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个共同”为核心: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021-11-14周智生李庚伦

社会观察 2021年9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文/周智生 李庚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尚需进一步明确认识

2019年9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共同”理念,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个概念,并针对新疆实际专门提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一次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些都表明,应尽快形成相对独立、规范而正规的专题教育,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多次明确提出的“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一重大指示精神。

目前专门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不仅相关成果相对较少,而且已有不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民族地区和院校如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问题上。在如何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上,未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共同”理念,存在着将一般性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简单等同复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象。综合而言,目前既有研究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本概念、具体内涵和特点等方面,既缺乏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四个共同”理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间关系的深入把握,未能诠释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特殊性和专题性价值,也缺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性整体考察,而这恰恰是全面实现面向社会大众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要的学理前提和认识基础。因此,在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尽早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准确的认识和定位,仍然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当前必须重点开展的研究命题。

“四个共同”理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认识基础

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是要找准教育的核心要义,把握讲述内容是否契合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实际和特点、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当代需要。作为全新的专题教育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以往一般性的民族团结教育,而应该把“四个共同”理念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史作为教育主线和基本前提始终贯穿其中,而不仅仅是基于各民族个体本位的团结发展现象和关系的叠加罗列。以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历史和现实发展进程书写记录为主体的民族团结教育,其指向既要服务于增强各民族之间和谐并存共生意识的互识和认同,更重要的是要以民族团结教育为载体和桥梁,最终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强化。因为只有从自古以来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里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其中不断凝聚发展成形这一历史特性出发,民族团结教育才能更好回应和回答各民族团结关系之所以能够发展形成、持续不绝和不断深化的内在机理和整体意义。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突出价值,也是我们认为该项教育与以往民族团结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全新超越,并对当前我国开展各类民族教育具有基础性引领作用的原因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共同”理念,其思想内核深刻贯穿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的整体性这条认识主线,是在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辽阔疆域的共同开拓、悠久历史的共同书写、灿烂文化的共同创造、伟大精神的共同培育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然是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共同努力、彼此支持才能成功,这是中华大地上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主流所向。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对“四个共同”理念的解读和研究,非常有必要回归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整体性和一体性中去思考和分析。从历史到现实,我们认为“四个共同”理念,深度切合了我国自秦汉以来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整体历史特性,充分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根本基础。

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正确把握“四个共同”理念的丰富内涵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的整体性

中国的版图由边疆区域和中原腹地组成,是各民族在开创中华历史的过程中共同开拓的,共同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历史,每一个民族都为这个大家庭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特有的贡献。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整体,正是在我国各民族共同开创的辽阔疆域内多元发展、一体聚合而形成的。以往我们理解的“大一统”,一般注重国家治理管控自上而下的一体性,而实际上边疆与内地之间的整合发展,并不只是中央到边疆的单向治理开发,其中也离不开边疆与内地间双向凝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华各民族从秦汉就开始形成多民族交往交流融合汇聚的共同体,更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体系。因此,地方性民族政权的曾经分立,不应屏蔽也不能割裂交流发展中不断维系和发展的内在整体性。同时,历史上边疆区域的社会发展程度落后或滞后于中原腹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或许相异于中原内地,这些都需要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进程中客观看待,而不能孤立而单向地看待边疆区域历史发展的独特性。

(二)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可分离性

中国各民族是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先后渐次发展成形的。交往交流交融和相互扶持帮助,一直以来是我国各民族维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纵观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央政权的统治上总是反复出现统一、分裂和再统一的过程,但总体上各区域历史的整体联动发展始终是主流。不管是政权统一,还是分裂割据的年代,割不断离不开的相互支持和交流,始终是维系各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明清两代的汉族移民之所以能扎根西南边疆,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与其他民族一起形成了一个利益攸关、彼此依赖、共同发展的多民族共生格局。在历史长河中,中华各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民族,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都必须建立在与其他兄弟民族交往交流的基础之上。

(三)中华文化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体性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中华历史文化之所以如此绚丽多彩、精彩纷呈,就在于它兼容并包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在正确认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度下,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间“多与一”的关系,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来加以认识和把握。第一,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的整体性。我们既要重视东部,也要重视西部的文化,整体看待内地和边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间的整体性。第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整体性。建构现代多民族国家,就是要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中华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受到尊重,并都能得到传承和发展。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同样也是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础。第三,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和展示的当代性价值取向,重点提炼和展示中华各民族主动学习、主动促进不同文化多元共生、兼容并存、包容和合的思想精髓、行为规范和民风民俗。

(四)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各民族共同培育熔铸的整体性

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精神是相互凝聚、不断融汇的,共同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以爱国主义为纽带的共同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民族团结发展、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精神纽带。秦汉以来,我国各民族逐渐在发展中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从而自发书写了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辉历史。东汉年间哀牢王贤栗、柳貌高度认同中原王朝,相继要求内附并最终完成归附,进一步推动了西南各民族先民爱国情怀的萌生和中国西南疆域的底定;壮族女将瓦氏以民族大义为己任,亲率壮族子弟兵赴江浙沿海地区,与明朝将领一同抗击倭寇;清朝乾隆年间,原镇守东北盛京的锡伯族官兵一千余人,带领家眷三千余人跟随满族官员奔赴新疆伊犁,离家万里为祖国守边疆。近代以来,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危亡之际,中华各民族儿女共抗外敌入侵,同赴杀敌战场,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伟大精神。各民族千百年来共同熔铸的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共同抵御外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不断共同传承和弘扬中,进一步促进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理解和认同。这是我们进一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面向全民普及“四个共同”理念,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一)国家尽早统编发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读本》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理念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诠释和解读为核心的专题教育。然而目前相关阐释分散而多样,并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解读和诠释,更没有形成国家统编的专题读本。尤其让人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和教育界一定程度上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传统爱国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相等同或是相混淆,甚至在教育指向及其功能上把握不到位的情况也比较突出。缺乏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自身特点和内涵的合理认识和规范界定,容易造成认识的泛化和教育工作的一般化,反而不利于这项重大专题教育任务的针对性开展。因此,由国家尽快组织统一编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读本》,有利于全国各民族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形成共识,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在彼此尊重、共同认知的基础上,在心中一起种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种子。

(二)常态化教育和专题化教育相结合

常态化教育意味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重在教育的长效性、持续性和全面性。专题化教育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要深入地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索、阐释和分析,重在知识传授和思想引领、释疑解难和体系完整、时政分析和理论探讨。实现常态化教育和专题化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注意以下步骤:第一,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专题化,重在突出教育样态上的日常性和专业性、教育过程上的稳定性和针对性、教育效果上的持续性和启发性;第二,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规律,科学把握常态化、专题化的内在张力,着力构建常态化、专题化教育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第三,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理论要轮训计划、专题实践研修、专题培训相结合,动员社会力量协同配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进行。

(三)分类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1.全面融入基层社区教育

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融入基层社区教育。第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街道、社区要建立相关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地街道、社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作出具体安排,并采取措施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营造氛围、抓好落实。第二,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由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教育过程,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比如建立专家库,邀请当地知名大学、知名人士对重要知识点和重要的地方性历史案例进行专题讲解。第三,面对基层广大各族群众,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知识讲座、文艺汇演、知识读本等。基层社区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人民群众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

2.全面融入大中小学国情教育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教育知晓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整体性这个基本国情,引导学生知晓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整体性的历史认知进程。第二,重在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基础。引导学生树立作为伟大中华民族一员的自尊心、自爱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形成明辨是非、能讲规则的能力,把各族人民放在心中,强化其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成员的认同基础。第三,重在增强维护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使命担当,提升自身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分子的政治素养,更深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先进性和对中国国情的根本契合性,从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活动产生话语支持和实践自觉。

3.全面融入新媒体教育

为了应对时代的发展,建议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专题内容融入相关学习网站和应用程序(APP),比如人民日报、学习强国APP等。同时,适应年轻人的喜好,可以把相关教育内容做成有趣的小视频,从而实现快速传播和观看。此外,应优化新媒体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青少年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中华历史观,以更好全面实现营造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良好社会生态。

结语

中华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开发了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共同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当前我们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尽快面向全国各民族干部群众,及时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时代教育命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共同”理念的深入诠释为核心,指导全国各民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的整体性,这既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重要宝贵经验的时代再现和继承,也是当前我国进一步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建设任务。因此,在我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尽快被纳入高质量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中,面向全国各族人民,从小抓起、分类开展,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培养出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MINORITY REPORT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