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传播中的新闻框架分析
——基于CGTN对建党百年的报道为例

2021-11-14单佳豪

声屏世界 2021年21期
关键词:消息来源建党框架

□ 单佳豪

引言

研究背景。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英文简称CGTN,是中国国际电视台,也称为中国电视环球网,于2016年12月31日开播。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国际传播机构,它的开播标志着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事业进入了新阶段,迈出了新步伐。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于6月15日至25日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节目《穿越百年》,回顾建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和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变。作为国际传播机构的CGTN,做好对外传播,更好报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解读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承担了包括国内主流媒体在内的对外传播主体的责任,也为构建国家形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新闻框架理论。戈夫曼认为框架是人们用来认识外部客观世界的一种结构。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都依赖于某种框架。在20世纪80年代,框架理论便被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该理论被应用于两个层面,即媒介框架和新闻框架。前者是指媒介机构中与信息相关的框架,多数被用于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研究。后者应用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研究。本文主要考察CGTN关于建党百年的专题报道,分析建党百年的专题报道新闻框架建构过程。

样本取样与研究方法。一、样本取样。通过浏览器进入CGTN的官方网站,搜索关键词中输入“centenary-and-beyond”,以新闻标题为限定关键词,将日期范围限定为2021年6月15日至2021年6月25日,最终得到43篇样本总数量。

二、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得出CGTN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报道在数量和时间上的新闻框架。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分析得出此次关于建党百年报道议题全面而丰富,以政治议题为主,也突出报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除此之外,也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报道内容。

CGTN关于建党百年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信息来源。消息来源也指的是消息的出处,即能够为报道者提供新闻事实,这里的新闻事实既可以是个人提供的,也可以是组织提供的。总的来说,新闻作品中所出现的所有事实和观点的来源都可以称为消息来源。新闻学界非常重视消息来源,我国也规定重要的新闻都要交代新闻来源。作为新闻框架建构的重要指标的消息来源应具有广泛性,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全面性。通过对CGTN关于建党百年报道获取样本的统计,了解到消息来源和采访对象较为广泛,但以政府为主,约占三分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相关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如6月24日发表的《百年及以后:李恒年:中国卫星和航天器的指挥官》,通过采访认识了中国航天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恒年,了解到中国有大约300颗卫星在地球轨道上运行,他们的工作是全天候监控所有卫星。而对普通百姓故事的报道也使得新闻更“接地气”,让建党百年历程更加深入人心,让人民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成果惠及到每一个普通个体。总的来看,CGTN在此次建党百年报道中,虽说以政府话语框架为主要舆论引导,保证了报道的权威性,但也兼听社会各界声音,丰富扩大消息来源,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主题内容。新闻报道的主题也是新闻报道内容所形成的话语核心,是新闻报道的聚焦点。通过对所选取的样本整理分析发现,此次关于建党百年报道主题的呈现主要有下面三个特征。第一,报道主题广泛丰富,尤其突出经济主题的报道,通过对城市建设的发展或者企业实例来验证建党百年取得的硕果,如《百年与超越:企业家在华南城市圆梦》;也强调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建设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性,如《直播: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历史事件的梳理穿插于各个主题报道中。例如《百年与未来:泸定桥决战塑造历史进程》《百年及以后:延安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决定性时刻》等。通过探访党的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地、重要遗址遗迹,回顾中国共产党为国家、民族独立,为人民幸福奋斗的历程。第三,积极展示与世界各国各领域的合作成果,通过他国声音构建中国立体正面的大国形象。比如《百年及以后:中国外交官如何为世界人民服务的故事》一文中,通过外国人民的表达来展示来自海外其他国家民族的反响,这种多元化的声音也彰显了报道客观公正的立场。

写作视角。通过对选取的43篇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这些报道不仅涉及宏观层面的政策和趋势解读,还从艺术家、公共服务者等微观层面着手。例如《人民公子:昆曲王子》,这个故事是关于昆曲演员石夏明在中国东部江苏省帮助艺术发展的故事,石夏明学习昆曲已经22年了,坚信向世界和后代展示昆曲之美。《人民群众:公交司机给老人戴口罩赢得人心》讲述的是来自中国东北辽宁省抚顺市的45岁公交车司机徐刚以通过工作为国家服务而自豪。公共交通员工属于COVID-19高风险群体,但他无所畏惧地履行了职责,认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他职业中最享受的部分。新闻记者通过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来讲好宏观政策,以小事件折射大变化。

结论与启示

转变对外传播理念,建构良性传播模式。新闻框架指的是一种事物解读的固有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会影响人们认识世界方式和对生活中各种事物意义的理解。媒体运用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符号系统,筛选和重组各种社会事实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塑造社会现实,进而影响受众的认知结构和受众的行为方式。这里的媒体就起到一种中介的作用,作为符号系统的新闻文本通过媒介展现出来,再现新闻的意义。CGTN在建党百年的议题报道中,不仅要对相关事实信息进行报道,还要引导受众了解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实质和重要历史作用,这些都是通过报道中形成的框架来实现的。除此之外,要合理把握报道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和新闻图示结构,建构起以正面导向为主,重视政策宣传和成就展示的新闻框架,构建积极的传播效果。

除此之外,CGTN在建党百年报道上坚定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将这一传播理念贯穿始终,在传播过程中积极作为,充分客观地报道中国发展历程,摒弃官腔和生硬冰冷的话语,构建公共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

深化融合传播,启用新型融媒体机构。CGTN融媒体中心构建了多终端的核心业务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信息采集方式,协同新媒体端与电视端,在选题策划和内容分发都能实现平台共享和协同合作,实现无缝衔接和同频共振。首先为了提升用户体验,CGTN客户端优化板块设置,增加互动评论和视频直播功能。如CGTN在此次的建党百年系列报道中对成都、沈阳、武汉等城市的灯光秀直播,给观众带来较好的观感体验。其次是构建直播矩阵,新媒体直击会场。CGTN新媒体进行多平台直播,不仅在官网、客户端进行直播,还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进行移动直播,通过这种“二合一式”的直播方式构建直播矩阵。最后是注重接地气的原创系列,增强海外传播效果。CGTN新媒体不仅策划一系列大型直播活动,还通过原创微视频这种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体现大情怀,诠释大意义。

注重多元声音,以塑造经济形象为重点。CGTN在建党百年的系列报道中,既以官方信息为主保证了消息来源的准确性,也注重多元声音表达,各界专家、艺术家和普通群众的声音都有采用。通过这种客观的表达方式,使媒体塑造的国家形象更具有说服力。建党百年的议题具有重大性,媒体要客观全面地选取报道内容,在符合媒体价值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准确地还原事实。通过对选取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CGTN关于建党百年的议题报道所涉及的领域广泛,除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还有社会生活、对外交流等方面。在这些报道范围中,又着重凸显某些部分内容,如“理念”和“成果”,不仅在报道中更多着眼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性,更强调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下,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的喜人成果。另外,中国不仅自身在发展壮大,也通过自身的强大带动周边国家经济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通过各种正面报道,营造了积极健康的舆论态势,从而提高我国在社会上的国际地位,增强国家声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消息来源建党框架
框架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WTO框架下
《齐鲁晚报》消息源浅析
记者与消息来源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