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想象空间

2021-11-16王明勇

商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食品康复医疗

王明勇

近几年,大健康产业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它包括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康复器具、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疗养旅游、精准医疗等数十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

在美国,大健康产业属于第一产业,占美国整个GDP的19.2%。这个比重中,以医院为核心的临床医学干预和药品器械、耗材方面的占比共计33%,余下绝大部分都来自家庭和社区的保健服务、长期的护理险、健康风险管理等。反观中国,目前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仍然以医院的医疗服务、药品、器械为主,这部分在整个大健康产业中的占比高达95%。

结构的差异、数据的落差,都侧面说明我国的大健康产业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大健康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美大健康产业结构对比

美国的大健康产业分为5个板块,分别是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医院医疗服务、医疗商品、健康风险管理服务、长期护理服务,从占比来看,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占50%左右,是大健康领域最大的一个板块。在这个占比19.2%的GDP总盘里,美国大健康产业中以医院为核心的临床医学干预和药品器械、耗材,这方面的支出分别是19%、14%。剩下的绝大部分是由家庭和社区的保健服务、长期的护理险、健康风险管理构成。

医疗健康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预防、临床、康复,在医学上的术语中称为“三级预防”,也就是少得病、晚得病、进行风险的防控;临床更多的是多发现、早发现、多治疗,是防止病情的恶化和防止大病的发生;第三是康复,希望让患者快速地恢复健康,预防致残这样的重大疾病。

从美国大健康产业的构成来看,美国大健康产业之所以如此兴盛,是因为他们非常重视家庭和社区关怀,重视预防保健和健康风险管理服务,做足了第一阶段的风险防控,真正做到了“战略前移、重心下移”。目前,以健康风险管理为枢纽的健康产业链,已经成为了美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每年的就业人数仍在不断增长。此外,美国长期护理服务占健康产业产值的11%,发展迅速。

美国健康产业链良好的就业状况,充分证明了健康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与抗经济周期特性。高度发达的健康产业链还可以辐射影响更多的附属产业,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

为什么美国能构建较为科学的大健康产业的结构和比例?

首先,因为他们的健康防范意识强,有大量的人去从事这项工作;其次,美国已经构成了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三级预防体制,他们的家庭医生水平非常高,全科能力强;再次,美国是以商业健康险作为核心的支付方,商业健康险以及支付商业健康险的所有企业都有共同的诉求,愿意降低保费的支出,希望能够提前预防,从而减少在临床消耗大量的保费。因为有三级预防体系,商业保险公司也愿意为预防付费;最后,美国大健康产业背后有大量资本支持。

再看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构成,我们清晰地发现,占美国33%的比例(医院医疗+医药器械)板块,在中国占到了95%,余下的5%为保健营养品。这说明中国目前还处于以临床、医院为中心的重产业模式,尚未細分。这个重产业模式使得局部医院的工作不堪重负,其模式在新消费时代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在医疗健康上的需求了。

再加上中国目前的分级诊疗才刚刚起步,近几年虽然已经大力提倡分级诊疗的战略,但以基层全科医生为基础的家庭医生体系还尚未完成,保险行业也尚未在预防病症的付费体系中进行布局。所以未来中国在大健康领域的多级化、产业裂变、权重扩展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

自2020年1月至10月期间,全球医疗健康领域在一级市场的融资金额为4 558亿美元,居各领域首位,融资事件高达2 968次。这表明大健康产业依然是全球最有规模的产业赛道。从去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投资额来看,医疗健康是投资热度最高的新经济行业,投资项目占比达19%。其中,投资金额最高的是生物制药,超过900亿元。

生物医药的产业链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药物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其中核心是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和生产。产业上游主要体现在医药研发企业及创新项目;产业中游主要是制药企业;产业下游主要体现在健康服务业,如医院、医疗、养老院、健康管理、互联网医疗、健康食品等以及相关配套的产品。

在中美大健康领域的构成差异中,有一个类别很特殊,那就是功能食品。其实在跨境电商将海外功能食品带进国内之前,中国市场都只有单一的保健食品品类。因为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只有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的划分,并没有功能性食品的概念。而且我们的功能性食品接近保健食品,两者都具有促进健康的功能,且同属食品范畴。但国外对于功能性食品的定义不同,它是有别于普通食品的,是适宜特定人群食用、更强调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特定食品。

根据艾瑞调查显示:中国的功能性产品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2 22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 307亿元,增长幅度近50%,市场总量巨大。仅2021年上半年,就有16家新生的功能食品项目获得了资本的追捧。

但由于我国膳食补充类产品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人均消费金额偏低,仅有发达国家地区1/8~1/6。2018-2019年,我国功能食品消费者的人均消费金额为117元,而日本、美国人均消费分别达662元、924元。美国功能食品渗透率最高达到70%,60%的功能食品消费者都属于黏性用户。而中国渗透率仅11%左右,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接近。这说明中国功能食品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市场总量巨大,渗透率低,让许多企业都看到了功能食品这一新兴赛道的机遇,但由于受限于科研能力的短板,目前中国市场的功能性食品在产品形式上比较单一,主要以软糖、冲剂为主,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较慢。

为了挖掘这一赛道上的优秀企业,我们做了很多的市场调研,发现有一家公司的模式与代加工贴牌的品牌完全不同。这家叫上海趣单生物的企业在选定功能食品这个赛道时,首先就在科研上为自己筑起了护城河,不仅建立了国家级独立第三方检测資质和专业的研发团队,还拥有全球顶级的植物提取类科研中心,连核心原料都全部来自于自有的专利技术提取。

据了解,目前趣单生物拥有上百个自主植物超级成分的专利技术,利用自己世界领先的低温30℃/2秒瞬时提取的专利技术和设备,能最大程度保持草本植物的功效和风味,这就区别于国内普遍采用的80℃/3小时的传统提取方式。科研壁垒+专业运营双管齐下,趣单生物的植星人品牌将有望成为中国功能食品市场抗衡欧美品牌的新锐代表。

未来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必须要转变传统医疗产业的发展模式,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需要做到6大发展:

1.继续发展以医疗器械为主、以药品为主的医疗医药工业。

2.加快发展以保健食品、药妆、功能性食品、日用品等为主的科研产业。

3.发展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等为主的“离院式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4.集中发展以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特色为主题,集中医疗、养生康复、药膳、健康旅游、中医药美容、护理安老为一体的中医药养生康复体系。

5.引进国际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合作发展,打造全国医疗康复服务体系。

6.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和互联互通,实现从大医院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康复保健、专科特色医疗、远程会诊、远程健康教育与教学、医疗卫生保障等信息网络化,并逐步与医保、社保、民政等信息对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公用。

随着“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大健康产业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新经济焦点,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企业,开辟出大健康产业的商业蓝海,共同构建健康中国。

猜你喜欢

食品康复医疗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