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坑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施工技术探究

2021-11-10张文双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矿坑露天矿安全系数

张文双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 110000)

1 概述

随着国家矿山生态治理修复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已停采闭坑矿区的处理问题亟需解决,但目前并没有具体的治理措施及修缮方案。矿坑修复治理工程中,矿坑基坑稳定性是妥善治理的基础。张国强等[1]采用PFC2D对边坡稳定性模拟分析,得出边坡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梅世伦[2]提出矿坑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可分为不稳定、欠稳定和稳定3个状态。韩国銮[3]通过强度折减法提出满足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治理加固方法。熊朋等[4]提出了使用切方、锚杆格构梁和锚喷等支护技术治理高陡岩质坑边坡稳定性。

本文基于某露天煤矿工程,对矿坑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并提出了保障边坡稳定性的处理方法,为矿坑修复治理过程中边坡稳定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

2 工程概况

某露天矿区位于煤田西部,呈条带状东西向展布。地貌单元属于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由南至北,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地势南高北低。此矿区自20世纪初转为露天开采,历经清末、民国、伪满及建国至今的百余年开采,矿区东西长6.6km,南北宽2.2km,垂直深度达420m(高程-340m),矿坑边坡28°~35°,坑口面积约10.87km2的矿坑,矿坑规模如图1。根据煤矿开采规划,2019年此露天矿退煤闭坑,开始由采转治。

图1 矿区规模标注示意图

该露天矿地质条件复杂,既存在高陡边坡、巨型滑坡,也存在泥石流、自燃等灾害。根据资料统计,自1927年至今,在该露天矿下挖采煤过程中已发生不同规模、不同破坏形式的滑坡近百次。矿区四周都发生过多次滑坡,累计滑坡体积达5亿m3。

2.1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内水文地质受气象、水文、地貌、地质及人工开采影响等因素控制。区内地形起伏变化大,地表径流发育。矿区涌水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地下水补给和地表水补给。据实测统计,每年汇入矿坑的水量可达2000万~3000万m3。泥石流主要由矿坑涌水和暴雨引发。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发生较大泥石流灾害。

2.2 矿坑边坡分类与工程地质

该矿区边坡为采煤形成的人工边坡,开挖深度达420m,属于高边坡。该矿坑边坡分区及岩体参数如图2、表1、表2。

图2 矿区边坡分区图

表1 矿区工程地质分类

表2 矿区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3 矿坑边坡稳定性治理方案

3.1 矿坑边坡级别

根据SL386—2007《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5]、GB/T 38509—2000《滑坡防治设计规范》[6]、GB 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7]的相关规定,此露天煤矿边坡为永久边坡,边坡规模巨大,矿坑周边尚存相当规模的居民区及企业,威胁人数大于等于500且小于5000,威胁设施分类为重要,边坡失事可能会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对社会及环境影响极大。综合考虑,将此露天煤矿边坡等级根据为1级。

3.2 安全系数标准

根据SL386—2007《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的规定,对于不同级别的边坡,应满足不同荷载组合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如表3。

表3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标准

同时,SL386—2007《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规定:经论证,破坏后给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重大影响的1级边坡,在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可取1.30~1.50。若边坡仅发生变形而未失稳就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破坏或功能丧失,采用的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应取高值;若边坡的破坏风险或其他不确定因素难以确定和查明,采用的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应取高值。因此,依据规范,此露天矿正常运用条件下安全系数取为1.50,其他工况安全系数均取表中高值。

根据GB/T 38509—2000《滑坡防治设计规范》,GB 50197—2015《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8],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上述3个规范关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规定,结合此矿坑的具体实际现状,并考虑将来的治理预期,综合考虑后,此露天煤矿一般工况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5,回填体浅层滑动稳定安全系数取1.3,地震工况取1.15,其他工况取1.25。

3.3 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3.3.1 计算工况

为研究不同作用条件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同时考虑计算反演的基本假定,在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时分别考虑天然工况(岩体饱和)、削坡压脚后天然工况(岩体饱和)、地震及不同回填高度的情况,对不同组合情况进行稳定性分析,具体组合如表4,地震烈度按VII度计算,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

表4 计算工况组合

3.3.2 计算参数选取原则

根据已有试验资料统计分析,按岩体完整性进行相应折减,参考部分岩体现场抗剪强度指标、各成果报告采用值、计算断面反演值、岩土体饱和抗剪指标折减系数、类似岩土体工程经验值,考虑现场实际岩土体条件等综合因素分析确定。推荐建议值为范围值,计算时可考虑计算断面相应岩土体地质条件取值,相对较好时取高值,相对较差时取低值。建议值一般大于模型反演值,采用反演值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安全储备高于采用建议值计算结果。不同矿区断面应根据相应地质模型和计算参数进行稳定性计算。各参数根据试验复核结果进行适当修正。

3.3.3 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结合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相互验证。

3.4 计算断面选择

根据此矿区南北向已发生的滑坡位置及各向边坡岩体稳定分析分区,初步选定南北向7个断面、东西向2个断面共9个断面进行稳定性计算。有限元计算模型如图3、图4。

图3 南向断面模型

图4 北向断面模型

3.5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3.5.1 南、北向边坡天然工况

边坡稳定性系数范围1.03~1.49;削坡压脚后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系数范围1.29~1.71,均大于1.25,满足规范要求,稳定性良好,工程措施效果较好。

3.5.2 东、西向边坡天然工况

边坡稳定性系数范围0.79~0.90,危险滑动面均为边坡表层回填体局部滑动,整体稳定性较差;削坡压脚后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系数范围1.28~1.35,均大于1.25,满足规范要求,稳定性良好,工程措施效果较好。

3.5.3 地震工况

边坡稳定性系数分布范围1.15~1.40,均大于1.15,满足规范要求,但相比正常工况安全系数下降约25%,地震对边坡稳定系数影响较大。

计算分析表明,边坡最危险滑动面出口位置随回填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升高,边坡安全系数随回填压脚高度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当回填高度范围为-300~-220m时,安全系数提高幅度较小,安全系数范围为1.10~1.21,当回填高度为-220m以上时(为绿泥岩分布区)安全系数增高幅度较大,回填至范围-220~-100m,安全系数范围为1.21~1.76。回填压脚措施有效,效果较好。

4 矿坑边坡稳定性治理方法

4.1 削坡压脚设计

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北向和南向边坡按计算稳定边坡角度17°进行削坡和压脚设计。每15m削坡、回填压脚高程设置一阶小马道,马道宽5.0m,每45m削坡和压脚高程设置一阶大马道,马道宽10m。将工程实施范围划分为8个区段,每个区段的长度、综合坡比、回填压脚高程如表5。

表5 矿区削坡压脚设计特性

4.2 边坡治理设计

对边坡削坡完成后新鲜揭露的岩层采用防护型式进行封闭,避免岩体浅层泥化崩解容易造成边坡局部浅层的破坏滑动,此矿区采用格雷诺护垫防护北向削坡坡面,主要利用雷诺护垫中装入块石等填充料后连接成一体,具有柔性、对地基适应性强的优点,如图5。

图5 边坡压脚设计断面

5 结语

本文依托于某露天矿治理工程,对矿区边坡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不同荷载组合下的矿区边坡稳定性,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的矿区边坡安全系数取值范围。根据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采用削坡压脚保证边坡稳定性的施工方法,确保矿区治理过程中边坡安全性。

猜你喜欢

矿坑露天矿安全系数
矿坑充水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备战铁矿露天矿与挂帮矿同时开采稳定性研究
爆破振动作用下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
考虑材料性能分散性的航空发动机结构安全系数确定方法
不同因素对填筑路堤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安太堡露天矿浓缩了我国煤炭工业40年的历史巨变
访小龙潭煤矿
矿坑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矿坑边坡支护中的实践研究