反向表明,高校学生在进入媒介时代后写作与沟通能力下降,进而催生了问题的发现。近年对写作学一向高冷或持怀疑态度的清华、北大开设写作与沟通的课程,可为旁证,因为有需求才有关注,才有课程设置的必要。由于写作水平指向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的显现,创意写作、应用写作及写作学被高度关注就成了必然。

梳理图表数据,我们发现:

第一,近五年的写作研究较前五年研究人数大量攀升。

第二,有关写作的理论探讨的文献有所减少,而关于高校写作学的研究则越来越多,且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写作学的困境及原因、写作学的革新、写作学的应对策略、创意写作在高校写作学中的实践探索、地方高校写作教学。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社会及市场对从业者写作能力的需求增大,使得写作教学者焦虑,进而倒逼高校写作学的改革,以此促进了教育者的思考。

第三,创意写作近年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创意写作概念是一具有丰富外延的表述,既涵括了传统的文学写作的路径思维,也指向市场化的广告、策划、剧本之类的写作路径研究,因此,创意写作实质上包含了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可操作性的写作教育,其列于高位关注是必然的,因为现实发展对创意写作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另一方面,这表明以葛红兵为代表的写作学者对创意写作教育的呼吁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以“写作学”“高校写作学”为主题,分别检索2010年至2020年间中国知网所收录的文献,来源选择知网上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CSSCI、CSCD期刊收录的中文文献,通过甄别,确定了论文总数分别为51篇、33篇,参见表 3和表 4。

表3 2010~2020年以“写作学”为主题的核心期刊发文量

表4 2010~2020年以“高校写作学”为主题的核心期刊发文量

据此可知,有关写作研究文章发表的刊物学术层次不高,进入双核类期刊的文章稀少。这说明写作学的学术研究在理论深度、社会影响力等层面,依旧在趋向其他学科学术平台攀升的前行路上;尽管我们不能惟平台论,但它至少表明写作学在人文科学学术界的位置。有关写作学的本体思考,如何提炼学术概念范畴,建构自有的学术体系,进而推动写作学向其他学科的延伸,学术生长方向何在等理论问题,依然还需要学界进一步努力。

二、高校写作学的现实与三极

关注当前高校写作学,不能忽略社会语境与专业语境。从社会语境看,信息垃圾的环绕与经典阅读的空白,在普通本科及以下的高校学生中显得非常突出。在高科技完全碾压现实空间的今天,丰富而冗杂的信息填满了互联网。消费主义思潮带来精神的物化,移动互联网导致的生活媒介化(手机依赖)覆盖了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学生沉溺于手机的社交互动与各种网络窗口的信息海洋,传统的家庭与社区教育与影响的缺位,让单一的学校教育无法保持其本应具备的纯净心灵。许多高校不得不依靠行政手段来管控学生的学习工具(手机等)运用。与此相伴随的快餐文化生产与消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碎片化阅读导致审慎的深度的经典阅读的缺乏,应考式的中小学作文所呈现出的假与空,使得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的表达出现失序。

现代写作学的构建时限不长。借用宋时磊的表述,现代写作学是孕育于20世纪初五四运动之后并在80年代走向成熟的写作学,它解决了传统写作学研究视角的直感性、思维方式的单一性和理论体系的封闭性等问题,立足写作本体的建构,运用现代观念和科学方法,努力去揭示现代写作活动的特点、过程和本质规律。[1]由于写作学是覆盖甚广的基础性学科,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对写作理论的研究探讨不再是高校写作学的主体,基于写作结果与成品文章生产的过程写作或者说实践写作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应对当下全球化语境下的人类生活方式变革、价值观多元,建构新的写作学框架,再次凸显出必要性。

高校写作学目前的板块构成有三极:文学写作学、应用写作学、论文写作学。文学写作学一直是显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借助当时文学的巨大影响力曾经风行一时,当下则处于尴尬的处境。以学生审美精神建构及表达的需求形成的文学写作学是当下写作学构架的第一极,诗歌、散文、小说创作曾经在各高校的写作教育中是主体,中学生对中文专业的认知大多与此相关。而文学写作培养的是“无用”的人才与情怀的习得,在一个注重物质利益的时代,纯粹审美的追求注定是凋零的;而且过度的文学写作教育,反倒会阻碍学生顺利进入社会性的写作事务中。因此随着中国进入经济建设的叙事时代,考公(公务员)需求、职级晋升需求以及各类工作实务需求,使应用写作、论文写作日益成为显学。由于文学写作学萎缩,大部分高校受学术体制的影响,基本废除了文学写作教育。脱胎于文学理论文学创作论范畴的文学写作教育,从最初依附于写作学或单独开课的大课时,逐渐消失让位于应用写作学或学术写作学。当然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崛起,文学写手的写作方略自曝与交流,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文学写作学的刻板与理论的落后苍白。

由社会认知及营运管理需求构成的“会写”的人才需求是由应用写作学完成的,它包括了公文、行业文书的写作等。这类课程在理工类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被广泛设置,尽管效果不佳,但相关的技法与规范研究还是比较活跃的。而社会文化资本构建需求形成的人才需求是由论文写作学来承担的,包括了学历教育需要的文献查阅整理教育与论文写作规范教育,本科、硕士、博士论文的撰写,及晋级需要的论文撰写,使得论文写作学的关注度被推高。 这一点极受海外写作学方法的影响,近年发展很快。当下流行的主题写作解构了传统的论文写作学的刻板化教育,代之以过程化、思辨化、选题专业化的路径,对论文写作学的科学性进行了有力的升级与改造。

与上述概念相关的写作学的一个热词创意写作,实际上是一个融合三极写作学的路径式探索。写作学发展有一个三段论式演进路径:传统文章学、现代写作学和创意写作学。传统的写作学实际上是文章学的静态要素论,注重概念知识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写作学即脱胎于此:审题、立意、材料、篇章、表达、语言、风格、技法。现代写作学注重动态过程的考辨,把写作的过程纳入学术考察,区分了本质与实践过程,注重人的主体性发挥,将主体、客体、载体、受体融入写作过程论加以考察。创意写作学在现代写作学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个体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了写作内容转化的路径研讨,即由创意促成每个写作个体的创造性写作的完成。这个历程完成了学科发展的三级跳,创意写作学势必取代写作学,把写作发展为一门和文学、语言学并驾齐驱的学科。[1]这个说法是可以被接受的。

三、写作学的未来:外汲与内生

飞速变化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需求,倒逼中国高校的写作学改革。外汲海外的写作学各种范式,成为本轮写作学教改热的原动力,来自爱荷华大学的创意写作资源成就了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创意写作诞生。[2]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海外高校的主题性写作[3],作为泛创意写作则引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的落地生根。但是创意写作本土化的过程中,无论作为领军性创意写作高校上海大学的教学研究,还是海南三亚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的创意写作教学[4],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理解外来写作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同时嵌入本土教育资源与文化资源,以契合当下中国文化的发展需求,深化细化创意写作的过程环节,以形成真正中国式创意写作。

西方写作学的核心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化思维的基础上的。从主客二分的理性思维到主体间性的交互思维,始终伴随着传播的主动性与主导性。也就是说写作学的本质是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与传播,基于传播的思维决定了创意写作的路径与方向,技法与手段。要想充分调动写作者的个性体验与传播趋向,就必须把受众的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事实的描述是写作,把事实显示给受传者就是传播。在一个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后者对于写作者有着更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写作学需要认真研究与拓展的内容。

同时,作为内生性的中国传统写作思维在写作学的发展递变中,也远远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从陆机《文赋》以降的写作思维研究,《典论·论文》《文心雕龙》《史通》等等对文章写作、文学创作过程的思维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些既有的理论是否还具有活态化的可能,流行数百年的八股文写作模式是否还具有新的活力?这些都是未来可以不断深化的写作学探索与改革方向,也可能成为我们对创意写作本土化的一种期盼与向往。

猜你喜欢

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造价超预算预防管理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