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处理配网低电压问题

2021-11-18车学明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低电压

车学明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的高速发展,用电量的急极增长,负荷的增长与变更,严重加重了乡镇配电网供电压力,局部乡镇地区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低电压问题,尤其工业较多的乡镇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本文通过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在对本辖区乡镇低电压问题大量的调查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低电压问题的成因,并针对性提出具体的问题解决见解,对改善配电网架构和供电能力,提高供电质量,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乡镇配网;低电压;原因;整治办法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乡镇配电网中的电力用户对用电需求,供电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即使近些年来,广东电网公司加强对电能质量各项指标的明确规定和不断加大电网建设改造投资力度,大大提高了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但由于需求急极增长等各种原因,乡镇配电网低电压的问题依然存在,并在乡镇电网中尤其突出。造成乡镇低电压的因素很多,往往是多种原因结合作用而形成。要想有效科学地解决乡镇低电压问题,需在现存乡镇低电压区域进行全面科学、全面的治理,才能进一步提高乡镇配的供电低电压质量。现就乡镇低电压成因和如何进行科学的综合治理,提高乡镇配电网质量办法进一步的阐述。

1 镇低电压的成因分析

通过对本辖区乡镇低电压问题的调查分析、总结,本地区乡镇电网覆盖范围主要为农业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地区、及居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因此负荷结构以农业生产、小工业和居民用电为主,工业负荷比重相对较多,负荷高峰期间,工业负荷占比重达到64%,因此,本地区负荷主要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1.1 本乡镇负荷基本特点

1.1.1 乡镇季节性负荷波动大

随着农业生产用电、天气、春节返乡过年等因素影响,农村季节性负荷比重增大,并且其高峰负荷和低谷负荷相关很大。而季节性负荷期短,年负荷总量低,在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时,如果按照最大负荷选择,变压器运行不经济;如果按照最低负荷选择,高峰负荷期变压器严重超载运行,严重影响配电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目前为了确保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现在公变普遍按最大负荷选择变压器容量。

1.1.2 乡镇日负荷波动较大,负载率较低

由于小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居民用电相对集中,农业生产用电也较集中,本地区负荷每天有两个高峰段,即早峰和晚峰,而夜间负荷相对较小,日负载率不足80%,但负荷波动范围较大,给电压调整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乡镇地区负荷有以上特点,使本地区负荷预测有一定的难度,给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和计量准确性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带来的最大问题,还是电压调整问题。

1.2 乡镇低电压成因分类

通过对的调研发现,造成乡镇低电压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1)10kv 供电半径过长,有些超过20公里,線路末端电压损耗太大,导致电压偏低,10KV 线路供电半径不能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

(2)10KV 线路超重载,导线截面小;由于电网建设是很早年投资的,当年的意识及设计理念不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网改造过程中有些乡镇地区对负荷预测不准,乡镇小工业发展快,导致导线截面选择过少,由于负荷发展较快,线路截面已不能满足载流量的要求。

(3)乡镇配网无功补偿容量不足,不能做到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电网传输无功功率较大,部分10kV 线路有功、无功比例为1:1 甚至1:2,用户补偿意识不强,特别乡镇的中小型炼钢厂产生谐波,造成配网无功压力增加,配电线路的利用率低下。

(4)三相不平衡,乡镇居民用电的季节性突出,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夏季和冬季、节日是用电的高峰季节,加上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用电量大幅度增加且每天用电的高峰主要是在早上九点到中午十二点;晚上五点到十一点这段时间。在用电的高峰时段,有一部分的配电变压器达到重载或是过载运行。又加之农网改造的资金限制,大多配电台区都不能够依托三相四线来调节负荷平衡,使得单相线路的负荷较重,电压也随之下降。

2 低电压问题的治理方法

杜绝“重改造,轻管理运营”的思想,采取管理与技术并重的方式,从规划设计、建设改造、生产运行等环节入手,强化过程跟踪,不断总结经验,落实“低电压”的整治方案。早日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更好地满足农村各类客户的用电需求,提供有力的电力保障。

2.1 强化管理,最大化的解决低电压问题

(1)成立“低电压整治小组”对辖区低电压现象突出区域的台区改造情况进行调研,积极的引导乡镇居民、小型工厂错开高峰时段用电。

(2)其次,充分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加强台区的负荷监测,把更多种监测设备加以综合应用,发挥调度作用,对容易引起低电压的线路和台区加强常态监测,动态治理低电压。对有环网的线路尽量调整供电的电源,对供电的变电站尽量选择就近的变电站供电,如果变电站尽量接22万站

(3)实行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低电压”整治小组负责治目标、统计与分析电压质量整治效果,并制定和落实整治措施、县公司负责细化相应的计划指标,制定整治方案,并组织落实。

(4)加强“低电压”投诉和报修管理,健全和完善“低电压”投诉事件处理流程,跟踪“低电压”事件处理过程,解决“低电压”问题。

2.2 提高技术支撑能力,从科技进步上治理“乡镇低电压”

(1)首先,加强调度技术管理,分析该地的负荷特点,深入研究低压用电负荷特征,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调控负荷、电压、无功补偿能力。

(2)其次,合理调整变电站内主变分接头位置。同时也对相应的配变调整到合理的档位

(3)第三,合理配置、投切10kv 线路无功。针对动力电机容量大的厂,就地投入相应用的电容

(4)最后,合理调整配变档位和低压无功投切。

2.3 优化电网结构,从根本上改善“低电压”

(1)对于10kv 线路供电半径过长,在规划期限内又不能通过规划新建的变电站解决,可考虑在不影响其他线路供电半径或过载前提下,合理割接线路末端负荷,调整至就近其他未过载线路供电;通过增大线路的导线截面,减少重载线路的供电负荷;针对个别低压线路负荷分散、供电半径长的问题,可以采取安装低压调压设备的方法。

(2)增加配电容量,解决供电瓶颈问题,公变布点少,容量少,超载严重,尽快更换满载、超载的公变,提高变压器容载比,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500kVA。由于广东县区农网的负荷性质特点,长期的负荷波动主要表现为灌溉季节,大量抽水电机投入使用,负荷量比其他时间大许多倍。其他时间,如逢年过节、抗旱,负荷暴漲,导致线路配变过负荷运行。针对以上特有情况,建议选用新型的有载调容变压器。

(3)调整配变低压侧用户,均衡三相负荷。对配变低压侧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的台区,迅速制定负荷转移方案,均衡三相负荷,尽可能使配电 变压器出口处的负荷电流不平衡应小于10%。

(4)开展提升无功补偿能力建设,从无功补偿上治理“低电压”,为了降低电网损耗和改善用户电压质量,应重视高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提升变电站无功补偿能效、提升用户侧无功补偿能力、提升公用配变无功集中补偿能力、提升10千伏线路无功补偿能力。根据配网的实际情况,一是开展县级电网全网无功优化补偿计算,根据无功需求和无功优化补偿模式,开展县级电网无功优化补偿建设。二是根据负荷特点优化变电站电容器的容量配置和分组。对于电容器组,一般不应少于两组;对于集合式电容器,可配置两台不同容量电容器,实现多种组合方式。有条件地区,可采用动态平滑调节无功补偿装置。严格执行100 千伏安及以上专变用户功率因数考核,督促用户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对于近期不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用户,可以探索在计量点前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法进行改造,减少线路无功传输。根据农村负荷波动特点,优化公用配电变压器电容器容量组合,提高电容器投入率。在采取多项治理措施后,功率因数仍低于0.85 的10 千伏线路,可安装线路分散无功自动跟踪补偿装置。

结语

通过以上从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出措施进行治理,能在投入较少资金规模的情况下解决乡镇配电网低电压问题,使本地的台区电压合格率90%以上,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用电,提高了客户满意率,使优质服务工作得到落实,有效降低低压线损率,为解决农村电网低压问题积累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潘少华.基于农村低电压现象的综合治理研究[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1,11(30):53-72

[2]配电网技术标准.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配电网实用技术.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低电压
供电台区低电压应急治理方案研究
以实例浅谈低压变频器低电压穿越的控制与预防
基于WXH—822A线路保护测控装置的三段经低电压闭锁的方向电流保护测试
配电网低电压脆弱性指标分析
试论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原因及应对对策
郊区配网台区低电压治理关键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