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儿钢琴启蒙中兴趣培养的有效途径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17期
关键词:节奏钢琴幼儿

周 倩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 贵阳 551400)

目前,幼儿的钢琴启蒙教育已经成为提升幼儿艺术素养、实施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百度百科中,“启蒙”意为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故亦将“启蒙”称为“入门”。在幼儿钢琴学习过程中,启蒙教学即为“钢琴入门”教学。

对于幼儿来说,一切知识与技能的启蒙,都是学习的第一步,决定着未来对事物的理解是否正确。钢琴学习是现今社会开发儿童智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钢琴启蒙阶段是儿童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钢琴本身具有无可替代的丰富表现力,同时钢琴学习能让儿童觉得尤为轻松,没有负担。学习钢琴不仅能使儿童的脑、眼、手、脚、耳乃至全身进行协调配合,还能使儿童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听辨能力以及观察力、注意力和忍耐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

一、培养学琴兴趣的重要性

万事开头难,钢琴学习也是如此。钢琴“启蒙”又称为钢琴“入门”,目的是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在整个教学中,时常听到家长说:启蒙教学是从零开始的,是最无关紧要的,因此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钢琴启蒙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前途。钢琴学习犹如盖高楼大厦,要先打好地基,如果地基不结实或者打歪了,楼是盖不高的,即使勉强盖上去了,迟早也会倒塌。

成功的启蒙教学首先是使学生热爱钢琴艺术,继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有这么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仅对孩子,对成年人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玩耍的时候状态是积极的,是很专注的,正是因为兴趣所在。换一句话说,很好地培养了孩子在启蒙阶段对钢琴、对艺术的兴趣,难道还怕学不好吗?

二、传统幼儿钢琴教学的弊端

在我国,钢琴教育是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钢琴日益得到普及,全国都开始慢慢注重幼儿钢琴教育,然而正规的、合格的钢琴教师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壮大的琴童队伍的需求。于是出现了师资队伍鱼目混珠、参差不齐的情况。

目前,许多钢琴老师特别是半路出家的钢琴老师还在用20 多年前的学琴方法来进行钢琴启蒙教学。要知道社会在进步,时代在进步,高校的老师每年都会参加各种优质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教学水平,钢琴老师难道是个例外?还在用20 年前的方式进行钢琴教学显然非常不合适。

(一)启蒙教学没有声部概念,“一团浆糊”

所有的理念应该在一开始就树立,而不是后期再修改和添加。比如在培养孩子的认谱习惯时,只注重音符和节奏,而没有强调观察的重要性,不观察拍号、谱号、调号、指法等,导致后期孩子的练习不完整,频频出错,不连贯。这正是因为最初的启蒙教育阶段没有帮孩子养成认真读谱的好习惯,声部概念也是如此。不要害怕孩子不理解、不要担心孩子不能完成,优美的音乐就是多线条、不同色彩的。只注重用手指把音弹对,那就是“一团浆糊”。这样的音乐又怎么谈得上兴趣培养呢?

(二)“灌输”式的启蒙教学

多数老师在教钢琴时,就是把自己的音乐想法“喂”给学生,但在艺术领域,“灌输”和“栽培”是完全不相干的两种方式。仅仅教学生乐谱上每个具体的音或乐句要怎么弹,让学生慢慢学,然后反复练习,逐渐达到标准,之后又开始学习下一首曲子,再把上述过程重复一次。我想大多数人都有类似问题。乐曲弹奏出来是什么样老师应该很明确,这种教学方法一开始见效较快,但后劲不足,这就有点像为学生裹上一层比较漂亮的包装纸,其实只有表面功夫,没有实际内容。

(三)过多强调手型的固定

钢琴制作是十分科学的,也非常适合人体构架。我们最放松的时候,就是最佳的弹奏状态。而多数老师过于强调手型的状态:握苹果的形状、指尖站立、高抬指等,枯燥的动作练习大大降低了孩子学琴的积极性,同时也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手型的保持可以在练习过程中自然习得,重在教师用何种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在枯燥的动作练习中固化僵硬的手型。

三、增强幼儿钢琴启蒙教学趣味性的有效途径

在钢琴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在钢琴启蒙阶段找到学习钢琴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已成为提高钢琴学习成效的关键所在。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抑制了孩子们学琴的热情,打消了其积极性。那么,如何增强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趣味性呢?

(一)钢琴启蒙与音乐教学法完美融合

幼儿天生热爱音乐,音乐伴随着幼儿的生活和成长,活泼的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亲近和向往。幼儿音乐教育能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审美能力,同时能激活幼儿大脑功能以及促进幼儿心理发展、身体健康等,在诸多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习钢琴与学习音乐同理,重在感受、倾听和亲身参与。学习音乐之初,掌握节奏是关键。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理论性的乐理内容具有趣味性,从而让孩子们接受而不反感呢?那就是融入音乐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亲身参与,因为自身的感受和思考很关键。孩子天生爱玩,在音乐活动中有目的地玩、有意义地玩,不知不觉便能轻松牢固地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为例:

1.节奏的感受

运用音乐教学法,可以借助念词、声势、打击乐等方法进行节奏练习。比如第一乐段可以单独把节奏部分提炼出来,制作相关图谱,配合念词、声势或者打击乐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找到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组合的节奏特点。

2.音乐情绪的感受

运用音乐教学法,感受乐曲中音乐情绪的起伏变化,用律动、声势等方式,以《土耳其进行曲》为背景音乐,设计合理的音乐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亲身参与,感受音乐的变化。

3.曲式段落的感受

运用音乐教学法,感受乐曲A、B、A 的三段曲式,每一段根据节奏以及旋律走向设计合理的活动让幼儿参与,同时引导幼儿把握音乐的结构概念。

4.活动游戏化

孩子天生就爱玩,所以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使趣味性的内容体现在“玩”上面,在玩中自然习得知识内容,在玩中学习巩固音乐知识,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二)教学新理念、新思路

用指尖弹琴,说的就是贴着键用指尖触键,以确保第一个关节不会塌。触键时摁住琴键,就像按电梯楼层一样,这样指尖会产生一种向上力,使得后面的关节凸出来,形成一个牢固的拱形。此外,手腕轻轻地向下会辅助拱形的形成,也有助于弹出柔和且饱满的音色。学生通过这种弹奏法形成了放松的手型(通常与读谱的基本能力同步进行)后,就可以开始引入高抬指训练。

扎实的技术基础是钢琴弹奏的前提。但是技术是表现艺术形象的渠道,没有清晰的艺术形象,技术就成为无源之水了。清晰的艺术形象就要依靠乐谱——首先是节奏和音符的最基本的要求;然后是与情感表达有关的力度和速度的要求;最后再到音色变化和节奏变化的细致入微的处理要求。学生心中的艺术形象从无到有,也会依次经历此过程。

为学生梳理钢琴演奏的核心知识点,然后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反复磨练的机会,使他们最终建立起自己的艺术形象。虽然“梳理钢琴演奏的核心知识点”听上去像是探测太平洋的水流一样困难,但实际上并不复杂。首要的技能是听辨、思考和弹奏复调音乐。

(三)使用合适的教材

在一百多年前,钢琴启蒙教学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教材可供选择,大多数钢琴老师都是现编现教的。但是将这种方式拿到现在来看,大家都感觉难度太大,难道是我们现代人变傻了?还是古代人比我们更聪明?

首先对于多声部教学而言,巴赫的作品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启蒙阶段可以先接触《巴赫初级钢琴曲集》。这里面的作品并不全是巴赫创作的作品,但是这套教材里的曲子非常好听,复调因素比较少,舞蹈因素比较多,有利于孩子们对“音乐之父”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

其次,核心知识点是音乐表现力。用富有音乐表现力的练习曲来锻炼孩子,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常规教材是纯技巧性的练习曲,比如车尔尼、拜厄的练习曲,但是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孩子练习是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这类练习曲音乐表现力不够丰富,没有太多的旋律。可以尝试用布格缪勒、海勒和克拉莫的作品取而代之。

最后,关于乐曲结构的理解。《小奏鸣曲集》非常适合用作教材。奏鸣曲要学整套,而且要在慢乐章中多下功夫,这样更有助于提升音乐素养。一旦孩子对某种风格的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一般弹了一两遍之后),便能慢慢感知乐曲的结构。

(四)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氛围

当了家长后才深有体会,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贵在坚持。每周上课的坚持、每天练琴的坚持、每次训练的坚持,好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在幼儿钢琴启蒙阶段,家长是最为重要的角色。要知道孩子们天生爱玩,孩子们的兴趣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有兴趣的事物,只要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对于钢琴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兴趣,一般要学习一至两年,能够弹奏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获得了成就感之后,才会慢慢有兴趣。老师教授得再好,孩子缺少课后的练习,知识得不到巩固,那也是徒劳无功。此外练琴时的环境也很重要。充满嘈杂的电视声、小朋友的嬉笑声等等,必然无法很好地感受音乐、聆听音乐。所以,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好氛围与好环境的营造。

猜你喜欢

节奏钢琴幼儿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YOUNG·节奏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