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悬疑剧的声音设计
——以《隐秘的角落》为例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隐秘的角落音乐

(上海师范大学 影视传媒学院,上海 200234)

悬疑剧是由悬念和疑窦构建起的影片,层层的铺垫激发起观众的心理期待,声音则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扑朔迷离、惊险刺激的剧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隐秘的角落》是一部由推理小说《坏小孩》改编的家庭悬疑剧,由爱奇艺出品,讲述了一场由三个孩子在景区游玩时无意间拍摄下的谋杀而展开的冒险,几个家庭也被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故裹挟其中。与大部分的悬疑推理剧的套路有所不同,《隐秘的角落》在故事的开头便以上帝视角揭示了杀人犯的犯罪过程,并以十分具有冲击力的方式将这一幕呈现在观众面前,快速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本片剧情紧凑,环环相扣,自开播以来便在网络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直至本片完结,在豆瓣上的评分仍有8.9 分,算得上是2020 年的一部口碑佳作,而本片的成功也其离不开声音设计上的功劳。影视声音包含语言、音效和音乐,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些元素如何为悬疑剧从“听”的角度强化剧情的展现力。

一、写实的声音风格加强故事“真实感”

随着影视技术的进步,声音设计师们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利用语言、音效和音乐间的相互作用,设计出不同的声音风格以配合不同类型的影片,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性与观赏体验。

本片的故事背景是在2005 年夏天的一个南方海滨城市,为了营造出真实的氛围,在声音上采用了写实的声音设计基调。据声音指导张楠称,本片80%采用了同期声的录制,音乐人出身的导演辛爽也十分注重声音的每一个细节。为了重现故事环境的真实性,剧中的部分对白、街边摊贩使用的语言、路边喇叭传出的宣传口号以及在部分环境声中夹杂着的话语声都出现了粤语,这门方言也是这座城市的特色之一。角色使用的手机铃声,电视里传出的《还珠格格》的声音等也很自然地将观众带进了那个时代、那座城市的环境之中。

这部剧没有大量地使用悬疑紧张的音效去刺激观众的听觉、引导观众的情绪,而是通过环境声与现实的音效去增强故事的真实感,逼真地还原现场,从而达到让人不寒而栗的效果。例如朱晶晶死后,窗外加重了的环境声让观众感受到了这个家中凝重的氛围与压抑感,不再是从前的欢乐与和谐。

写实的声音基调还需要把握环境声音的空间感、方向感与时间感,由此营造出的强烈的真实感,可以使观众更加入戏,沉浸在剧情的发展中,切实地感受剧中人物心态的变化与人物间的明争暗斗,替角色的命运担心,而不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故事。写实的声音设计风格是对画面的补充,锦上添花却又不喧宾夺主,在本片中使用得恰到好处。真实的声画增加了观众对故事的相信程度与对剧中人物的共情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观众看剧时的沉浸感。

二、多层含义声音的设计为剧情埋下伏笔

悬念的设置是悬疑片的重中之重,而富有寓意的声音的使用是声音为故事增添神秘感、埋下伏笔的方式之一。例如第六集中,父亲朱永平带着儿子朱朝阳在游乐场吃糖水,氛围温馨和谐,父亲还送了朱朝阳一副新的泳镜说要带他去游泳,可当父亲问到朱晶晶坠楼那天朝阳是否跟着妹妹时,场面陷入了僵局。这时,在两人交谈的环境声中可以隐约听到过山车飞驰而过的声音并夹杂着游客的尖叫声。声音的设计不仅体现出了场景所在的地理位置,也侧面体现出了朱朝阳当下犹如坐过山车般的心情变化。随后朱永平因被糖水弄湿了裤子,起身去厕所,朱朝阳赌气地打开父亲的包把泳镜还回去,却发现了包里开着的录音笔。此时,凝重的环境声中出现的仿佛就在耳边的苍蝇声映射出了朱朝阳心态的变化,他感受到了父亲对他的不信任,苍蝇声的加入也隐喻着他对父亲做法的厌恶,从此在心中产生了隔阂。这种富有隐喻性的音效的设计无形中增加了故事的信息量,也间接地将人物的情感传达给观众,使故事更加地耐人寻味。

类似的音效设计在悬疑剧中的体现还有许多,除此之外,本剧对歌曲《小白船》的使用也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多种不同的出现形式都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暗线。《小白船》是首广为流传的朝鲜童谣,但其本质也是一首跟死亡相关的歌曲,正因曲子的多重背景,在本剧中的使用也为观众带来了更丰富的视听体验。片中多次出现了这首歌曲,第一次出现是在三个孩子在六峰山游玩时,他们在镜头前唱着歌却无意间拍摄下了张东升将岳父岳母推下山的场景。第二次是普普在少年宫叫走朱晶晶时,此时的合唱班正在排练《小白船》,随后朱晶晶便坠楼身亡了。第三次是三个孩子在甲板上谈心赏月,背景音乐再次响起《小白船》,随着镜头从上至下推近,画面中的海面上漂浮着一具女尸。片中的《小白船》既体现了儿童角色的形象,也成了安魂曲般对死亡的预示,而这种在平和与温柔中营造出的阴暗才更让人不寒而栗。

三、利用音乐帮助叙事

音乐作为一种特定的叙事方式,具有反映人物内心、烘托氛围、暗示剧情走向等重要作用。在成熟的影视工业里,音乐与故事本身同等重要,然而目前国产电视剧仍少有能在音乐上花费大成本大精力的。较同类作品而言,《隐秘的角落》在音乐的部分算是完成得比较出色的,也是本剧的一大看点。

(一)配乐

国内新锐的音乐制作人、作曲家丁可共为本剧创作了《放进去腌制几天》、《坠入爱河》、《爱比死更晚》等共计34 首配乐,光听名字便已感受到了阴冷的气息。其受极简主义的影响,善用电子音效来营造氛围,本片的配乐使用了实验电子乐、摇滚乐和氛围音乐,呈现出了神秘、诡异、空灵的效果,配乐中夹杂着的一些人声更是增强了音乐的听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听觉体验。

在悬疑剧中,音乐常被用来渲染氛围,例如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中的经典配乐《误入迷失森林》,曲调节奏随意,没有出现和弦,大部分都是上爬的音阶。影片中,每当该配乐响起,都会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周围危机四伏的感觉,不仅很好地烘托出紧张的气氛,也对案件的发展起到了预示的作用。

《隐秘的角落》中的配乐亦是如此,在第一集中,当朱朝阳答应让普普借用电话,缓慢响起的配乐营造出了紧张的氛围,普普的眼神中透露着拘谨和谨慎,朱朝阳的眼神则有些怀疑,配乐将角色内心的不安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二天朱朝阳与妈妈回到家中,发现普普和严良早已离开,家里也被打扫干净,他疑惑地往房间走去,配乐再次响起,紧张的情绪再次被提起。晚上,当三个孩子再次在路口相遇时,响起了温和的配乐,夹带着钢琴清脆的声音,相较于之前的情绪,氛围变得轻松,加快的钢琴弹奏旋律也使配乐听着带有一丝温情。而这样的配乐设计,也暗示着三个孩子渐渐熟悉,朱朝阳放下了防备心,从心里开始接纳、信任普普和严良这两位朋友。

尽管有非常多优秀的配乐,本片在声音的设计上并没有将音乐铺得很满,利用音乐的效果强行给观众灌输情绪,大部分时候也没有将音乐的音量推得很高来烘托氛围。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将音乐融于叙事,营造出紧张、惊悚的氛围,揭示出画面无法完全展现的“内涵”。

(二)主题音乐

主题音乐是对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以特定的形式将人们带进了某种情境之中。而这部剧则是把主题音乐做到了极致,本片共有十二集,根据每集不同的主题配合了十二首不同的片尾曲,其中包含两个版本的《小白船》,大都为独立音乐人、乐队的原创作品,每一首都与剧集的主题完美契合。

本片的片尾曲不仅是每集剧情的概括,还是剧情的延伸,每一首片尾曲都是本片故事的一部分。如第二集的片尾曲《犹豫》,歌词中“跳舞的父亲倒地而去”则早已交代了朱永平最后的结局,也体现除了父亲对孩子的爱。第三集的片尾曲虽然没有歌词,但是曲名《Dancing With The Dead Lover》也预示着张东升妻子的死亡。其音乐的复杂程度犹如人性一般,除了恐惧、质疑的色彩,也蕴含了角色内心的纠结与命运的发展,因为纠结、复杂,营造出的故事世界才更真实、立体。

除了片尾曲的选择到位,曲子与剧情的衔接也做得恰到好处。例如第二集的片尾,警察老陈在少年宫抓着严良,想把他送回福利院,两人一路拉拉扯扯走下楼梯,在对峙时,突然听到“砰”的坠楼声,两个愣在原地,此时片尾曲《犹豫》响起,伴随着强烈的鼓点,经过特殊处理的吉他失真声和类似尖叫的人声,一下把紧张的氛围推到了极致。屏幕中两个面部表情的特写,似乎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与心跳,这种真实的压抑与恐惧令观众仿佛身处其中。

四、总结

《隐秘的角落》是我国近年来较为成功的一部高质量悬疑网络剧,其在声音设计上也独树一帜,打破了单纯为画面配音的传统声音制作思维,赋予声音更多的艺术色彩与主导作用,不仅没有过于饱满而掩盖掉画面的信息,反而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潜在信息,为观众营造出了真实的情境,增加了代入感,为剧情增添了悬疑色彩。本剧的成功为国产网络剧在声音设计上提供了示例,也为影片如何营造悬疑氛围提供了良好的典范。

猜你喜欢

隐秘的角落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隐秘的角落》背后的法律点
《隐秘的角落》:悬疑背后的隐秘人性
《隐秘的角落》助力个性化观剧新趋势
作家紫金陈在《隐秘的角落》里书写:坏小孩,其实都不坏
《隐秘的角落》:没有一颗种子应当结出恶果
教育漫谈:关注“隐秘的角落”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