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东风来临企业如何“蝶变”

2021-11-14邓大洪

中国商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蝶变制造业转型

邓大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作为企业应如何响应国家的号召,乘数字经济“东风”实现“蝶变”?

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并举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谈到如何发展数字经济时指出,要善于创造软环境,持续完善法治环境,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和服务供给,保护公平竞争,反对垄断。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指出,互联网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等行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其社会公共属性日益凸显,应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互联网企业要坚持价值引领,把握正确导向,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突出位置,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要激发创新活力,弘扬时代精神,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把握时代潮流、社会需求、技术走向,积极推动内容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要压实主体责任,净化网络生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角色定位,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规则治理,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有力维护网民合法权益;要强化行业自律,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互联网行业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健全完善自律体系和监督机制,维护良好网络秩序,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实现发展企业和回馈社会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表示,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涵盖范围广,除了体现在社会民生、公益慈善、乡村振兴上,更体现在网络空间治理、数据安全,用户隐私和权益等领域的高度自觉上。新时代的互联网企业,应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导向作为企业价值观的首要内容,更好地坚持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统一,把社会责任融入到技术创新、日常经营、企业文化、顶层战略中,在服务国家和社会中成为伟大的企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字化在社会和经济中的作用与观念,加速了其发展进程。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中小企业围绕数字化补课,通过云化、平台化应用,实现资源获取与信息化应用。传统的装备,自动化和工业软件这几个短板里面,其实面临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就是以长板带短板,用新的方式寻求突破,这对中国来说非常有意义。如果在未來的十到十五年,我们能在数字化进程中抓住机遇的话,让中国的短板能够更快地弥补,那么到未来每个企业都需要回答自己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当然有的做信息化补课,有的做数字化提升,有的做智能化突破,都是关系到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数字化转型是必修课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数字经济发展下一步具体有何重点?“接下来将围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来布局数字经济的发展。”肖亚庆说。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十分强劲,与实体经济融合提速。肖亚庆表示,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这对制造业来讲是重大机遇。将统筹抓好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推动行业龙头企业集成应用创新、中小型制造企业数字化普及应用、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让数字技术更好赋能大中小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弹性。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离不开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基建布局。”肖亚庆说。疫情让各国更加认识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首席专家贺仁龙表示,数字化转型正给双循环提供数字协同枢纽和基石,新基建是数字化转型的载体和底座,尤其作为数字基础设施需要适度超前建设。另外,制造业客观上加速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和协同,同时,产业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全产业链深度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平台与模式逐步呈现。

在贺仁龙看来,制造业转型需要关注两个大方向:一方面,“十四五”期间,制约制造业各方面的卡脖子技术逐步突破,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保链固链扩链;另一方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心在于破解工业机理,解决工业机理的数字化知识化产品化,特别是工业软件、工业App等“工业之魂”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推广。

“数字化转型将是企业未来的重要风口和机遇,企业需要提高创新能力、加快转型脚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聚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战斌说。在他看来,随着数字化应用新场景不断涌现,新的产品和生产服务方式应运而生,一批优质企业正在改变社会发展和生态格局,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技术力量和产品创新能力既是企业的成功之道,同时也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下,很多传统企业正面临着“转型找死,不转等死”的局面。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转型的关键命题。

那么在数字经济新格局下,企业如何应对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新业态不断催生带来的新趋势?“立足技术的落地场景、提升人性化服务温度、创新产品研发,这些是企业顺应趋势、抓住机遇并取得突破的成功之道。”侯战斌说。

在侯战斌看来,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把真实物理世界通过计算机识别为“0”和“1”的二进制语言,再通过计算机呈现出一个计算机能理解的形态还原出来。“把企业经营的业务数据收集上来,通过应用数据去帮助企业更好地决策,这就是数字化的应用。”

侯战斌认为,数字化属于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对人才要求非常高。他坦言,未来数字化转型需要的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都给企业带来了挑战。此外,目前行业内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企业仍需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在精细化、专业化方面提升自己。

“尽管过程很痛苦,一点点的突破和创新都是非常困难的,但实践已经证明,企业只有做研发、对创新持续投入,才能获得发展。”侯战斌建议,企业与大平台合作进行二次的应用级开发,同时聚焦细分领域,才能获得发展。

“实现数字化转型,无论是从车间还是企业层面,还是集团层面,转型的基础一定是数据采集,也就是我们讲的连接。同时,我们要把各种各样的工业软件运用好,让软件在企业里能够被打通,这是对企业而言是非常现实的需求。”中控科技集团创始人褚健表示。

褚健透露,在与诸多企业交流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它们希望通过数据连接的平台,把原来大量不同的软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开放的可视化平台。”他也指出,实际上,所有的制造业企业要实现数字化的转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数字化,而是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等,让工厂变得可视化,从而更清晰地发现问题,进而创造更多价值。

褚健强调,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有很多条路,但如何能够找到一条最高效的路径,如何保障如今的投入未来不会被浪费,“这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

猜你喜欢

蝶变制造业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摄影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蝶变
一个新造词:“蝶变”
“蝶变”之城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