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震救灾,我们在一起

2021-11-12

核桃源 2021年5期
关键词:漾濞李敏苍山

姚 静

自5月18日以来,漾濞频繁发生地震,次数越来越多,震级越来越高。21日21 时21 分发生了5.6 级地震,源自大地深处的震撼摇动着山岳河流、房屋路桥。夜晚的宁静被打破,门窗簌簌抖动,发出绽裂的声音。室内桌椅柜子晃动。头顶上的吊灯发疯似的摇荡。人们惊恐万状,纷纷逃离住所,漾濞陷入前所未有的慌乱之中。许多人还未跑到安全的场所,21 时48 分,6.4 级的地震又汹涌袭来,刹那间地动山摇,人们感觉地面倾斜,站立不稳。就这一瞬间,一些房屋倒塌,一些山崖巨石滚落……脚下这片秀美的土地,瞬间变得面目狰狞,一地狼藉。

一个驾车逃离住所的朋友说,6.4 级地震发生时他正在路上,他看到前面车辆的车尾左右摇摆成“之”字,剧烈晃动的路面让司机掌握不住方向。就这样一路惊险逃到了人和广场。

滋养万物的大地,这一刻却要损毁万物。

扶着老人,牵着孩子,温暖的家抛在身后,人们在深浓夜色里乱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这是仓皇的一夜,凄凉的一夜,惊心动魄的一夜。

退役军人:在震区扬起一面旗

大理州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5.21”漾濞地震大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行动》和退役军人自愿服务队招募公告,号召广大退役军人奔赴漾濞灾区,以军人的担当,以战士的姿态投身抗震救灾。漾濞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也发布了《漾濞县退役军人志愿者招募公告》号召全县退役军人在家乡有难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抗震救灾。

招募公告一发出,立刻得到退役军人们的积极响应,“若有战,招必回”,抗震救灾也是一场战斗,祖国需要的时候,决不退缩。很快就有312 名退役军人加入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他们分为12 个服务小队,奔赴漾濞各个乡镇,参加搜救群众、运送救灾物资、搭建帐篷、排危除险、疏通道路等工作。

漾濞县城人口密集,受灾群众多,留在县城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多达60 余人。他们积极参与搭建帐篷、运送物资等工作。抗震救灾任务重,工作量大,许多退役军人夜以继日坚守在救灾仓库上下物资,他们不叫苦不叫累,又仿佛回到了当兵的时代。

施茂,漾濞双涧抱荷岭人,2014年入伍,2019年退伍。身材高大,长相帅气的他曾做过健身教练,现于洱源县四方街超市工作。他的妻子袁楹轩是洱源人,在洱源县仁爱医院工作。在知道漾濞发生地震后,施茂和妻子决定立刻赶回家乡做自愿者,参加抗震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两人所在单位的领导知道他们的想法后都十分支持。在22 号大震刚过,余震频频的时候,施茂夫妇就回到了漾濞。他们最先参与漾濞一中高中部的帐篷搭建工作,安置附近的受灾群众和还坚持在帐篷里上课的高三学生。23 号他们接到漾濞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通知,又到漾濞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安置点帮忙。施茂到河西仓库搬运物资,把一顶顶帐篷,一件件矿泉水,一箱箱牛奶、方便面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救援物资一车接一车运来,负责上下物资的自愿者们从早到晚,几乎不得休息,体力耗费十分大。施茂一直坚持着。袁楹轩留在安置点帮忙登记安置人员、发放救灾物资,有时也发挥她的专业优势,帮忙医生们去给安置点的群众测体温,量血压等。夫妻俩各尽所能,为灾难中的家乡出一分力,献一份爱。

因为帐篷紧缺,这对小夫妻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就在他们自家的车里凑合着过夜。

在余震不断的时候,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赶回来做志愿者,一无所图,只求能为家乡出点力。看着这一对玉人,我心里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

袁楹轩5月23 号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一共九张照片,有她自己在清点物资,认真记录的情景,更多的是她爱人施茂在上下物资和搭建帐篷的工作场景。一箱箱饼干、方便面、矿泉水经施茂的手运往各个受灾地;一顶顶帐篷在施茂的手中立起来。袁楹轩配的文字只是简单的一句:和施先生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条朋友圈让我看到了爱情的另一个模样,不是卿卿我我,不是花前月下,而是和所爱的人一起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李垚,漾濞县苍山西镇人。他是一个90后青年,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远在贵州毕节工作的他看到漾濞地震的消息,十分牵挂自己的妈妈,便立即订了机票,第二天就飞回漾濞。他回家看到妈妈平安,家中一切安好,就开着私家车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他到河西仓库帮忙上下物资,又开着车把各种物资送到急需的村寨,到了目的地还要帮助村民们搭建帐篷,因为山区一些老弱妇孺不会搭帐篷。短短几天时间里他到过白章、双涧、漾江、桑不老、黑大么、沙河、秀岭等山村,他还为消防队员们带路,给县城各个做免费义餐的饭店送菜,给各个安置点送水……他忙忙碌碌,一刻也不闲着。

24 号晚上八点多钟,我以为他们休息了,便想在微信上和李垚聊聊,信息发过去,他回复说,正在下物资,得空聊。我不由一阵惭愧,我以为的休息时间,志愿者们还在挥汗如雨。

李垚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做公益、做慈善。原来善良是源自他骨子里的东西,所以看到家乡受灾,他义无反顾就投身到志愿者的行列中去。

近几天,李垚的微信朋友圈里发的都是抗震救灾的消息,有他和志愿者们一起上下物资的照片,有他开着车去送物资的照片,还有他和大家一起搭帐篷的场景……所有照片配的文字只有干脆利落的四个字:干就完了。我从这四个字里看到了一个90 后青年的情怀、责任、担当和爱心。

张利明,家住漾濞县苍山西镇金牛村小村,他2008年退伍回乡,现于县城开了一家火锅店:卤二爷市井老火锅。地震发生后,他的火锅店承担了给消防官兵做便餐、送水的工作。他丢下生意不顾,亲自驾驶自家的货车义务为灾区运送救援物资,一趟趟往返在仓库与灾区。不言苦,不叫累,不计较个人安危与得失。除了运送救灾物资,他还到河西仓库帮忙上下救援物资,又到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安置点帮忙。上下物资,搭建帐篷,送水送菜,哪里缺人手,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则广告:有渣土车一大一小,需要时可随时免费支援灾区。

在张利明身上有着一个退伍老兵的风采,他说,家乡遭难,能尽绵薄之力,心里才安宁。

张进品,是漾濞县龙潭人,也是一个退役军人。地震发生后,他就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哪里危险去哪里,哪里需要去哪里。他和志愿者们一起上下救援物资,搭建帐篷,安置受灾群众。他还走上街头以0 元的价格义卖鸡肉米线,解决部分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的吃饭问题。

施茂、李垚、张利明、张进品……他们是312 名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分子。在这312 名退役军人志愿者中还有更典型、更感人的故事,只是我不曾了解到。但是我知道地震发生后,在搜救抢险现场有退役军人的身影,在上下救援物资的仓库有退役军人的身影,在运送救援物资的路上有退役军人的身影,在搭建帐篷的场地有退役军人的身影……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帐篷,让我们躺下休息的床铺,给我们解渴的矿泉水,充饥的方便面……都是经了他们的手送来的。

脱了军装退役后的他们都是寻常普通的人。搭帐篷,下物资,送水送饭……他们做的似乎也是一些寻常锁事,可是他们做这一切事情的背景是大地震。在余震频频,安危不明的情况下,他们大可以躲在一旁,继续过悠闲自在的生活。可是他们选择了抗震救灾第一线。

志愿者之所以令人敬仰,就是因为他们自愿把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责任揽到了肩上,一扛到底。

李敏是漾濞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地震发生后,他接到通知,受命负责设置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安置点,安置受灾群众。

李敏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继长子之后,妻子二胎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三个小牛犊似的儿子常常引来人们艳羡的目光。妻子刘春花温柔贤淑,她原本是英语老师却写得一手好散文,曾以一篇《当二胎遇上双胞胎》感动许多人父人母。

宁静、详和、温馨一直是这个家庭的主旋律。

5月21日6.4 级地震发生时,他们夫妇带着两个双胞胎儿子在漾濞家中。长子在下关读书,由爷爷带着住在下关。李敏一颗心便操作了两处,他迅速把妻子和一对双胞胎儿子转移到户外,就急忙给在下关的父亲打电话。下关震感也很强烈,知道父亲已带着孙子转移到户外,他稍觉心安,立即动手为妻儿搭小帐篷。小帐篷还未搭好就接到上级的电话。他来不及细想,只简单嘱咐妻子照顾好一对儿子,便匆忙走出了家门。

在大震刚过,余震频频的时候,年迈的父母,柔弱的妻子,幼小的儿子,作为这个家庭顶梁柱的李敏却是一边都顾不上,他要去为更多的人服务。

漾濞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一共有12 名职工,除了一名因病做手术尚未痊愈的职工外,其余全部到齐。在苍山西镇初级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配合下,他们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当时安置点的帐篷,远远不能满足受灾群众的需求。李敏立即打电话向指挥部申请调拨帐篷,他又争取到65 顶帐篷。他们和消防队员们一起搭帐篷,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安置好受灾群众,让他们在大震之后有一个落脚之地。刚搭好的帐篷里没有床,大家都是睡在地上。但在余震频频的时候,一顶挡风遮雨的帐篷已经让人们心安不少。

除了帐篷,安置点需要的东西还很多,床、食物、药品、水……李敏一一打电话向指挥部申请调拨。不时有受灾群众打电话给他寻求帮助,他一面解决,一面安抚。他不知道打了多少个电话,这一个接一个的电话里却没有一个是打给父母妻子的。

为了便于管理,他们给帐篷编了号,每顶帐篷指定一个负责人,负责领取各类物资,并管理本帐篷里的事务。自此,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安置点一共有115 顶帐篷,728 张床,安置受灾群众最多时有1435 人。

除了苍山西镇初级中学的行政领导和老师积极参与协助外,其他单位也派了人员来增援。漾濞中医医院和大理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赶来支援,加强做好防疫工作,还有许多志愿者参与进来。李敏他们肩上的担子轻松了一点。

安置咨询、人员登记、体温监测、就餐登记、领取物资登记等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大家各司其职,安置点的工作很快变得井然有序。

受灾群众有了临时安全的住所,接下来要解决吃饭问题。苍山西镇初级中学责无旁贷承担起为受灾群众提供免费便餐的任务。校长左远飞迅速招回食堂员工,冒着余震危险为大家做饭菜。

校园里有供学生使用的洗漱台和洗手盆,洗漱用水十分方便。李敏想到大家没有开水喝,他又申领到两个热水器,可以24 小时为大家供应热水。他力争让这个临时安置点有家的温暖,抚慰人们因突降灾难而慌恐不安的心。

这么多受灾群众聚集在一起,防疫和垃圾问题就凸显出来。

李敏采取两道设卡扫码、测体温和自行消杀的办法进行疫情防控。他在学校大门口设了一道卡,凡是进入学校的人员一律要求扫码,测体温,确定安全后才能进入校园。第二道卡设在帐篷区入口,凡是入住安置点的人员都要再次扫码、测体温。并由前来支援的医生带队查帐篷,每天早晚一次。对身体不适的老人、孩子和孕妇及时诊断医治。所有区域每天三次定时消杀,严密防控疫情发生。他在帐篷区增加了垃圾筒,联系环卫站定时清理垃圾。苍山西镇初级中学的老师们主动承担起打扫卫生的工作,他们每天早晚定时清扫安置点的垃圾,确保安置点的环境干净整洁。

入住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安置点的受灾群众中年龄最大的95 岁,是一个抗战老兵。年龄最小的是一个53 天的婴儿,还有6 个孕妇。漾濞退役军人事务局全体职工和其他单位的增援人员,还有来自各地的志愿者一起,倾尽全力,确保灾难之中的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安全的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不出现疫情。

加上其他单位的增援人员,李敏他们有20多个工作人员,值班室里只有6 张床,住不下的人员只能自行找地方过夜,他们大多数都是在自己的车里凑合着休息一下,天一亮又投身到繁忙的工作中。

自地震发生后,李敏就没有回过家,他无暇顾及自己的妻儿。仁民街社区的工作人员知道李敏家的情况后,及时把李敏的爱人和两个孩子搬进了他们搭好的帐篷里。他们对李敏的爱人说:你老公去管别人,我们来管你。要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这一个个温暖的小细节,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鼓舞着我们去战胜灾难。

板房教室:或许唯一的记忆

苍山西镇初级中学是漾濞县城应急避难点之一。

“5.21”地震发生后,校长左远飞毅然把一家老小托付给妻子,在第一时间赶到学校,打开学校大门迎接避难群众。

漾濞县城狭小,开阔之地不多,苍山西镇初级中学的校园将是受灾群众首选的避难点。左远飞知道校园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他打电话通知全校行政领导和值班教师立即就位。

受地震惊吓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向苍山西镇初级中学涌来,扶老携幼,纷乱无序,一时间孩子哭,大人喊。左远飞和学校行政领导在大门口维持秩序,他们竭力安抚受灾群众,让大家有序进入校园,聚集到学校的运动场上。

左远飞告诉大家不要害怕,不要慌乱,在校园里是安全的。他安排老师们把学校小卖部里的矿泉水和糕点悉数拿出来,分发给大家。糕点不够,他又立即联系芝兰永和园定购了一批面包。

一瓶水,一块面包,不多的一点食物,却让人们惊恐万状的情绪渐渐平稳下来。

5月18日漾濞开始第一次地震后,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就在校园操场上为学生搭建了40 顶帐篷。5月21日恰逢周末,学生都离校回家了,这40 顶帐篷此刻便救了急,一部分受灾群众被安排到帐篷里住下,住不下的群众就席地而坐,大家安静地一起等天亮。

左远飞和学校行政领导,还有值班教师们彻夜未眠,他们分头在校园里巡视,守护着惊魂甫定的人们。

天亮后,左远飞召开临时校长办公会,明确从今天开始所有教师将以为受灾群众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号召老师们积极主动配合漾濞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竭尽全力安置好受灾群众。

老师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参与搭建帐篷、安置床铺、统计数目、打扫卫生……在突发的灾难面前,携手共渡难关。

漾濞县发生6.4 级地震后,各级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各级各类救援队伍及时到达漾濞展开救援。一时间,红色的救援车、橙色的消防服、志愿者飘扬的旗帜,遍布漾濞的城镇和乡村。来自祖国的温暖,同胞的关爱,让每一个漾濞人的心头溢满感激之情。

各地消防官兵、救援队伍和志愿者迅即进入漾濞,他们的吃饭问题怎么办?还有大量无家可归,住在帐篷里的群众,他们的吃饭问题怎么办?作为地主的苍山西镇初级中学责无旁贷承担起为大家做义餐的工作。

左远飞迅速招回了学校食堂的员工,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危险,为前来救援的消防官兵、志愿者、其他救援人员,还有住在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安置点的群众做便餐。

学校食堂的员工都是漾濞本地人,地震发生后,他们家里也不同程度受损。在余震频频的时候,他们心里也牵挂着一家老小,可是在非常时期,他们毅然响应学校的号召,回到了岗位上。

在6.4 级地震的侵袭下,学校食堂也有部分区域受到破坏。学校行政领导和食堂员工一起,对损坏区域进行了维修。22 号食堂便投入使用,开始工作,为大家提供一日三餐,让消防官兵、志愿者、支援人员和受灾群众都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饭菜。特殊时期,学校食堂只能给大家提供便餐,但每一餐饭都荤素搭配,以保证消防官兵和志愿者有充足的营养,补充体力,也努力让流离在外的受灾群众有家的感觉。

副校长马晓霓组织学校女教师到食堂帮厨,确保每天有20 多名女教师在厨房帮忙拣菜、洗菜,以缓解食堂工作人员的压力。

一盒简单的便饭融注了深深的情义,有对消防官兵、志愿者和支援者诚挚的感激,也有对受灾父老乡亲亲切的抚慰。

大家齐心协力共抗天灾,扛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6.4 级地震一生也许只会经历一次,漾濞人谈起5.21 地震依然是心有余悸。这次地震最大的一个特点是频繁。据中国地震台网统计,5月21日20 时56 分起至5月22日7 时,漾濞县连续发生地震398 次,其中4.0 级以上13 次,最大震级6.4 级,近10 个小时之内发生了398次地震。脚下的大地就像一把筛子,端在一个巨人手中,他时不时筛簸一下,让人心惊肉跳。那段时间,几乎每一个漾濞人都有点神经质了,远处有车驶过,有风刮过,感觉都像地震,心里总会咯噔一下。往昔温暖的家成了最想逃离的地方。

苍山西镇初级中学的全体教师都参与了抗震救灾,齐心协力共抗天灾,全校师生无一伤亡,顺利渡过了难关。

在这里撷取几个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年轻教师在抗震救灾中的片断,从一个侧面记录“5.21”地震。

近几年,苍山西镇初级中学陆续分来了几批年轻教师,数、理、化、文、史、地等各个专业的都有,他们青春的面孔给学校带来了鲜活的朝气,让校园更加富有生机。

这些年轻教师大多数是外地人,家都在别处。5月18日,漾濞开始第一次地震,接下来的两天里,小震不断。大地好像在和人们开玩笑,时不时抖抖身子,吓大家一跳。21 号恰逢周末,放学后学生离校回家,大部分老师也各自回家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和平时一样寻常的周末被一场6.4 级地震闹得不再寻常了。

6.4 级地震发生后,苍山西镇初级中学作为一个受灾群众安置点,打开大门接纳附近的群众避险。

在外地的年轻教师们都纷纷赶回学校,他们不约而同地想:非常时期,许多外地志愿者都赶赴漾濞抢险救灾,身为漾濞学校的老师怎能不在现场?

徐韩东是保山人,在被地震损坏的公路修复通车后,他立即赶回学校。他说,漾濞是我工作的地方,在心里早已把这块土地当作了第二故乡。知道漾濞发生6.4 级地震,为同事和学生们担心,就急着赶回来了,想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做点事。

他返校后,没有喘口气就投入到救灾工作中,他和大家一起搭帐篷、下物资、分发物资,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安置好进入学校避险的群众。

李耀虎和李江文是两个未婚小伙子,他们同样在第一时间回到学校。一放下行囊就跑去和大家一起搭帐篷、下物资、搬床架……他们从早到晚忙活着,看到有更多的受灾群众搬进帐篷,有了一个安稳的住处,心里稍觉宽慰。天黑后,他们回到自己的车上过夜。

李江文说,当时帐篷紧缺,我们就想着让给来避险的老百姓住吧。分发到的救灾物资我们也没有要。我们单身一人,吃住都可以凑合。

5月23日,李耀虎和李江文看到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安置点的工作基本理顺,参与进来的志愿者也多了起来。他们就想到漾濞许多乡村都在地震中受损,校园外面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做,就相约着一起到县政府报名当志愿者。哪里需要他们就去哪里,他们搬桌椅板凳,上下各种救灾物资,协助分发物资。看着一车车救灾物资运进来,有水、牛奶、面包、水果、方便面……这些物资来自祖国各地,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这源自同胞的爱让他俩深深感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关怀和温暖。

张万山也是一个来自保山的小伙子。在地震发生后,他也迅速赶回学校,参与各项救灾工作,上下物资、搭建帐篷、搬运桌椅。看到哪里有事,他就过去搭把手。

杨利鹍是漾濞本地人,他在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参加抗震救灾。在复课前他认真清扫校园,布置安排新教室,为迎接学生归来做好准备。

因为体力限制,女教师们做得最多的是到学校食堂帮厨,为消防官兵、志愿者和各地支援者,还有广大受灾群众提供一日三餐。

地震发生后,大批受灾群众涌入苍山西镇初级中学避险,安置点指挥部人手不够,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安排了一部分教师协助他们工作。许多女教师参与清点帐篷数目、统计灾民人数、协助分配帐篷、告知帐篷使用注意事项、打扫安置点卫生等工作,在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全力支持下,安置点的工作有序展开。

杨永丽是班主任,地震期间她的经历可以代表苍山西镇初级中学所有班主任的经历。

5月18日第一次地震后,杨永丽就迅速赶到学校查看学生情况,当天晚上就驻守学校,陪着学生睡在操场上,直到周末5月21日学生全部离校回家。这期间,她全天候和学生在一起,白天坚持室外上课,晚上陪学生一起睡操场。6.4 级地震后,她和其他老师一起返回学校,参加抗震救灾,到食堂帮忙拣菜、洗菜,和同事们一起打扫安置点的卫生。还要在微信群里关注学生安危,同时布置作业,以尽量减少地震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学生复课前,她又忙着打扫板房教室、搬桌椅,为复课做好一切准备。

地震期间,苍山西镇初级中学所有班主任都做着和杨永丽一样的工作。身为教师,在大灾面前,他们淡定沉着,一丝不苟践行着自己的职责和担当。

毕记丽是巍山人。6.4 级地震发生时,她就在学校里。她是最早参与抗震救灾的人之一。地震发生后,她及时联系本班所有学生,确认他们平安,并对受损严重的家庭给予安慰。她积极参与安置点指挥部的工作,帮助指挥部工作人员确定帐篷数目、受灾人数,并协助他们分配帐篷,通知帐篷使用注意事项,还到学校食堂帮忙拣菜、洗菜。学校复课前,作为班主任,她又忙着搬桌椅,打扫布置新教室,等待学生返校。

吴宽是喜洲人。地震发生后她也在第一时间赶回学校,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打扫校园卫生,给消防官兵送水。在复课前,认真打扫布置板房教室,迎接学生返校,并组织全班进行仪容仪表检查。

张剑霞是剑川人,地震期间她一直留守在学校里。作为班主任的她除了完成班主任所有的工作外,她还每天参与打扫安置点的卫生,到食堂帮忙,为抗震救灾尽一己之力。

李丽霞是楚雄人。地震之后,她迅速回到学校,到食堂帮厨。灾情缓解后,她又忙着搬桌椅板凳,布置新教室,迎接学生返校,并给学生做心理疏导。

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年轻教师还很多,我无法在这简短的篇幅里写出他们的群像,只选取了一部分作为代表。

他们肩上的责任,他们胸中的情怀,就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这个夏天不一样,碧蓝的天空、温情的黄昏、热情的蝉鸣……都被一场地震打破了。恐慌,焦虑,担心,害怕,成了这个夏天最深刻的记忆。

苍山西镇初级中学的学生自“5.21”地震后就一直滞留家中,因为余震不断,学校不敢贸然复课。5月25日后,震情缓解,尽快复课成了老师和家长的心愿。住在苍山西镇初级中学临时安置点的受灾群众也陆续撤离。学校开始为复课做准备。

上级领导也到苍山西镇初级中学进行复课调研,经过反复考察、研究,决定分阶段复课:5月30日九年级先复课,6月1日八年级复课,6月2日七年级复课。

全体教师都积极为复课做准备:打扫校园卫生,清除地震震落的瓦片、砖块;与武警官兵、支援者一起搭建活动板房,搬桌椅,布置教室。

天总会亮,雨总会停,大地终于安宁了。

在计划时间内学生们回来了。

板房教室虽然简陋,但每一片隔板,每一颗螺丝都凝聚着党和政府对灾区学生的关怀。

板房教室,或许是这一届学子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记忆。

这个夏天很苦,突发的地震让孩子们惊慌失措,离开教室去避险,睡露天操场,在室外上课。

这个夏天也很甜,老师守着他们睡觉,消防队员一遍遍教他们防震知识,陪着他们演练……他们从中感受到很多的爱。

灾难让孩子们流离失所,但各地同胞捐赠来的一瓶瓶矿泉水、一盒盒牛奶、一片片面包又让祖国的温暖,同胞的关爱萦绕着他们。

终于复课了,板房教室里书声朗朗。

校园里又有了欢声笑语。

在漾濞,搜救被困群众的消防官兵、上下救灾物质的退役军人、主动清扫垃圾的老师、给各个安置点送水送饭的志愿者……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人们走到一起,扛住了突发灾难的打击。

致敬!所有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人们,他们都不是英雄,却有着在灾难临头时挺身而出的担当和情怀。

抗震救灾,我们在一起。

猜你喜欢

漾濞李敏苍山
漾濞的封面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苍山
苍山脚下
请叫我党员
漾濞的词汇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
张碧晨 演绎新一代GIRL POWER
陈乔恩她不是女王
小幽默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