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分析

2021-11-17王泽连

今日财富 2021年33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行政防控

王泽连

会计管理是事业单位内控重要环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由国家财政统一划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关系着单位财务部门的发展,但受限于单位体制、法律法规、监督管理等问题影响,存在一定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导致领导层无法根据会计信息判定单位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又影响资金的有效使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加强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主要方法。基于此,文章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为切入点,详细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具体表现及原因,并提出具体防控措施,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社会管理职能,是为人们提供各项服务的非营利性政府机构,在新的发展态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快速改革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由于这一特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会计部门对单位运营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持续深入改革,会计风险防控越发重要,各级管理部门也愈加重视会计风险管控,希望能够从根源上解决不重视会计管理、工作随意、资金流失、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风,提高资源和资金的有效分配,促进单位内部变革,提高市场影响力,发挥更大社会价值。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一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排查和针对性防控,提供真实、准确、翔实的会计信息。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主要依靠中央财政拨款进行日常运营和活动开展,需要尽可能压缩行政办公消费,将有效资金应用在社会民生领域,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能够提升单位决策水平,确保资源合理配置,各项资金规范管理,实现项目计划有序开展,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实现资金高效使用。

二是,有助于加强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需要全面实时掌握国家财经政策、法律法规,对单位内部资金使用和业务活动价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包括原始凭证审核、会计记账、资金拨付、财务信息公示等,建立科学严谨的内部制约机制,确保行政行为的合规性和合法性,有效避免各项违规、不正行为发生,如贪污腐败、资源浪费、资金挪用等,确保人员遵守规章制度,履行工作职责,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提高单位管理效率,减少会计风险,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形象。

三是,为国有资产安全提供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针对国有资产的管控需要贯穿预算、购置、验收和轉让、使用和调拨、报销及报损等环节,并按照要求上报至财政局监管部门,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具体表现

(一)意识淡薄,单位内部管理混乱

由上文可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导致很多单位没有明确的资金管理概念,对资金应用不够重视,财务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缺乏充足专业会计审计知识和丰富业务经验,导致财务管理质量不佳,无法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再加上单位机制和性质单一,存在一定“铁饭碗”特性,人员设置不合理,存在借岗使用、一人多岗、事多事杂等情况,在开展会计工作时,没有做到日清月结,对会计核算不重视,导致会计失真问题频发,也使得管理层决策出现问题,最终影响单位内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徇私舞弊,会计工作流于形式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公开招标过程中,存在虚列商品和服务价格、相互串标等行为,招投标流于形式。单位内部缺乏有效监督形同虚设,巡查和中介审计也只是敷衍了事,走过场,单位在商品购买和服务过程中虚开发票、报销个人花费情况较多。为此,我国加大监督和管控力度,对私设小金库、公款吃喝、专项资金挪用、重大开支领导决定等违规违纪现象加大监督管控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促使徇私舞弊行为更加分散、隐蔽,还需进一步加强管控,避免其逃脱法律制裁。

(三)信息失真,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会计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但行政事业单位对这一方面管控仍较为松散,缺乏风险意识和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流程及内部管理混乱,资金不管不规范,预算管理不顾重视,发票审核和报账单不认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我国国有资产属于国家,单位缺乏主体所有权意识,导致基础会计信息数据不实,大量国有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流入私人口袋或被浪费,继而对政府宏观层面的决策造成影响。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原因分析

(一)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会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从制度上看,制度不规范,缺乏完善配套机制,也没有结合国家最新政策要求和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建立科学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会计风险防范,需要对可能存在的会计风险进行及时排查和控制,才能有序开展各项会计工作,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将风险防控作为会计管理重要工作内容,没有建立实行内部统一风险防控规章制度,及对应管理指标体系,或者只是照搬以往会计工作模式,不利于会计管理活动规范开展,也不利于风险防控。从人员配置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立专门会计岗位,往往由一人兼任出纳、会计、财务等职务,同时管理资金和账面,无法发挥出纳和会计之间相互牵制和控制的作用。从日常工作开展看,日常工作不够仔细,由会计统一保管财务印鉴,而非分别保管,导致银行账户出借、私自签订经济合同、违规处置国有资产等事件频繁发生。

(二)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缺陷

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缺陷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危险因素,需要加强各项工作精细化管理,才能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会计核算工作不精细,单位对会计核算要求偏低,没有根据最新政策要求核查财务报表,没有严格管理资金挪用情况,也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基本原则开展工作,加强了会计核算风险和危机;第二,财务报表不真实,存在财务报告编制随意,财表不符,财务报告数据失真的情况,甚至部分人员存在特殊目的,掩盖真实财务情况,编造虚假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第三,原始凭证不真实,不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存在白条支付、报销手续不完整、报销单和支款单混乱、报销单据缺少明细等问题,导致原始单据真实性不高;第四,会计档案归档不规范,存在归档资料不健全,会计信息资源无法共享,或者归档、立卷不定期等问题,一旦出现争议,无法提供有力证据支撑;第五,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存在“重购建、轻管理”情况,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出借、调拨及报废管理等缺乏规范,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性,导致财务会计部门资产核算存在滞后性,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三)会计监督工作开展不力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需要结合单位自身情况,加强内部控制,才能尽早发现风险,展开针对性防控。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内部风险防控及监督意识薄弱,内部审核监督岗位往往由一人或多人兼任,财务会计管理本身涉及内容繁杂,业务性较强,倘若没有形成完善风险防控制机制和监督机制,财务会计信息透明公开、群众监督只能沦为空话。

(四)现行有关会计规定滞后

一方面,财政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由政府财政统一管理,财务收支及核算受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及资金管理影响,财政资金拨款主观性较强,预算相应规定也难以执行,导致年末报表核算时,出现收支不平衡;另一方面,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及相关法规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工作需求,法律法规的颁布从初步讨论和实际运行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导致实际会计信息管理存在一定滞后性,尤其在新旧法律交替之时,很容易出现诸多会计管理漏洞。再加上,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涉及范围较广,内部控制法规依照市场企业管理规范进行设置,但事业范围与企业管理范围不同,需要实现的功能不同,导致部分规范无法发挥其应有价值,导致会计工作责权不明确、组织不严密,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情况。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控措施

(一)建立完善会计风险防控体系

科学完善的会计风险防控体系是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降低会计风险、促进单位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自上而下每一位管理者和基层工作者的共同参与,以实现风险管控和财务水平提升目标,树立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风险控制理念。一是,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会计制度,通过明确规范和硬性制度要求,压缩会计人员人为操作空间,要求财务数据附带专门财务报告附录,明确标注每一部分和环节负责人员,以便在出现财务虚假、不实时快速定位责任人,迅速解决问题;二是,建立完善组织保障机制,事业单位要深入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和财税体制改革制度,以自身实际为基础,围绕会计风险防范和控制等工作,建立完善保障机制,明确在风险防控中各部门、岗位具体分工及防控流程,并结合会计风险防控内容,制定针对性控制指标和手段,建立明确报表统计和核算机制,促使会计功罪规范化开展;三是,建立风险预判机制,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摸索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发生规律,建立风险台账,利用互联网时代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对会计风险可能发生的时间、范围、程度、后果等进行全方位分析和预判,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处理,将会计风险扼杀在萌芽。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精细管理

从会计核算视角看,围绕会计风险防控对各项业务和流程进行全面规范化处理,加强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会计核算水平。例如,在处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时,需要全面分析各项费用支出,研究实施去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结合制定的预算目标和指标,对各个流程进行控制,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分析,严格审核会计凭证、发票、报销单等,并紧紧围绕制定好的核算流程和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分析,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为管理层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从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评价视角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预算需要紧密结合单位实际运营情况,实现科学编制,对各个项目和部门进行细化,优化预算流程,确保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具体包括:明确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考评——预算管理,制定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再由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细化相关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构建全面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在预算执行时,及时将任务下发,并确保各部门严格执行,及时分析实际数据和计划数据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及时调整计划,尽可能避免超出预算的情况,在这一过程汇总,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确保数据分析有效性。同时,加强科学公正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制定明确预算完成指标和预算管理指标,建立配套激励机制,划定奖惩标准和方法,并强化监督管理,充分激发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从会计数据质量监控视角看,会计人员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专业会计软件,对财务数据真实性、安全性进行分析,从业财融合角度逐渐实现财务数据统计和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究背后蕴藏的价值,实现财务数据成果的有效转化,增强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强化会计内部监督控制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需要与会计工作、职能部门工作相互分隔,确保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使岗位真正分离,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将内部控制监督落到实处。强化资金信息动态考核,积极应用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内部会计信息管理条例,建立审核中会计人员、财务处理当事人、审计人员共同签字确定机制,一旦发现信息失真,立即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处理,杜绝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再次发生。完善资产清查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统一财务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对各部门固定资产、资金变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便于在第一时间知晓单位资产情况,提供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加强监督管理机制执行力度,以部门为单位形成相互监督的模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监督,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四)提高領导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

一方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培训工作,包括财务专业知识、会计信息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最新财务规章制度,提高人员财务会计水平和风险敏锐性,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模范带头作用,严于律己,杜绝形式化、书面化及违规行为,树立为正确工作思想,加强人员的心理引导和教育,在单位内部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工作氛围,从整体督促会计人员出具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报告;另一方面,为确保会计信息准确性,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字,承担相应责任,以督促会计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待工作认真负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产生会计风险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缺陷、会计监督工作开展不力、现行有关会计规定滞后等,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管理手段,通过建立完善会计风险防控体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精细管理、强化会计内部监督控制力度、提高领导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降低会计风险发生率,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继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为行政事业范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青岛市黄岛区胶南街道办事处)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行政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浅析行政相对人在依法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