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爱文化导向下“三全育人”推进路径研究

2021-11-17林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2期
关键词:博爱三全育人思政

林敏

[摘           要]  “博爱”即无私的大爱,惠及所有人。博爱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博爱之心”去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塑造灵魂”。以博爱文化为出发点,以“三全育人”为落脚点,嵌入博爱文化,优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实效性。在分析博爱文化与“三全育人”契合性的基础上,探索“三全育人”实施路径:“人人”参与,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时时”衔接,持续推进全过程育人;“处处”覆盖,拓宽全方位育人的平台。另外,以博爱文化搭建桥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实施全要素评价,推进“三全育人”实施成效。通过多元路径协同,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和博爱情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关    键   词]  博爱文化;“三全育人”;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2-0086-03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全员育人指育人的主体,即学校的教职工、家庭的所有人员、学生接触中的社会人员等;全过程育人指育人时间,从大一新生入学到大四毕业离校进入社会,持续育人;全方位育人指育人广度,在十大育人体系方面,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博爱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和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中,用博爱文化凝心聚力,把对学生真实的公共关怀融入“三全育人”工作各方面,助力创新育人新形式。弘扬博爱文化不仅是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回应了新时代主题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一、博爱文化的时代意蕴与内涵

“博爱”一词出自《说苑·君道》中的“人君之道,清静无为,务在博爱”。唐朝韩愈在《原道》中提出“博爱谓之仁”。宋代欧阳修在《乞出表》之中提出“大仁博爱而无私,未尝违物”。孙中山先生在《军人精神教育》中提出“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把“仁”分为救世、救人、救国,认为“其性质则皆为博爱”。蔡元培先生认为,“博爱者,人生至高之道德”。陶行知先生提出“爱满天下”[2]。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从古至今,博爱文化源远流长,本文所说的“博爱”,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精神内涵,其基本点是爱人,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教育对象上,有教职工、家长、社会对学生的爱;在各层对象上,博爱是一切爱的形式的基础。从广度上理解,博爱是对所有人的责任感,关心、尊重、理解他人,用博爱情怀涵育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从深度上理解,博爱是对学生全面的博爱教育,是渗透到内心,以实际行动发扬和传播,实现博爱价值。

二、博爱文化与“三全育人”的契合性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入新时代,高校育人环境的开放化和背景的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博爱不仅是一种“爱”的全面教育,更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情怀和“以爱育爱”的追求。用博爱文化推进“三全育人”,“人人”都是主角,以“人人”博爱的观念,使教师等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真正深入关心和关爱学生,培养学生的博爱行为,为学生走向社会传递和践行博爱文化留下思考,彰显育人的方向性、科学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用博爱文化推进“三全育人”遵循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長规律,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的新需求,践行大学使命,培养德才兼备,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而高校五大职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在“三全育人”实施中融入、体现、发扬和践行博爱文化,推动“人人”在“时时”育人中勇担职责,在“处处”育人中,使博爱教育常态化、生活化,从教育教学、人文关怀、人才培养、制度管理、实践活动、自然和人文环境建设等层面,育人全程中向学生传递博爱思想和价值追求,培育学生爱心,使博爱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其热爱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学会用爱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丰富和深化和谐校园文化。

三、博爱文化导向下“三全育人”实施路径探索

(一)“人人”参与,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全员育人,即“人人”育人。高校应动员校内外全部力量,整合育人资源和育人队伍,树立博爱育人的理念。高校党群、管理、服务部门和教学人员、家庭、校友、实习导师、社会育人资源等形成育人共同体。[3]明确“人人”育人责任,建立主体协调机制,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把博爱文化的元素融入育人要求中,做好各项工作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环节,推进定期联动、协调、探讨、交流。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全员参与者要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加强学习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争做博爱育人方面的专家。通过自己一颗充满“爱”的灵魂和良好的德行,以期待和爱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向“善”,追求灵魂之“善”。在学生学业追求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上,用动态机制创新因材施教的工作方式。塑造博爱教师团队,培养得力的班干部核心,宣传博爱事迹,开展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人的活动,发挥榜样带头作用。与校外企业、社会团体和社区合作,在共建、共学、共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立志报效祖国。家校联系沟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交流对学校事务的看法和建议。后勤人员在管理和服务中,为学生提供便利和友爱的校园环境,构建积极向上的人际或生态关系,“人人”可为学生提供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就业指导。

整合各方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感染和培育学生自尊、自爱、关爱他人的大爱、博爱,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使学生成为既富有爱心,又拥有奉献爱心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以及对家国有价值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

(二)“时时”衔接,持续推进全过程育人

全过程注重育人的延伸性,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生离校教育,实施系统的博爱育人思想。考虑学生成长需求和价值诉求的各个环节和领域,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想状况及生活接触的环境,合力在不同阶段,将育人工作分解到专业学习指导、塑造价值观念、人文素养、实践锻炼等各个育人细节。

在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设施等环境建设中体现博爱精神,为师生创造舒适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让师生时时与博爱文化产生交集。以环境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品格。从大一实施走进新生宿舍,开展朋辈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情感,传承团结友爱、互助精神,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加强情商修炼。大二、大三采用博爱文化中的人物和故事作为示例,开展以博爱文化为主题的书画、摄影作品宣传展,给学生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帮助其及时调整状态,提升专业、审美、博爱素养。大四时对学生品德培养进行巩固教育,开展爱岗敬业的职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学生步入社会上好最后一堂课,促进其顺利完成学业和实现就业,引导其在职业选择时保持公共精神,展现博爱情怀,利用所学回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只有学生把在军训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实习教育中树立的正确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生活态度当成自己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的准则,才能保证其进入社会仍发挥学校的育人力量,支撑自己的成长。实现育人的可持续发展,从大学过程延伸到了人生过程,从短期转向长期,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都能获益。

(三)“处处”覆盖,拓宽全方位育人的平台

全方位就是在十大育人体系各个方面进行分解,以线上和线下、课外和课内、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把博爱文化融入育人的深处和实处,形成博爱教育合力。

根据大学生需求、关注热点、难点问题、专业特色等实际情况,拓宽博爱文化育人的平台。利用新媒体的多媒体性,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创作博爱网络文化作品,如征文、书法比赛、诗朗诵等,表达对博爱文化的理解,传递博爱正能量。利用节庆、校庆、主题教育、纪念日等开展党团、实地参观、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公益、校园好榜样等喜闻乐见的活动。以线上线下方式宣传博爱文化,营造博爱育人氛围[4],让学生在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活动中感悟博爱文化,塑造心灵美、行为美,传承博爱精神。利用奖、助、贷、勤、勉、补工作的时间节点,组建学习小组结对帮扶,举办大创、挑战杯、考研经验分享会,开展文明宿舍评比、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营造朋辈互助的育人环境,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独立思考意识、安全意识与文明意识。带领学生申请和参加博爱文化相关科研课题,引导深入了解博爱文化意蕴,提升博爱文化的影响力。邀请校友分享经历,通过校友回馈、感恩母校的情怀,为在校生提供目标示范。[5]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爱岗敬业,对他人施以爱心。设计推广一批具有博爱精神的文创产品,用在入学教育、校庆、品牌活动、离校教育等方面,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对博爱文化的认同感。

全方位做好网络、心理、资助、组织、管理、服务等博爱育人,全面兼顾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立体式激发博爱情感,多层次、全维度培育博爱情怀,促进博爱行为的养成。未来立足社会,反哺社会,有奉献国家的情怀。

四、以博爱文化搭建桥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的全程,各类课程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依托人文社会科学相关课程,挖掘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中的育人元素。从“人人”育人,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之间开展交流和研讨,探讨博爱文化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架起桥梁,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发挥同在育人方面的价值功效。

发扬思政课程蕴含的博爱文化,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博爱文化。在“时时”育人中,摆脱灌输和说教,挖掘课程中的思辨意识、政治意识、家国情怀等,用博爱文化把思政课讲好、讲活,充满人情味,具有生动性和启发性。用活育人资源,结合中国梦、责任与担当、道德追求等主题,打造一批教师用心、学生开心、入脑入心的博爱文化大讲堂、道德讲堂、党史国史讲堂等专题精品课程。

在课程思政中体现博爱文化,把博爱文化渗透到课程设计,把教学变成奉献和传递爱心的过程,形成爱心文化自觉。既要讲好本身含有博爱精神的课程,培养具备和付出爱心能力的学生,也适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人航天精神等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实现博爱育人的价值塑造与引领,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通过课堂教育教学主渠道的育人方式,每门课程和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职责,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育德和育才的深度融合,“传道”与“授业”的同向同行,真正把博爱文化嵌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建设。

五、实施全要素评价,推进“三全育人”实施成效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试行)》,以“三全育人”实施中的职责划分和任务分解,必须建立评价考核和监督问责等机制。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保障“三全育人”实施成效的有力抓手。

由党委领导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有权威的专家教授,组成“三全育人”督导评价委员会,成立评价小组。[6]建立全面、合理、科学的立体式、全方面的督导评价方案,采取测评、访谈、听课、网络问卷调查等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多种评价方法。要评价现状、变化情况、培养效果,包括:教师的教育内容,党群、管理和服务部门的态度和能力、职责履行等;大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实际受教育效果,思想观念接受程度和行为方式变化,细化评估流程和内容,切忌复杂和烦琐,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7]

对“人人”在“处处”育人中的“时时”情况,分阶段性的督导检查,以定期评价和常规性检查结合,用好评估结果,增强育人主体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激发担当精神,形成闭环,以倒逼机制,促使责任落实,反思、及时修正人才培养中的問题。博爱教育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发挥评估的激励作用,使培养的大学生成为思想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要求、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同心同向、个人本领与社会发展一致、个人担当与历史进步同频共振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骆育芳.“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效途径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2):75.

[2]张文风.对高校“三全育人”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4):60-61.

[3]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4]覃蓉,陈志波.“三全育人”视角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初探[J].高教学刊,2019(22):14.

[5]詹美燕,楼建悦,郑川.高校校友资源应用于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4):86-89.

[6]谢娟,王冬元.“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反思与实践[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3-124.

[7]曹荣瑞.高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关键问题和落实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20(12):100-101.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博爱三全育人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博爱之歌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七千台湾人呼吁废除“博爱座”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大宇宙中谈博爱(节选)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