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学视角下广西服饰图案的数字化保护研究

2021-11-12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符号学服饰图案

齐 蒙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玉林 530022)

符号学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之一,是能指与所指的产物,还可以感觉材料和蕴含精神意义。符号学是研究事物符号的本质、发展变化的规律、符号发展的意义以及与人类多种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民俗文化特点突出,劳动者在生活中汲取灵感,对所在的自然环境、传说故事、宗教信仰、风俗民情等进行记录和表现。在服饰,器具等生活常用物品作为载体,既可以起到审美的作用,也可以起到传承与传播的作用。

1 符号学理论对图案的解读

符号学在20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首先提出。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学包括语用学、语义学和语法学三个分支。

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也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外在符号,也有标识社会地位,阶级或者阶层的功能。

在国外第一个把符号学方法论运用到文化现象中的学者是罗兰巴特,他把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与社会文化结合,他认为流行时装与意识形态、社会角色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并形成了复杂的文化系统。随着对符号学的深入研究,符号学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人类学美学、艺术、语言等都有相关的符号学理论。而在服饰图案的研究中符号学主要是对社会认同、身体伦理、历史传播等方面的研究。

2 数字化保护的价值

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服饰图案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服饰类的非遗种类众多,如:蜡染、扎染、苗绣、壮锦、侗锦、瑶绣等,如图1。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保管和利用问题。法国在2002年拟定了《数字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针》,通过数字化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1]。2005年我国颁布相关文件,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明确的方针和目标。2011年完善了法律方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10年国家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该工程用数字手法全面、系统地保护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阶段世界各地都在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的号召,采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2]。

图1 广西白裤瑶服饰图案

随着现代化进展,数字化对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数字化可以将现有的资源转化为音频、视频、平面图形等数字化的信息手法。

(2)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数字的保护和收集更加方便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3)场景再现。文化遗产中数字化的采集,可以实现制作、使用场景的再现,可以为观者提供深度的体验场景。

(4)复制成本低。数字化收集和保护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建档、复制,这样可以减少保存成本和空间。

3 广西服饰图案的数字化保护现状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习俗和习惯。基于数字化保护的价值及服饰文化中蕴含的符号价值,对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保护也逐步进行数字化的转变,见图2和图3。2017年多位专家对广西的非遗文化数字化的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过程中对非遗数字化的机制、数字化人才和资金情况、数字化的手段、新媒体传播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分析发现,现阶段对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数字化的保护存在传承、保护和发展多层面的问题。(1)广西现阶段的非遗数字化保护虽然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但还是存在部门不健全的情况,在市级以下的相关保护部门,很少有专门的数字化部门,而且专职从事数字化工作的人员紧缺。因为缺少专门的用于数字化资金和相关条款,造成数字化人才和设备缺失,使得部分非遗资源很难及时得到保护、收集和利用。(2)在数字化手段上主要以拍照和视频为主,例如:服饰图案这种非遗产品,只能采用较为简单的图片形式进行存储,而且像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3)在传播手法上,各机构纷纷采用了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等作为宣传手段,但是存在更新速度较慢的问题。

图2 挑花图案的图片采集

图3 瑶族挑花图案的数字绘制采集

4 服饰图案数字化保护策略

(1)采用符号学的理念对服饰图案进行整理、收集和应用。可以从符号学理论角度对服饰图案的理论进行分析,把握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关系,在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发掘民族文化中的设计应用方法论。从符号学的角度加大多民族服饰图案的研究,能够为民族服饰图案的现代化发展拓宽理论视野,使得民族服饰图案更加的多元化。还可以根据符号学理论中的社会角色理念建立不同的分类体系。

(2)完善数字化保护机制。科学合理的数字化保护可以让保护工作有迹可循,而且有利于服饰图案的保护与利用,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协调服饰图案的全面开展。

(3)采取多样的数字化保护手段。现代是信息时代,数字化的手段更加的多样和丰富,不仅仅局限在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交互式、沉浸式,趣味性强的体验方式大大地丰富了服饰图案数字化的表现形式,例如:动画、游戏、场景交互、三维投影等。并且数字化收集的保护越来越精细和细致,并朝着三维化、高精化、动态化以及交互式的方向发展,积极推动了文化的保护和传播[3]。

(4)拓宽新媒体平台。新媒体具有特有的互动性、即时性和参与性,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社交网络媒体成为服饰文化转变的重要展示平台。因此可以充分挖掘媒体的潜力,构建合理的新媒体传播体系,增强服饰图案的趣味性和全面性。

5 结论

广西民族服饰文化承载着少数民族的发展、思想和情感,是文化的承载也是民族符号的外在体现。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服饰图案进行保护、采集、传承、传播,结合符号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角色理论,可以更加全面、系统、真实的对其进行记录、梳理。只有通过对服饰图案的数字化进行合理的整理,保护机制的全面完善,新媒体手段的合理利用等手段,才能推动服饰图案数字化建设的传承与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符号学服饰图案
20世纪80年代以来符号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Wearing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