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所精神”的物质形态展现——以王澍作品为例

2021-11-12于倩倩

名家名作 2021年7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王澍场所

于倩倩

一、“场所精神”概述

在当今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中,“场所精神”被贯穿到整个设计过程中,将人文思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成了这一设计理念的精髓,它改变了社会传统观念中人们对于建筑的保守思想。建筑不再只属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范畴,而是人与自然沟通的“纽带”。

对于“场所精神”这一概念,中西方都有着相关的理论。在1979年时,挪威著名的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就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他基于古罗马时期所提出的“场所精神”理念,将“场所精神”解释为对建筑的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相对于西方来说,中国早期对于“场所精神”这一概念并没有十分鲜明的理论依据。但是早在1932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发表的《平交建筑杂录》中就提出了“建筑意”这个命题,这与中国传统艺术思想中的“以诗表意”“以画表意”是一致的。在中国古代许多优秀建筑中我们不难发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已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一大特点。那种崇尚“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让中国建筑区别于西方“以人为本”的建筑风格。同时中国古代建筑常常被当作诗词歌赋以及山水画的蓝本,以表达人们渴望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近年来中国建筑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在建筑作品还是在建筑理论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这其中以王澍先生最为突出。王澍先生的作品强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他坚持将中国古代优秀的建筑设计理念与西方“场所精神”结合,将东西方设计精髓融会贯通,最终表现在作品中。正是王澍先生的坚持,使“场所精神”能够在当今中国建筑领域乃至世界建筑领域中继承与创新。

二、物质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正如前文所说,“场所精神”所提倡的是物质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建筑在这一范畴内变得更加充满和谐性。和谐的建筑作品主要来自设计师对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巧妙的设计,既不破坏自然原生态的环境,同时也让所设计的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在王澍先生的作品中,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典型的物质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代表作品。首先在选址方面,象山校区选择在湖水旁边,周围有着完好的绿色植被。这种方位的设计充分体现出设计师极尽追寻自然本色的态度。在建筑外观上,王澍先生坚持了他引以为傲的“瓦片”元素,同时墙体的设计均运用了砖砌以及木材支撑等方式。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精髓,让整个建筑能够真实地沉寂到那种古朴的自然环境中。

纵观整个象山校区,在视觉上不会产生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违和感。而这种探寻不到太多现代感的建筑,正是王澍先生想要达到的那种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象山校区的景色构图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方式惊人的相似。建筑的构成并没有突出建筑本身,也没有降低建筑的自身层次而苛求于展现自然环境。它的形成不再是人类机械化的造物,而更是如同于树木、花草以及山水一样的自然事物,让建筑成了向自然传递人文价值的工具。

三、“一致性”与“秩序性”的融合

“场所精神”设计概念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建筑中的“一致性”与“秩序性”。“一致性”与“秩序性”强调的是理性设计原则,通过多个一致的几何空间,利用逻辑秩序排列,最终构成一个静态的场所空间。可以说“一致性”与“秩序性”代表了“场所精神”严谨的建筑设计态度,其并没有利用夸张、奢华的建筑外观来达到引起更多关注的目的,而是将建筑回归到本质,利用一个或几个元素按照一定规则构架出来,以此形成富有规则性的建筑设计风格。“一致”与“秩序”的整合,让建筑更加具有静态之美。重复的元素逻辑排列让建筑看起来“活灵活现”,使建筑在静止中带有“动的意境”,让构成建筑的要素鲜明、直接地展现出来。

在王澍先生的作品中,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一致性”与“秩序性”的融合。整个图书馆的外观由多个相同的、一致的几何形构成,其主要是由玻璃与钢结构构建而成的。从近处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建筑的外观被分割成多个相同的、一致的长方形体。而从远处看,图书馆的整个外观形状也同样呈现出长方形体的样式。这种内外相互一致的元素构成表现出了“场所精神”的“一致性”。在建筑元素排列方面,整个图书馆都是以纵向排列开来,这一设计细节又表现出了“场所精神”的“秩序性”。

在建筑设计中,“场所精神”中所提倡的“一致性”与“秩序性”并不是对建筑刻板的要求,不是简单地遵循规则进行设计。这种设计理念目的是让建筑设计得更加富有条理性,让理性设计能够成为建筑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一方面来自设计师情感表达的初衷,另一方面则来自合理的设计手段。建筑更多地呈现出理性价值,而非充斥着商业目的或个人目的,这样就会让建筑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和谐。

四、理性原则与规则结构的融合

“场所精神”的理性原则与规则结构是基于前两种特点形成的。它既不要求建筑富有变化或动态,同时也不拘泥于一致与静态。这种融合是将建筑更大程度上采用理性的原则进行逻辑上的排列,并在其中加入拟人和移情的手法,以此来抒发人文思想。理性原则与规则结构的融合代表了“场所精神”的最终目的。通过具有逻辑性的建筑作品来表达人类思想以及人类对自然的理解,让建筑真正意义上处在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成为人类探索自然的结果以及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

宁波博物馆是王澍先生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作品之一,它将理性原则与规则结构融合为一体,充分体现出建筑理性与人文精神。宁波博物馆与其他城市的博物馆相比更加具有地域特色及深刻的艺术性。宁波这座城市既是一个贸易港,同时又是一个文化名城,在这里诞生出了许多艺术作品及艺术名家。因此在为宁波设计博物馆时应该体现出它悠久的历史。宁波古时被称为“甬”,“甬”是表示古代大钟的一个象形字,而宁波博物馆的外观犹如几尊巨大的编钟一样,屹立在城市中。在博物馆的外观表面上出现了多个不规则矩形窗口以及博物馆几个区域的不同形态,体现出了“场所精神”中规则的单体建筑和不规则的群体建筑同时出现的特点。整体观察宁波博物馆可以从“建筑表意”这一角度体味到宁波璀璨的文化历史。青砖与红瓦砖的相间体现出了历史的沉淀以及时代的发展,用建筑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对未来的展望表达出来。

五、结语

建筑的构成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而是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表达着人类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思想。“场所精神”所提倡的建筑设计理念正是起到了传递人文信息的作用。用理性思维及规则元素构架出合理的建筑物质形态,结合没有人为加工的自然环境,正是建筑形成的关键所在。

在王澍先生的作品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场所精神”在建筑物质形态中的展现。无论是不同的类别还是不同形制的建筑,物质形态与自然环境都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建筑不仅为人类所用,同时也嫁接了物质形态与自然形态。王澍先生的作品改变了当今时代社会工业大发展下重视商业目的而忽视建筑本身价值的设计态度,让更多的建筑设计师理解了建筑的真正含义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场所精神”让建筑物质形态迸发出人文思想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理解,无论是在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中,“场所精神”都值得提倡并应用到其中。在未来建筑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仍是主题,宜居的建筑体验会成为更多设计师的设计想法。因此,坚持“场所精神”设计会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王澍场所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狂妄与谦恭
狂妄与谦恭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场所精神”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