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地大写意 松岭续华章
——地委宣传部、地区文联、地区作协赴松岭采风侧记

2021-11-11李春妹

北极光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飞龙岩画森林

□李春妹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遵循着古驿路的足迹,徜徉在兴安岭的秋色海洋,一路绵延万里的莽莽林海郁郁葱葱,色彩缤纷的五花秋色装点着崇山峻岭,一路向北,感受诗与远方。

第一次以采风之名领略兴安岭的山水之美,心中难掩兴奋之情。驱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上,耳边微风拂过,天边白云朵朵,直奔此行目的地——松岭区。作为从大兴安岭出发向北第一站,“松岭”的名字自带层峦叠嶂的苍翠之感。踏入松岭区内,稍事修整,直奔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库楚河战役遗址。

斗转星移,花落花开,70余年来,奔流不息的库楚河水承载着抗联三支队浴血奋战的悲壮蜿蜒向东,把英雄们的伟大壮举和顽强抗敌的精神一路传颂。沿着新修葺的木制栈道,我们带着一束金黄的菊花,默默地行进在曾经被烈士鲜血浸染的山地上。松柏沧桑,白桦无言,把菊花轻轻地放在纪念碑前,肃然而立。跟随着解说员回首当年的那段历史,尤其是听到时任宣传科长的陈雷同志右手腕动脉被子弹打断,鲜血溅出一尺多高,大家把绷带撕成条用削干净的树条顶着药布往断开的血管里塞才止住血喷的时候,不禁难忍悲愤和心痛的泪水。泪眼蒙眬中,望着天边的朝阳,闪烁的光线与泪光互相交融,当时奋战的激烈场面在眼前跳动,那冲天的血柱把天边染成了一抹灿烂的红。

从库楚河畔返回,留下了寄托哀思的黄菊,也留下了默默的祈祷和祝愿。告慰先烈,勇往直前,骨子里不由得有种铿锵如铁的雄壮和豪迈。带着这种雄壮和豪迈向下一站出发,去往被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环绕的神奇之地——飞龙山。

“飞龙山”之名取自松岭林业局飞龙山杜鹃岭石林中一块神似飞龙的山石。石林由5处层叠入云的水溶花岗岩组成,周边树林繁盛茂密,兴安杜鹃漫山遍野,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石林是飞龙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石蛙探林、牛官守林、金蛇吐瑞、神龟望月等,栩栩如生,构成了雄奇幽雅的地貌风情。岩画位于最高耸壮观的山峰之上,目前已发现三百余幅,由手指粗细的红色线条绘制而成。与我们同行的有松岭区聘请的省社科院的岩画专家,他研究松岭区尤其是飞龙山岩画而撰写的论文即将发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大兴安岭生活了三十多年,也多次来过松岭,都是途经。此次采风之行从库楚河到飞龙山,有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没有料到美丽的边塞小城,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岩画而言,就要追溯到1万多年以前。据专家考证,飞龙山岩画是鲜卑人的遗迹,每一幅图片所描绘的场景都反映出当时的风土人情。触摸着被岁月洗濯过的每一块岩石,穿越了万年的时空,与古人相望于历史的隧道,那一幕幕钻木取火铁钩叉鱼的场景浮现在眼前。天边飞来一群色彩斑斓的鸟儿,啁啾穿梭于林中,唤醒了在历史长河中沉醉漫游的一行人。

我们恋恋不舍的返程,心中无限感慨。无论是曾经硝烟弥漫的库楚河畔,还是有着珍禽异兽的飞龙山上,都与蜚声国内外的南瓮河湿地有着共同的特点——纯天然、原生态。为了保存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稀有资源,松岭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森林覆盖率、活立木、森林蓄积量连续5年实现“三增长”。森林经营样板基地被评为“全国一等”建设单位。生态旅游、绿色矿业、生物医药、森林食品“四大产业”提档升级。先后建成嫩江源、飞龙山、砍都河湿地公园和303工段等景区景点,成功举办首届湿地文化节、国家森林旅游节、嫩江源全国摄影大赛,圆满完成了第八届中国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大会南瓮河站任务,干部职工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落日的余晖洒在绿意盎然的叶片上,给小城之秋渡上了一层金灿灿的边儿,充盈着喜庆祥和、向上进取的磅礴之气。采风之旅在夕阳中徐徐落下帷幕。明天,将又是一个诗一般的开始。

猜你喜欢

飞龙岩画森林
China builds digital image database for 72 petroglyphs
工程塑料防眩板在桂柳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飞龙掌血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
溪行天晓 第二十三回 飞龙降临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孜孜荣岩画
哈Q森林
岩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