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建设凸显本土特色文化的路径与方法探究——以漯河市为例

2021-11-12河南工业大学漯河工学院河南漯河462000

安徽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漯河汉字建设

刘 锐 (河南工业大学漯河工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0 引言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代表人类文明成果的城镇在快速崛起,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造成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城市辐射力不断增强,城市已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重要特征,更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志,也是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因此,各地都把城市建设和提升城市竞争力作为本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进行设计和规划。

当下的中国,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神州大地上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人流物流如潮,城市成了人们追梦圆梦的首选。就是这样令人艳羡的地方,让人看到的城市大多却是“钢筋水泥的丛林”,扑面而来的是浓重的商业气息,到处都是物质的世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受众感受到的是“千城一面”的熟悉面孔。这个有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东方文明古国,其文化符号在城市建设中却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当下,这不能不让人感慨唏嘘。

当然,也有一些先进地区在城市建设上颇为注重文化内涵的表现,相当注重本土文化符号的书写。但仍有一些地区在城市建设上忽略文化这一重要元素的设计,忽视本土文化在城市建设上的传承,本文就漯河市在城市建设上对本土特色文化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谈谈笔者的看法。

1 漯河城市建设中本土特色文化缺失分析

漯河市坐落在河南省中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历史文化名城;沙河、澧河在市区交汇后蜿蜒东去,漯河港是沙河上一座重要港口。解放前漯河水运就十分发达,如今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滨水之城。漯河不仅水运发达,而且是陆路交通枢纽城市,京广铁路和漯阜铁路、漯宝铁路在此交汇,京珠高速和漯周、漯平高速构成黄金十字架。在城市精神文明创建上,漯河市近年来不断争创国家级先进城市,先后摘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桂冠。漯河还是中国首个“食品名城”“中国汉字文化名城”等。这样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中原名城,在城市文化建设上,本世纪以来虽有很大起色,但本土特色文化仍然十分欠缺,城市神韵仍然不足、底蕴不够,漯河城市文化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是“城市窗口”本土文化缺失。漯河拥有漯河站、漯河西站以及多个高速路出入口。这些地方被大家称之为城市的窗口,就是这些城市窗口却看不到漯河的本土文化。其二,是建筑物体上本土文化缺失。漯河有两条河流流经市区,因而,漯河桥梁众多,且桥梁造型别致,外观各具特色。在桥身、电视塔和其他高大建筑物上设计本土文化符号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实际情况则不是这样。其三,是市政广场本土文化缺失。城市广场是市民休闲健身的日常场所,这里每天都有众多市民在此活动,是大众接受文化熏陶的好地方。可是,漯河的市政广场文化元素甚是稀薄,本土文化更是难觅踪迹。其四,是景区景点本土文化缺失。漯河有沙河和澧河AAAA风景区,有开源森林公园、“河上街”等著名景点。既有自然景观,又有历史文化景观。但这些地方本土文化几乎是空白。其五,主要新建街道命名缺失本土文化。漯河街道除了极个别能体现本土文化外,大多数街道命名看不出本土文化的影子。漯河的新建街道名称给受众的是一种“大众化”的脸谱印象,丝毫找不到本土文化的印记。

2 漯河本土特色文化概述

漯河是一座历史文化比较丰厚的中原名城。上世纪发现的距今7500~9000年的贾湖文化是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遗址中发现的七音骨笛把人类音乐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兽骨上的契刻符号被专家认为是人类早期文字的雏形。汉代文化在漯河也有较多遗存,最为著名的有受禅台和三绝碑等。宋代文化则十分突出,有岳飞在郾城和金人交战的历史故事和遗址,有抗金名将杨再兴墓园,有彼岸寺碑、彼岸寺经幢等文物。漯河古建筑也相当出色,山陕会馆古建筑群诉说着明清建筑的特有风貌,矗立在商河之上的小商桥最能代表漯河古代桥梁建筑的成就,它始建于隋开皇四年(584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漯河的名人文化也十分夺目,台北知府陈星聚治台功业青史留名,爱国知识分子王拱璧深受后人敬仰。

在漯河丰富的历史文化中,最为璀璨的部分是汉字文化。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它在汉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许慎被誉为“字圣”,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赞美和歌颂,与许慎有关的文化遗存在漯河随处可见,如许南阁祠、许慎墓、历朝历代纪念许慎的石碑等。上面所说的贾湖文化中出土的兽骨上的契刻符号被称为“汉字之源”;曹魏代汉的实物见证“三绝碑”是汉隶代表;宋代彼岸寺经幢为篆书典范。这些都是汉字文化的“活化石”。最为重要的是,中国汉字学会和中国训诂学会授予了漯河市“中国汉字文化名城”这一全国唯一一块金字招牌。郾城区被河南省书法学会授予“书法之乡”等美誉。漯河可谓名副其实的汉字圣地。

由此可见,漯河文化不可谓不厚重,汉字文化资源不可谓不丰富。纵观漯河本土文化,笔者认为漯河的本土特色文化应是汉字文化,因为漯河的汉字文化在全国具有唯一性,最能突出漯河本土文化的特色。因此,漯河在城市建设上应该凸显汉字文化。

3 漯河城市建设凸显本土特色文化的路径与方法

城市建设必须具有文化内涵,必须具有本土文化符号,让城市作为本土文化传承的载体,而不能是钢筋水泥的丛林,那么,作为拥有丰富汉字文化的漯河,在城市建设上应以以下方式凸显这一本土特色文化。

3.1 设置汉字标识性工程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当下,很多城市在市政建设上十分注意设置城市标识性工程,如雕塑、景观、建筑物等来凸显本土文化,这不仅给受众以直观、形象、具体的文化感受,而且对丰富城市内涵、“以文养心”大有助益。在全国各地我们发现一些城市在凸显本土文化方面有很成功的案例,如,武汉站主站房的设计好似一只黄鹤展翅飞翔,其寓意是“千年鹤归”;屋顶设计为立面水波状以体现武汉的“江城”特色,寓意着千湖之省;无柱雨棚设计为九块重檐,其寓意为“九省通衢”,中部高耸隆起60m高的穹顶,象征的是湖北武汉“中部崛起”,蒸蒸日上的势态和趋势。再如湖南衡阳东站站房的设计,它取义大雁雄劲有力的翅膀舞动,寓意大雁南飞。衡阳又名雁城,自古有云,北雁南飞,至此歇翅。这一设计理念在于传达“衡阳雁去无留意”的美好传说。再如,江苏宿迁是霸王项羽的故里,宿迁市在徐淮路环岛中央的大道上矗立着项羽举鼎的巨大雕塑。这些都是延续城市文脉,唤醒城市记忆的得意之作。

作为中华汉字文化名城的漯河,其丰富厚重的汉字文化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本土特色文化,漯河应该向弘扬本土文化的先进城市学习,把自己的汉字文化表现好。笔者建议应该在漯河的核心区域设置凸显汉字文化地标,不管是许慎的塑像、一部字典的雕塑还是汉字的独特造型等,总之,是要把许慎和汉字文化这一宝贵的本土文化在城市建设上给凸显出来。

3.1.1 在“城市家具”上做文章

公交站站牌、街道护栏、广告牌匾、路灯等城市硬件设施,被人们称之为“城市家具”。这些城市家具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城市建设者应该对这些城市硬件进行精心设计、巧妙构思,使之成为传达本土文化的载体,比如,在公交站牌上绘制汉字文化的图画,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呈现汉字文化;在路灯杆上布置简练的本土文化的某些视觉符号;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可在街道护栏上设置汉字文化的形象图片等。以上这些城市家具都是我们可以用以传达汉字文化的有效载体,关键是城市建设规划者如何进行设计和创意,如何把生硬的物“活”起来,使之充满灵性。

3.1.2 在城市窗口设置汉字文化符号

车站、高速路口可谓一个城市的窗口。有人把这些地方称为城市的“第一印象”。前面已经说过,漯河是豫中南一个铁路、高速公路的十字架,是一个交通枢纽城市。这里有早期的漯河站,有本世纪初才建好的漯河西站;此外,还有多个高速路出入口分布在市区周围。我们城市建设者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城市窗口的价值作用,在此设立汉字文化的标识性工程,让人进入漯河后第一眼就能感受到漯河的汉字文化信息。我们应进行精心设计构思,无论是安放雕塑还是大型广告牌匾,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把汉字文化的符号在这些地方进行恰当的表达,让漯河的汉字文化打入受众“第一印象”。

3.2 在城市重要区域设立汉字文化符号

广场、公园、景区和景点是城市的重要区域,被称为城市的“脸面”,其建设质量的好坏、水平的高低、文化的有无直接关系城市内涵和形象的树立,影响着城市的品位。因此,那些城市设计者和建设者都十分重视这些区域的建设和规划,尤其是对城市本土文化的表达更是格外用心。彭雪峰同志在苏北宿迁一带领导抗日工作,宿迁市的雪枫公园就建设有彭雪峰纪念碑和纪念馆等文化设施。作家柳青曾在西安生活和工作过,西安长安区为此建有柳青广场和柳青雕像等,像这样重视本土文化的建设比比皆是。

漯河既是一个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座年轻的现代之城,城市新建街道、广场及景区众多,城市建设者应该充分发挥街道墙体的特有价值,进行布置和设计汉字文化的内容。漯河有双汇广场、黄河广场、钟楼广场等众多广场,这些广场面积较大,设施比较健全,我们应该把广场作为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进行构思设计,从而传达出汉字文化的内容。漯河还有很多著名景点,如沙澧河AAAA景区、河上街、森林公园等,对这些景点进行设计布局,让汉字文化元素通过景区得以宣传和弘扬,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4 结语

当下,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形态再也不是构筑钢筋水泥的丛林了,再也不是构造无生命的纯物质体了,再也不是只建造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场所了;而是更加注重文化元素的设计、人文环境的设计、精神魂魄的表达,更加注重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了。为此,漯河应该大力弘扬本土特色文化,把自己城市的汉字文化书写好,给城市增添上一个显著的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将成为自己城市永远的文化印记。

猜你喜欢

漯河汉字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漯河地区林下植物应用探讨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你仍未娶 我仍未嫁——漯河女孩苦等40年 63岁终和去台湾的初恋情人结婚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