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宝撒谎,未必是品德问题

2021-11-16大鹏

现代家长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康康牛牛方方

大鹏

研究显示,大多数宝宝在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撒谎。因为认知能力有限,生活經验不足,他们的谎言牵强附会、漏洞百出,显然还不是老道的“小骗子”,所以——

心理学研究显示,大多数宝宝在两三岁的时候开始出现撒谎行为,并随年龄增长,谎言种类越来越丰富:无恶意的谎话、社交性谎话、残酷的谎话、善意的谎话、隐瞒性谎话、牟利性谎话等。从不撒谎的宝宝几乎没有,而且年龄越大撒谎的水平越高。

但是,家长不必恐慌,宝宝撒谎未必是品德有问题,有的纯属误会。从起因和目的上分析,宝宝撒谎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让我们逐个分析,找出相应的对策。

幻想型撒谎:宝宝无法分清想象与现实,常常会把想象的事物当成现实的事物,于是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行为

【案例】 “我家有七个小矮人”

珍珍是个文静的4岁女孩,在幼儿园特别听话,老师都很喜欢她。可是,最近珍珍在幼儿园成了“坏宝宝”,连续三天没有得到小红花。老师告诉珍珍妈,珍珍不知跟谁学会了撒谎:“她告诉小朋友,她家有七个小矮人,分别叫万事通、爱生气、开心果、瞌睡虫、害羞鬼、喷嚏精和糊涂蛋。明明是童话《白雪公主》中的人物,可她硬说就在她家。对了,珍珍还说她的卧室里有八张床,她每天和七个小矮人一起入睡。这不是明显在撒谎吗?您得加强教育。”

被妈妈严肃地批评以后,珍珍不再提小矮人这事了,但昨天她又信誓旦旦地对幼儿园的小朋友吹嘘,她家有七个葫芦娃……

老师和珍珍妈对这个爱撒谎的小姑娘束手无策,但都认为这是品德问题,不可轻视。

【分析】 幻想型撒谎:想象与现实混淆

6岁以下的宝宝无法分清想象与现实,常常会把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在想象力和表现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象加工,然后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行为。这种幻想型撒谎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不构成危害,几乎每个宝宝都有过这种行为,不足为怪。

【对策】 帮助宝宝找到想象与现实的界线

对于这种类型的撒谎,家长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指责,以免破坏宝宝的创造与想象意识。听之任之也不对,因为这会使宝宝习惯性地把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并沉浸其中,导致宝宝缺乏理智感,为成长埋下隐患。

家长应该顺势而为,鼓励宝宝自编故事,最好能经常与宝宝玩角色扮演游戏。比如,可以将家里的一些玩具作为道具,对经典童话故事进行改编和续编,使宝宝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并借此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当游戏结束,家长要大声对宝宝说:“游戏结束!”然后带他做现实的事,如吃饭、洗手、睡觉等,其间不再涉及游戏情节,让宝宝渐渐找到想象与现实的界线。如果宝宝仍不肯“出戏”,比如执意要学河马的样子喝汤,家长要温柔地制止,说:“宝宝不是河马,宝宝要用勺子喝汤。”总之要划清现实与想象的界线。

惧罚型撒谎:宝宝天性纯真,不会掩饰自己的意图,当他们发现诚实会引起父母的不满,进而招来责罚时,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他们会用撒谎来逃避惩罚

【案例】 “花瓶是风吹倒的”

康康是个调皮的5岁男孩,平时在家上蹿下跳,一刻也不闲着,闯祸自然是难免的。康康爸工作忙,应酬多,经常醉醺醺地回家,发现康康闯祸就动手教训,所以康康很怕爸爸。

这天,康康爬到书架上玩,不小心打碎了爸爸心爱的青花瓷花瓶。爸爸问起,康康小心翼翼地回答:“我没有爬书架,花瓶是风吹倒的。”

爸爸当即揭穿儿子的谎言:“我又没说你爬书架,你这是不打自招。老实交代,不许撒谎!”

康康被吓哭了,但坚称花瓶是风吹倒的。

爸爸很生气,一脚踢翻了康康。爸爸不是心疼花瓶,而是不容忍康康撒谎。他认为,小孩子撒谎就是品德有问题,不可饶恕。

【分析】 惧罚型撒谎:恐惧战胜了理智

宝宝并非生来就会撒谎,他们天性纯真、直率,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更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当他们发现诚实会引起父母的不满,进而招来责罚,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他们会用撒谎来逃避惩罚。也就是说,他们撒谎的原因是恐惧战胜了理智,是被动行为,不是品德有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惧罚型撒谎是家长诱导所致。比如,爸爸发现自己的电动牙刷被摔坏了,心想一定是儿子牛牛摔的,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把牛牛叫到面前,双手按住牛牛的肩膀,恶狠狠地问:“有人看到是你摔的,现在,只要你承认,我就不打你。”牛牛被吓坏了,只好点头承认。晚上牛牛妈下班回家,说电动牙刷是她摔坏的。牛牛爸纳闷,牛牛怎么学会撒谎了呢?殊不知,正是他教的。可怕的是,以后牛牛真的闯了祸,为逃避惩罚会毫不犹豫地撒谎,因为爸爸教会了他如何权衡利弊。

【策略】 调整沟通方式,鼓励宝宝坦诚

对于这种类型的撒谎,家长粗暴地责罚宝宝是下策。

首先,家长应调整沟通方式,加强与宝宝交流,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喜欢诚实的宝宝,虽然他们不希望他做错事,但更不希望他撒谎。

其次,家长要理解宝宝犯错的动机,包容宝宝犯错的结果,给予宝宝改正的机会。

再次,家长之间的态度要一致,切忌一方责备,一方袒护,给宝宝逃避责任的可乘之机。要知道,一旦让宝宝感觉撒谎可以逃避惩罚,下次犯错他会很老练地撒谎,因为他已养成了习惯。

最后,让宝宝感觉到自己仍被家长信任。如果家长把宝宝撒谎与品德挂上钩,宝宝尽管似懂非懂,但仍会产生道德焦虑,担心自己不再被家长所爱,背上心理负担。所以,表达对宝宝的信任是当务之急,也是鼓励宝宝保持诚信。

牟利性撒谎:为达到自私的目的而编造谎言,蓄意欺骗家长,属于牟利性撒谎,尽管情节不算严重,但性质恶劣,不可姑息

【案例】 “老师要求家长买芭比娃娃”

一天,刚出幼儿园的大门,5岁女孩颖颖就对来接她的爷爷说:“老师要求家长买芭比娃娃。爷爷你现在就带我去商场吧。”

见爷爷迟疑,颖颖又说:“老师说了,如果家长不给买,明天就不用送宝宝来幼儿园了。”

爷爷不敢怠慢,马上照办。

第二天,颖颖妈打电话与幼儿园老师核实,得知女儿撒谎,怒不可遏。颖颖恃宠而骄,满不在乎地说:“老师是没有提买芭比娃娃的要求,但商场是不给退货的,我下次不撒谎就是了。”

【分析】 牟利性撒谎:有明显的骗人企图

颖颖为达到自私的目的而编造谎言,蓄意欺骗爷爷,属于牟利性撒谎,尽管情节不算严重,但性质恶劣,不可姑息。

有些牟利性撒谎还伴随着偏差性行为,如偷小朋友的玩具,回家谎称是路上捡的,等等。此类撒谎有明显的目的性,通常情况下,阴谋得逞之后,宝宝会有强烈的满足和快感,很可能促使其故伎重演,以图再次获利。可想而知,这样的行为一旦养成习惯,会对宝宝的成长构成严重危害。

【对策】 不可让宝宝得逞

对于牟利性撒谎,家长不可一笑而过,因为如果撒谎没有被发现,或者被发现了家长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或者被其他人揭穿后,父母因顾及颜面而袒护宝宝,都会助长宝宝投机取巧的意识。所以,不论后果是否严重,家长都要态度坚决地回击,不让宝宝得逞。

颖颖的妈妈应该马上带颖颖去商场退货,退不掉就把芭比娃娃捐给福利部门,绝不能让颖颖获利。此外,还要让颖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地向爷爷道歉。为了让她印象深刻,还可以附加处罚措施,如两个月不买新玩具等。

模仿型撒谎:宝宝撒谎大多是在模仿家长,所以,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宝宝树立好榜样

【案例】 “老师我要请假,我奶奶死了”

一天早上,5岁男孩方方刚到幼儿园就找老师请假:“我今天必须回家,因为我奶奶死了。”

老師很奇怪,如果家里出了变故需要请假,家长直接打电话就行了,何必送宝宝来幼儿园?就算要当面请假,为什么刚才家长不进幼儿园来说明情况?更可疑的是,近半年来方方家连续有亲人过世,先是爷爷,接着是姥爷、姥姥、大舅和二舅……难道方方在撒谎?

老师打通方方妈的电话,方方的谎言马上被揭穿了。老师和方方妈都震惊不已:方方小小年纪,居然敢撒这样的弥天大谎,不停地诅咒亲人。而且,方方撒谎十分周密,因为幼儿园就在方方家所在的小区内,回家很方便,有时爸妈不接他,老师也放心让他自己回家,所以此前连续撒谎都没有被发现。

老师不解:“方方撒谎这么老练,究竟是跟谁学的呢?难道他无师自通?”

仔细回想,方方妈发现问题出在家庭影响上。原来,方方爸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对频繁的应酬深恶痛绝,总是借故推脱,难免会当着方方的面撒谎。

比如,方方爸接电话,对方约他出去喝酒,他撒谎婉拒:“不行啊,我胃不舒服,正在医院输液呢。”方方不解:“爸爸,你明明在家,怎么说在医院?”方方爸笑道:“我是骗他们呢,这样我就能在家和方方玩游戏了!”

经常目睹爸爸这样撒谎,方方有样学样,依葫芦画瓢,开始欺骗幼儿园老师。因为他年龄小,老师不设防,所以他才能屡屡得逞。

【分析】 模仿型撒谎:认知出现偏差

模仿是宝宝的主要学习方式,撒谎也不例外,大多是跟家长学的。看到家长撒谎,宝宝通常能获得以下生活经验:

1.为达目的,说话夸张一点,或者编一个让人相信的故事也无妨。

2.编故事是一项实用的本领,看别人上当很好玩。

3.想达到自己的目的,真实原因不重要,只要让对方相信就行。

4.如果靠撒谎能达到目的,那就不需要努力学习了。

由此可见,模仿型撒谎会导致宝宝的认知出现偏差,形成不劳而获的错误观念,所以必须及时纠正。

【对策】 父母要以身作则

要纠正宝宝的错误认知,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宝宝做出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宝宝的优良品质和正确的行为规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诚实守信,答应宝宝的事一定要及时兑现,不可拖延,更不可食言。

如果家长必须撒一些善意的谎,最好避开宝宝,以免给宝宝做反面示范。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康康牛牛方方
80年代款的媳妇
圆圆和方方
家乡的变化
圆圆和方方
康康日记
康康日记
牛牛妞妞笑话集
康康日记
牛牛种太阳
牛牛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