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高校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体验现状研究

2021-11-15杨朝军冯紫欣陈倩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4期
关键词:智慧学习学习体验智慧教室

杨朝军 冯紫欣 陈倩

摘要:本文首先从“智慧学习”、“智慧学习环境”以及“智慧教室”三个概念入手,针对智慧教室,采用线下发放纸质问卷与网络上发放电子问卷对西部地区高校中的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随后,利用分析软件SPSS 25.0对收集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得出西北地区高校学生对于在智慧课堂上对于物理环境的体验度不高,专业必修课的学习空间体验要低于公共课等结论。最后,本文基于调查结果,对目前西北高校智慧教室具体设置的现状提出了部分改进建议。

关键词:智慧学习;智慧教室;学习体验

一、引言

教室作为师生教学交互的重要场所,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变化而有所变化。从原始的讲台黑板,到有了配备的电视、幕布、投影,再到如今的智能化教室,都是由技术的推动而转变。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智慧学习就被提出了。智慧学习最初被视为一种新型学习范式,是一种学习者自我指导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具有完整的学习体验的学习范式,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郭晓珊学者将智慧学习视作学习者在智慧环境中按需获取学习资源,灵活自如开展学习活动,快速构建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的学习过程,将其视为智慧环境下的学习过程;陈琳学者强调智慧学习对学习者终身学习的促进作用以及社会服务功能。智慧学习的开展处于一定的环境中,马来西亚学者Chin认为智慧学习环境是一个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應用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且具备以下特征的环境:可以适应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可以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提供支持;为学习者的发展提供支持;我国的黄荣怀教授将智慧学习环境视为普通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认为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智慧学习环境并非是单一的,若按照学习情景分类,智慧学习环境也可分为:支持“个人自学”、“研讨性学习”、“在工作中学”、“在做中学”和“课堂学习”的五种智慧学习环境,而“课堂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就是智慧教室。智慧教室被视为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泛在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一个以互动为核心,提供个性化师生服务、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多元化交互教学的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相融合的学习环境,目前在我国多数地区都已有所建设,其相应的设置原则、教室特征的研究都有众多的学者关注,但针对智慧教室的使用主体——学习者本人的学习体验状况调查却不多,且就现有的关于智慧教室的“体验”、“满意度”调查也多是针对较发达地区,对于更需要关注的欠发达西北地区而言,相关调查寥寥无几。因此,本文以西北地区高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希望借此了解目前西北地区智慧教室的设置、使用现状,为智慧教室的进一步建设提供相关意见。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对西部地区高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选择西北部分高校进行问卷分发收集,而后对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最后用SPSS 25.0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2.研究对象分析

本次研究以抽样的方式对西北地区部分高校学生分发研究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方法是采用线下发放纸质问卷结合网络上发放电子问卷,其中发放纸质问卷150份,有效回收问卷128份,电子问卷回收109份,一共回收237份有效问卷进行研究。

3.研究的信度效度分析

本次研究问卷包括学习空间、信息技术、教学法三个一级维度,共有五个二级维度,共有45题,均采用里克特五点计分,问卷是参照胡永斌,黄荣怀的智慧学习环境的学习体验问卷,对回收的问卷信度、效度做如下分析:

由上表可以得出,整体量表中二级维度的α系数均大于0.75,说明样本数据内部一致性很高。

由上表可以得出:整体量表KMO和Bartlett的检验系数为0.79,接近1,p<0.001,说明样本数据具有较高的效度,适合做进一步分析。

三、研究过程

3.1问卷基本情况介绍

本研究对问卷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样本总体描述表如表3所示:

从上表数据可看出,智慧课堂上学习的同学中刚进入校园或者进入不久的占了绝大多数。从专业类别的比例可得:智慧课堂中学习的专业类别里理科占了绝大部分。同时,从课程性质的比例可得:智慧课堂中学习的课程性质中专业必修课占了绝大部分。

3.2西北地区高校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体验现状的分析

由上表可以得出:学生对于智慧学习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空间、信息技术和教学法整体满意度较高。

3.3西北地区高校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体验现状的差异分析

3.3.1性别因素对各变量没有显著影响作用

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人对于一级维度的各个变量(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人对于二级维度的各个变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以得出,性别因素对所有维度的各变量没有显著影响作用。

3.3.2专业类别对各变量没有显著影响作用

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类别对于各个变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以得出,专业类别因素对各变量没有显著影响作用。

3.3.3公共课在学习空间方面优于专业必修课

*.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由上表可以得出: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课程性质对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法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学习空间的组内差异显著(p<0.05);其次,对于方差进行齐次性检验,可以得出方差具有齐次性;基于LSD方法进行事后检验得出公共课在学习空间方面优于专业必修课,其余课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3.4对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体验现状各维度分析

由上表得出:在物理环境上来说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中发生情况具有影响的为学生对于教室里面的学习舒适度。在资料获取上来说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中发生情况具有影响的为学生对于环境中资源是否适用以及资源的多样性。在内容呈现上来说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中发生情况具有影响的为学生对于环境中内容的多样性呈现以及能促进协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上来说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中发生情况具有影响的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反馈以及问题的及时解决。在人机交互上来说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中发生情况具有影响的为教师的及时反馈以及学习的协作性强。

四、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西北地区高校学生年级、课程性质、性别及专业类别对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体验的影响

对于西北地区高校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学习体验的各个因素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年级与课程性质都是影响部分研究维度的重要因素。个人信息因素中性别、专业类别对各变量不存在显著影响作用。

4.1.2西北地区高校学生对于在智慧课堂上对于物理环境的体验度相对不高

从表4可以得出:无论是一级维度还是二级维度,学习空间的均值虽均大于3,对于学习空间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但相对于其他维度的体验而言,体验度较低。

4.1.3专业必修课的学习空间体验要低于公共课

从表5可以得出:西北地区高校学生在专业必修课中对于维度中的学习空间体验低于公共课。

4.1.4教室环境的舒适度为提高学生体验提供帮助

从表6可以看出:西北地区高校中学生认为学习环境比较舒适,学生比较满意教室内光线充足,适合阅读;同时西北地区高校中学生对于环境中的桌椅摆放比较无感的。

4.1.5资料的获取是学生学习的助手

从表6可以看出:学生比较满意在教室里我可以随时上网搜到需要的学习材料,因此在资料获取上来说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来说学生比较看重资料的获取方式以及获取的种类。

4.1.6内容呈现能够促进学生理解

从表6可以看出: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大部分学生是认为使用多种设备的屏幕呈现的教学内容会更容易理解,因此它能促进理解知识从而构建知识框架。

4.1.7教师的帮助与反馈能够促进学生的体验

从表6可以看出:在此环境下,学习的体验最好的为立即问问题得到及时的解答,但是学生的不反馈也会导致教师的不清楚。学习的体验中最好的也为立即问问题得到及时的解答,但是对于高校中的环境设施配备还有待提高。因此,如需教学相长就需互相反馈,教师的帮助可以拉近距离感。

4.2建议

4.2.1建议加强智慧环境下的设施配备

对于任何环境下的教学都应具有相应的设施,才能使学生得到最好的体验,从而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

4.2.2建议此环境的运用应该让更多未来的专业人士深入学习

从专业必修课的应用低于公共课只一点来说,使得本身专业是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学生学而不精,进入社会也仅仅只有学位并没有实际能力,从而出现“高分低能”,公司找不到合适的人,当学校有针对性的教学会促进学生的就业以及社会的发展。

4.2.3建议增加资料的共享性以及师生的互动性

从资料不能从电脑传导学生平板上也和平时上课没什么区别,导致学生的体验高不强,在智慧课堂中本身就应该使学生和教师平等,但是体验的学生不敢问,教师也听不到问题从而导致传统课程上出现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也出现。因此,教师与学生应该在课堂上的互动增强,资料的共享进一步提高可以增强其体验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研究的不足与后期展望

本次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本次研究的抽样比较片面,大部分位于一所大学在此环境下的学生为研究样本,相比研究课题在智慧学习环境下的西北地区高校学生群体来说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其次是本次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而本身问卷调查法对于调查学习体验这样抽象的问题就比较困难,再加上填写问卷的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随意填写或违背了实际情况来进行问卷的填写,这也会对数据地分析有影响。

经过本次研究得出的学生对于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体验的各个维度及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关于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其他问题,将在日后更深入地去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贺斌.智慧学习:内涵、演进与趋近——学习者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24-33.

[2]郭晓珊,郑旭东,杨现民.智慧学习的概念框架与模式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4(08):5-12.

[3]陈琳,王蔚,李冰冰,杨英.智慧学习内涵以及智慧学习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16(12):31-37.

[4]Chin,KW.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 model for secondary schools in Malaysia:Anoverview[OL].<http://www.apdip.net/projects/seminars/ itpolicy/cn/resources/kangwaichin/smartlearning-mimos.ppt.>

[5]黃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01):75-84.

[6]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01):75-84.

[7]程敏.信息化环境中智慧教室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02):101-107.

[8]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01):75-84.

猜你喜欢

智慧学习学习体验智慧教室
“智慧学习”提升党员教育的科学性与信息化水平
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云班课实现智慧学习
智慧学习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智慧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浅谈未来教室
“智慧教室”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契合感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