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实践培养体系的探索

2021-11-10仇宇航刘晓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

仇宇航 刘晓东

摘要:随着临床医学改革创新的逐步推进,对高校德育改革创新和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规定。塑造科研工作能力是塑造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医科大学高度重视临床医学科研能力的塑造,根据课程设置的调整,力求将一系列改革创新融入我国临床医学科研教学方法的基本国情,不断完善导师制、开放式科研服务平台、课后学分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工作能力,塑造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是塑造医学科技创新优秀人才的切实途径。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实践;培养体系构建;

引言

高等学校是塑造和锻造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产业基地。大学生是未来科技舞台的中坚力量。如何积极融入社会发展对高素质自主创新人才的要求,形成基本扎实、扎实、知识广博、自主创新强、综合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者是高校急需的日常工作。培养自主创新优秀人才是教育创新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国医学院校只有研究生和博士生才能使用系统软件参与学术活动,而临床医学仅限于学习和培训教材知识、简单的实验课程和临床医学实习。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优秀的自主创新。人才的初步形成。

1.构建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实践培养体系的探索

1.1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从对大学生科研情况的具体考虑,参考其他高等院校的管理办法,该机构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领导体制。高校科技部承担大学生科研项目的评审、立项、完成和预算管理办法;各二级学院成立大学生学科建设专项指导协会,承担大学生参与课题组和学术参与活动,传真大学生研究课题。大学生学科建设专项指导协会将由具有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学生组成科研社团活动,参加教师课题组。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科研的全过程,根据查阅参考文献、翻译材料、投标写作、实验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工作,掌握和掌握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方法,并塑造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精神和工作态度,结合实际,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使学生有能力单独申请大学生的科研项目.大学生研究项目的立项申请必须由具体导师强力推荐,经过二级学院评审、学生论文答辩、学院专家评审、学校公示后强力推荐。完善的申请流程不仅保证了大学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科研质量,而且保证了研究的顺利结束。

1.2建立健全导师制和导师激励机制

教师在塑造临床医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教师要有课堂教学的使命感,愿意投入活力基金,专门引导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其次,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基础和科研水平,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论文、进行实验、撰写论文。此外,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可以通过有效的塑造方法引导学术活动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从而塑造学生的科研能力。现阶段,临床医学学术活动的关键是师生双向交流体系。即教师向学生发布自己的科研专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意报考。按照双向交流制度,成立大学生科研工作组,创设教师奖励机制。经费支持优秀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专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教师,在晋升方面给予中等较大的奖励。

1.3积极参加“挑战杯”和“大创项目”检验学生科研能力

“挑戰杯”全国大学生课后学术研究与实践活动竞赛是众多大学生参加的高科技盛会,也是逻辑思维训练和研究成果展示的服务平台。 “大创计划”是大学生创业创新演练计划新项目的总称,旨在以科研实践活动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高校高度重视“挑战杯”和“大创工程”,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学术活动。还针对"挑战杯"和"大创项目"举办了多次校内答辩和指导活动,并邀请校内外优秀专家评委和参赛队伍进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1.4科研实践活动应贯穿基础和临床学习阶段的全过程,而不能只停留在基础课学习阶段

临床医学学习与培训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环节。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培训重点在校本部进行,临床医学课程则分散在各附属医院。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培训相对集中,科研工作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相对方便、容易;临床医学学习和培训的学生相对分散,各医院的门诊与其医院门诊距离校本部相对较远,这使得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没有变化。因此,学生科研工作组的社会实践活动通常只分配到理论课学习培训环节,即纳入部分学生的规章制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延续到临床医学学习和培训环节,但由于课程内容的焦虑和时间不够,因故无法坚持到最后,通常中途中断。临床医学专业在普通基础、医学基础和临床专业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临床实践占全部教学工作计划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科研工作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延续到临床医学环节,加强学生科研理念和工作能力塑造尤为重要。摆脱校本部基础研究和医院门诊临床实验,促进学校基础与临床实验人员开展科研合作,是保证科研与临床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摆脱校本部的基础研究和医院的门诊临床实验,推动学校基础和临床实验人员开展科研协同科研,是保障学科发展顺利进行的一项关键战略学生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

1.5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临床医学科研能力塑造体现了“以学生为管理中心,课堂教学为管理中心”的理念,摆脱了只有研究生才能参与学术活动的传统限制。在临床医学参与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的爱好、知识体系和工作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具体导师也会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的情况有更详细的把握,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指导,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趋势.

1.6实施科研载体多样化,丰富学生科研文化

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权威专家、专家学者来院进行学术研讨;院校领导和教师将按时举办学术研究研讨会,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新的前沿科学研究专业知识。大学二年级,除了大学辅导员外,每个临床专业每个人都分配了一名拥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作为“班主任”。除了督促学生学习和培养专业科目外,还积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科研专长,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详细介绍他们参加科研工作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术活动。为了更好地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研实验,学院实验室全天24小时对公众开放。实验室的开学计划和新项目在每学年伊始制定,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实验室介绍。实验设备,并派教师进行具体指导。此外,在实验室规划的基础上,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了创新创业实验产业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机会,使学生的科研逻辑思维和科学实验工作能力获得了基本的学习和训练,增强了孩子们学习医学的兴趣。成立大学生科技进步研究会,利用院校优势和优秀人才,充分发挥高中生对低中生的“传、帮、带”作用,摆脱班级在学生科研精英团队的组成中,边界是在学生中传达良好的科研作风,提高塑造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分层、分阶段的方式。每年举办—次大学生科技节,科技节期间,开展科研立项招新。

2.结束语

开展大学生学术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建立塑造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的管理体系,是高校转变文化教育意识、教育模式、融入时代的重要举措。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制定优秀学生学术活动的总体规划、实施细则和奖励政策,配备一支具有较强实战能力的专项指导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正确引导作用。学生的学术活动;积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充分发挥学院、教师、学生的整体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慧霞,周文红等.建立学生科研梯队.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高教论坛,2004(6)∶43-45.

【2】 马更新.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特点与方式.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0,13(2);107-109.

【3】 邵雪梅,董纹仙,荷欢,等.基础与临床科研合作项目对医学院校发展的作用.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6);348- 350.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大学生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微信在医学院校医院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