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地区土壤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措施

2021-11-14姚嘉毅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膜污染土壤

姚嘉毅

(广东康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汕头 515000)

土壤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部分地区发展中不注重环境保护,导致了土壤污染问题。土壤发生污染直接威胁到种植安全,影响到生态环境。面对土壤污染,一方面需要防止污染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可以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

1 A地区土壤污染现状

1.1 整体情况

A地区土壤整体呈弱酸性,富含有机腐殖质。种植的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蔬菜等。近年来,A地区加快了产业调整,地方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污染物主要为钒、镉污染和DDT(滴滴涕),轻微污染为主。依据A地区2019年土壤污染普查数据,6447个土壤样本中,超标率17.14%,其中镉超标率15.43%、砷超标率0.89%、汞超标率0.68%。超标区域集中于郊区、工矿区,以轻中度污染为主[1]。

1.2 土壤污染的发生原因

经过多方面调查,A地区农用地的污染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当前A地区农业生产对于化肥、农药等资源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存在过度使用问题,虽然作物的产量有所提升,但也加剧了农用地的环境污染,污染物在农作物有所累积,影响了农作物的安全质量,对人类食品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土壤的功能性也逐渐丧失,土壤中的高毒农药会长时间存在并缓慢扩散到更多区域,最终会对当地农业发展产生影响。第二,A地区农业种植还在使用传统材料的农用地膜,并且缺少有效回收,导致土壤中残膜量不断增长。作为一种高分子类化合物,传统工艺生产出的农膜在土壤中难以快速分解,由于降解时间长,对土壤质量造成影响。农膜发生缓慢降解中,会产生多种毒害成份,土壤中如果农膜残留量高,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且农膜的残留会导致土壤的功能性发生弱化。第三,A地区乡镇企业虽然数量多,但是多种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低水平,工艺简单落后,设备的功能性差,一直延续粗放式生产,工业粉尘降落在农田会对土质产生影响,土壤被破坏。

2 土壤污染的防治

2.1 强化环境监管

A地区要借助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对土壤污染问题加以有效监督,以保证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可以达到标准;落实农用地分类管理,优先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对于受污染程度较低、仍可作为耕地的土壤,确保耕地安全利用。对于耕地土壤要采取治理、修复或其他防控措施进行管理[2]。对于受污染特别严重,且短期难以有效修复的耕地土壤,及时调整种植结构,若发现为不适宜种植的土地,可以依法变更土地的使用类别,划分农产品禁种区;设置专门的管理监督部门,明确其职责,将环境管理融入行政管理部门中,完善绩效考核,强化环境管理能力;立足于可持续性发展,转变传统的模式,需要有效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发展基于环境友好,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各类资源要立足于高效利用,要合理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问题,以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的效果;全面推进农业污染源污染防治,加强灌溉水排查,鼓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化肥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肥料,从而有效降低土壤污染输入。

土壤污染防治要保证效果,还要发挥新技术的推动作用。政府针对土壤污染防治要从财政上给予支持,要结合地区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推进措施。对于农药和化肥引发的污染问题,技术的应用要立足于保证化肥的利用率,降低化肥总体用量,比如专用肥的开发、复混型肥的研制、生物肥推广应用等,新型技术应用于农业污染防治体现出综合效果。此外,要引导农户提高农家肥的使用比例,要立足于平衡施肥,施肥技术要实现进步[3]。如堆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土壤的肥力,还可以提升有机质的含量。农业技术的进步还包括农药,要降低高毒性农药的用量,降低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针对农膜引发的污染,可推广使用揭膜技术。农作物要研究最有效的揭膜方式,揭膜方式要结合回收率的提升,降低农膜使用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实现地膜的综合利用。还要鼓励种植户积极使用易于降解、毒性小的农膜。

2.2 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

针对土壤污染防治,要落实到基层,就要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参与力量,是环境保护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也是土壤污染防治的直接参与者。A地区受制于当地较低的教育程度和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局限性,当地许多农民没有意识到土壤污染防治带来的长期经济效益,缺乏主动性。所以要从提升农户的环保意识入手,在根本上推动农户参与污染防治的积极性,从种植源头减少污染的产生。建议A地区要通过多种措施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的科普力度,对于农民的种植行为加以科学引导,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对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宣传可以借助广播、宣传栏、文艺作品等农民易于接受的形式,以提升农民的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提升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主动性。

2.3 借助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生态发展

经济发展需保证可持续性,原有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今形势的发展,所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目前的重中之重。针对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入高新产业,淘汰工艺落后、高污染产业。区域产业布局要保证合理。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建设项目要保证合理,要持续清查清理A地区“散乱污”企业,鼓励产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水平,降低土壤污染。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居民区等敏感对象的分布,结合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科学分布集中式处理设施,集中治理,降低治理成本,保证治理效率。针对土壤污染防治存在的实际问题,要推动环境友好式的发展模式,以保证高质量发展[4]。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降低各类污染物产生量,实现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在土壤污染防治推动中,积极考虑经济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以突出综合效益。

3 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

当前,土壤修复技术已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特别是在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并产生了一批具有实用性的技术。但是这些修复技术的缺陷是会导致污染场地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甚至引发环境二次污染。如果土壤发生污染的面积较大、污染的程度较重,那么技术的应用难以奏效。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生态修复技术具有现实意义(图 1)。生态修复基于生态学原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应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图1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是借助生态学原理,以广义范围的生物修复是将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技术作为基础,综合应用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各类技术措施,采用优化组合的方式实现技术再造,使土壤生态修复达到最优的效果,并保证成本最低的综合修复方法。

植物修复方法是指利用植物具有的忍耐与超量富集特性,对于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利用植物及其发生共存的微生物体系加以清除。狭义角度的植物修复技术是借助植物清除土壤中存在的重金属。植物修复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不仅可以有效修复土壤,还具有了净化、绿化了周围环境的作用,更具有实用价值。此技术的应用对于环境干扰少,可以在原地去除污染物,土壤实现了原位处理;应用植物修复技术可以保持地表土壤结构的长期稳定,还可以有效控制风蚀、水蚀,改善水土流失问题;植物修复还具有成本优势,从富含金属的植物残体中能提炼贵重金属,保证经济效益的增长。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借助特定的微生物,如土著菌、基因工程菌来对污染物转化、降解污,此技术多应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处理。

4 结语

当前许多地区在经济发展同时面临着日益严峻土壤污染问题,导致生态持续恶化。针对土壤污染问题,以改善土壤质量为要点,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与环境安全为出发点,要立足于“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的总体思路。同时结合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的污染防治措施,控制污染源头,落实分类管理,加强空间管控,调整产业结构。对严重污染的地块,还需要有配套生态修复技术,从多层次、多方面来着力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猜你喜欢

农膜污染土壤
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农膜造成的耕地污染分析和防治对策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土壤的平行宇宙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选购农膜时的注意事项
山西: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